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羅毓嘉
1 月 29,2013
容許我們談論每一種可能
上回聽到一段話,「台灣人總是急著達成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生怕錯失一絲一毫。人家說台灣人很善良,我們就趕緊變得很善良;人家說台灣人很好客,我們就趕緊把自己最好客的一面拿出來。可是,人家說想要入籍變成台灣人,我們卻說『你一定是瘋了。』」重點是--台灣人,我們,都太習慣接受別人對於我們的看法,卻始終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可以成為甚麼。 物質上,台灣人其實並不窮。然而近幾年來,台灣經濟停滯、...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27,2013
【週一想想】雜感國際觀
最近跟朋友聊到「台灣人的國際觀」,我半開玩笑說,我只知道一點:人人都覺得其他人欠缺國際觀。 躍入我腦中的,是近年來網路上瘋傳的一張kuso地圖,諷刺台灣人的世界觀:整個世界草草切成幾大塊,附以很無厘頭的描述,例如非洲是「媽媽說飯沒吃完會被送到這裡」,中國是「黑心商品跟詐騙集團出口國」,日本則「到處都是A片」。(如下圖,註1) 這類地圖,國內外很多各種版本,原不稀奇,...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6,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三)
我第一次對台獨有比較清楚的印象,是我國小六年級。 放學回家後的下午,爸爸在客廳看報紙。我看到報紙上斗大的標題有寫『台獨』兩個字,這兩個字當時常出現在廣播電視節目或報紙上,我對它並不了解,只知道似乎是個不好的字眼。我疑惑地問爸爸:「爸爸,什麼是台獨?」 爸爸不說話,只是皺著很深地眉繼續看他的報紙。大概過了三秒鐘那麼久,爺爺從客廳旁邊經過,回答了一句:「台獨就是沒有中華民國了啦...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5,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二)
然而這一次,我不再是在台下捧著答案等老師批改的學生,而是講台上可以給分數,可以滔滔不絕,可以打斷同學說話的老師。隨著課程的進行,課堂的腳步走過二二八,走過外交困境,進入民主化進程。我們的腳步也跟著民主運動,走過雷震案,走過保釣運動,進入民國六十六年的中壢事件。 我說:「中壢事件之後,黨外人士開始集結起來,朝一個『沒有名字的黨』組織,後來這個沒有名字的黨就變成民進黨嘛!」 「...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4,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一)
胃裡似乎卡了什麼,輕輕地頂住喉嚨,每一個字眼,都要在腦海裡先重複播放兩三次,才小心地溢出嘴唇。語言若逃離聲帶便自有生命,不受控制,也不知會將我帶往何處──驕傲的或危險的?理性的或失敗的敘事。 自三年前在補習班授課以來,已經許久沒這麼緊張了,更是從來沒有遇過,這麼一場慘烈的、言說的自我鬥爭,每一個字,都說得這麼辛苦! 「今天要上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一樣,進入課程前,...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21,2013
【週一想想】此生必找的10萬個樂子
至少我比經濟部長誠實:這標題就是恐嚇,絕對不是精算結果。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最近諸如「此生必遊的100個景點」、「此生必吃的500道菜」、「此生必學400道料理」、「一生一定要去的50家餐廳」、「非去不可的50家民宿」之類的書超多。而且景點有分台灣篇、中國篇或世界篇,料理有分海鮮、肉類、蔬菜或各地美食等,所以這些數字還可乘以數倍。 站在書店的架前,我不禁讚嘆,天啊,一人一生必玩之事...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廖千瑤
1 月 17,2013
從美麗灣看臺灣人的開發主義思維
整個東部地區在台灣民主化過程的發展,相較於其他地區是比較保守的。我們都說台灣的發展是重北輕南,其實這句話需要檢討與反思,因為在這個命題中,「東部」不見了。 臺灣的「北」也好、「南」也好,至少在公領域中都被賦予了較多的關注,都是在論述中大量被討論的對象,但是「東部」,顯然並沒有得到這樣的注目。在「東部」這裡,生活的確比較困苦,居民必須面對嚴苛的生存挑戰,面對未來更缺乏安全感,...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14,2013
【週一想想】一定要這樣吃嗎?
又到了尾牙與過年的季節,一個卯起來吃的季節。其實,沒吃下去的也跟吃了的一樣驚人,甚至更有過之。 最近讀到英國作家史都華(Tristram Stuart)寫的《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跟香港作家陳曉蕾寫的《剩食》兩本書,對於一個總會把碗盤裡扒乾淨的人來說,那些根本無緣上到餐桌甚至貨架的巨量食物的浪費,真是令人抓狂。 只因長相不符標準,例如紅蘿蔔不夠直,三分之一的蔬菜水果在產地直接廢棄;...
文化研究
,
媒體觀察
周盈成
1 月 07,2013
【週一想想】哪來那麼多結構
如何看待新聞工作者當打手的問題,在去年夏天旺中集團修理黃國昌教授而大犯眾怒時,曾有相當的爭論。我想再談一談,是因為這個問題,我們還會隨時遇到,在這個不幸的媒體環境裡。 記者不配合上面指令,難道要丟掉飯碗?有人主張,為捍衛原則,不得不然;有人則認為,不該苛求作為勞方的記者,追究的重點在於整個結構、體制。這是之前爭論的主要命題,不僅在「走路工」事件,在置入行銷問題熱議時亦然。...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2 月 31,2012
【週一想想】攝影裸體旅行
最近在想來趟攝影裸體旅行,但壯遊沒那個條件,小旅行又不夠刺激。 喔,不是,不是裸體攝影旅行,途中沒有任何裸露的女體,或男體。被標題誤導進來的浪漫的朋友們,抱歉了,這是一個小誤會。 請注意字序,是攝影裸體旅行。這個詞跳入我腦中,緣於今年初媒體報導,當美國重要人士前往中國,他們不帶自己原有的手機和電腦,只帶「乾淨」的設備,還要時時關閉藍牙和Wi-Fi、取下電池,一切都為嚴防中國間諜入侵,...
‹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