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28,2023
【影像內外】從夏目漱石筆下的台灣再現談起
夏目漱石,日本的國民作家。1867年出生的他,1890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1900年得有機會赴英國倫敦留學。留學生涯因為腦神經衰弱,1903年回到日本並任教於母校東京帝國大學。1907年,他做了一個讓當時的人們震驚的決定——辭去東京帝國大學教職,進入《朝日新聞》成為專職作家。 他的作品中眾多也深受歡迎。曾秋桂的〈兩次海外經驗中交錯出漱石觀看東亞的觀點與台灣書寫〉(...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23,2023
【影像內外】兩位原住民少女之死:《莎韻之鐘》與《花蓮港》
如同何義麟在〈戰後台灣抗日運動史的構築:以羅福星的事蹟為中心〉(戦後台湾抗日運動史の構築─羅福星の革命を事績を中心に)一文當中所指出的,戰前的日本殖民政府與戰後的國民黨政權,不約而同運用國家之力,推動其所欲的愛國教化內容。 就電影來說,日治末期的《莎韻之鐘》(1943)與戰後初期的《花蓮港》(1948)恰好是一組對比,代表了殖民政府與國民黨的原住民想像。兩部電影的故事都以原住民少女為中心,...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13,2023
【影像內外】作家周金波與日本導演、演員的電影夢
電影史的書寫,經常是在對既有文獻的確認與質疑開始,而後如歷史偵探一般,在其他的文獻當中盡可能地查找各種可能的線索。其結果時而無功而返,但時而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 作家周金波的電影之夢就是一例。周金波跟其他戰前就有電影或戲劇經驗的文化人一樣,在戰後也投入電影的製作,諸如張深切、張維賢、呂訴上、何基明、林摶秋、辛奇等都是如此。周金波在留學日本時,...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08,2023
【影像內外】《梁山伯與祝英台》外一章
今年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底下稱梁祝)上映60週年紀念。1963年香港邵氏李翰祥導演所執導的《梁祝》在台灣上映,首輪上映62天,引燃黃梅調電影的熱潮。 《梁祝》在台灣電影史當中的定位,一是冷戰結構下的產物。以「自由中國」自居的台灣,為顯示海外中國人心向台灣,對香港「自由影人」(支持台灣的電影人)給予拍片的政策優惠,製造誘因讓香港電影以台灣為市場。當然,既有誘因也有交換條件,...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3 月 16,2023
【影像內外】「美台團」再考
筆者先前在〈美台團考〉一文當中,考證美台團的成立時間。一般對於美台團的成立時間,多以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與葉榮鐘五人合著的《台灣民族運動史》所述為基礎,認為蔡培火以文化協會成員祝賀母親的壽金為基礎,赴日本購買器材與影片,1926年開始巡映。電影放映前,還會唱起〈美台團團歌〉。 為何考證? 美台團真是1926年就成立的?筆者翻閱《台灣民報》時,...
歷史書寫
翁佳音
3 月 03,2023
【老番講古】臺灣人以前會不會吃牛肉?
吃牛肉的悠久矛盾傳統 前幾日三立電視台來問我:臺灣人吃牛肉的悠久傳統,老番(編按:作者本人)言談提到歷史上禁歸禁,但每年官方主催的祭孔,太牢三牲還是不缺大羹牛肉湯。 其實只要稍查文獻,傳統時代的官方刑律、民間莊規,以及宗教勸善,都不斷在嚴禁人民宰牛吃牛肉,「食了牛犬,地獄難免」,可是事實的另一面是「不食牛犬,功名不顯」。 顯然,臺灣文化中的「中華文化」...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邱振瑞
12 月 30,2022
【日晷之南】大眾史學中的昭和視角
前言:眾所周知,一般人對於本國歷史的認識和接受,或者包括歷史觀的形塑,多半仰賴於官修正史和專業歷史學家的著作,他們掌握許多公開的與非公開的檔案與史料,在論述方法上有其不可抗的權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滲透,國民的歷史觀就這樣鞏固下來。如果我們不以正統史觀為滿足,而是自我建構的大眾史觀,同樣享有歷史的厚重與地位,不說它得以與正統史觀分庭抗禮,亦能發揮持續執拗低音的話語權。...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1 月 07,2022
【影像內外】台灣電影中的選舉
台灣從漫長的威權體制過渡到民主體制的過程中,選舉未曾缺席,只是從有限制的地方層級選舉,轉型為中央到地方的全面選舉。電影作為社會再現的媒介,不同年代的電影也留下選舉的印記。 近日,縣市長與議員選舉腳步逼近,激烈的選戰當中,更讓人回味光影所留下的選舉印記。 面目全非的《阿三哥出馬》 最早觸及選舉的作品,應該是林摶秋的台語電影《阿三哥出馬》。 林摶秋在戰前就從事戲劇活動,...
歷史書寫
邱振瑞
10 月 31,2022
【日晷之南】革命家與愛情魔笛——幸德秋水與管野須賀子
前言:轟動日本社會的「大逆事件」(1910)爆發以前,幸德秋水(1871-1911)作為無政府主義者已經享譽盛名,他善於行銷革命鬥爭理論,又有極大號召力,直接行動論頗得追隨者的共鳴。 然而,這起暗殺(明治天皇)的事件,旋即造成了看得到的連銷效應。與此同時,那些或顯或隱的社會主義遭到了逮捕,公開表明未參與的幸德秋水被視為該事件的首謀,翌年24人被判死刑,12人處以絞刑,...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0 月 20,2022
【影像內外】台灣新電影40年,回望救國團式的青春《龍的傳人》
今年是台灣新電影40週年。台灣新電影不是神主牌,供人膜拜。相反地,如果我們對歷史多一點探問,挖掘人們未曾注意的歷史片斷,或許能更豐富台灣電影的風貌與社會變化的軌跡。 舉例來說,台灣新電影的「新」該如何解釋?台灣新電影非常有趣的地方,是起爆點─《光陰的故事》是來自於國民黨的黨營事業─中影。1970年代的中影,梅長齡1972年上任後不久台日斷交,中影於是啟動抗日題材的政治宣傳電影的拍攝...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