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作者簡介
翁佳音
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
所有文章
2023-03-03
【老番講古】臺灣人以前會不會吃牛肉?
吃牛肉的悠久矛盾傳統 前幾日三立電視台來問我:臺灣人吃牛肉的悠久傳統,老番(編按:作者本人)言談提到歷史上禁歸禁,但每年官方主催的祭孔,太牢三牲還是不缺大羹牛肉湯。 其實只要稍查文獻,傳統時代的官方刑律、民間莊規,以及宗教勸善,都不斷在嚴禁人民宰牛吃牛肉,「食了牛犬,地獄難免」,可是事實的另一面是「不食牛犬,功名不顯」。 顯然,臺灣文化中的「中華文化」...
2022-09-21
【老番講古】「六十石山」地名的野生思考
花蓮連震,希望一切都於小災後再回歸平安日常。歷史研究者的眼光中,臺灣體質原本不健壯,外界風災震災、強權覬覦,古今不斷,能存活且傑出迄今,卻是我們的美好傳統,這是論述臺灣文化特色時,要大講特講的。 這次花蓮之震,也震出相關地點「六十石山」要如何念。一方舉觀光局的資料說這裡「一甲地可以收成稻米六十石」,主張國語要唸成「擔/担(tán)」,另一方則認為照字念作shí。老番的意見是:...
2022-08-31
【老番講古】澎湖的文獻學與結構聯想
此次在澎湖考察遭到中斷,未能順意調查,但依然有和洪進業小兄稍談之澎湖歷史學角度研究。在此稍作介紹: 目前澎湖歷史研究,似乎傾向認為現代澎湖人祖先,多為十六世紀末或十七世紀才遷來定住。文獻屢言宋、元的澎湖居民,到了大明「洪武五(1372)年,以居民叛服不常,遂大出兵驅其『大族』徙置漳泉間」,一直到萬曆二十(1592)年,「倭犯朝鮮,哨者云將侵雞籠、淡水,於是議設兵戍險」,才開始又有人居住。...
2019-05-16
《蘭船東去》歷史來來去去
《蘭船東去:胡椒、渡渡鳥與紅髮人的航海之旅》是一本基於史實的歷史小說,橫跨了荷蘭對西班牙的獨立戰爭、聯合內部政商力量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葡萄牙鬥爭並殖民亞洲的故事。 十六世紀中葉,歐洲大陸西北方的低地區──荷蘭,正經歷著與西方宗主國對的八十年戰爭,同時面臨棘手的內部形勢:互有芥蒂的在上位者,爾虞我詐的六大商會。跟著《蘭船東去》情節發展,看荷蘭如何在政商結合以及威逼利誘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