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 編輯推薦
  • 投稿
  • 連絡我們
  • 關於想想
  • 版權聲明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合作媒體
icon-menu
首頁
icon-info
  • FB
  • contact
  • rss
  • 簡體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合作媒體
  • 投稿
  • 聯絡我們
  • 關於想想
  • 版權聲明
  • 編輯推薦
  • 熱門文章
  • 政策想想
    •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司法人權
    • 媒體觀察
    • 休閒育樂
    •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 社會安全
  • 時事想想
  • 想想副刊
    •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 運動休閒
    • 電影戲劇
    • 音樂藝術
  • 漫談時事
  • 專欄作家
  •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荷事生非】:來自荷蘭留學生的前瞻觀察

閱讀更多

李政亮【影像內外】——台灣電影史

閱讀更多

Join【聽那些女孩唱歌】

閱讀更多

永遠的革命家:史明紀念專欄(1918-2019)

閱讀更多

那些年,被遺忘的那些事

閱讀更多

轉型正義 他山之石

閱讀更多

台灣性別平權運動

閱讀更多
・
・
・
・
・
・
・
歷史書寫, 電影戲劇 2023/03/16
【影像內外】「美台團」再考
李政亮
筆者先前在〈美台團考〉一文當中,考證美台團的成立時間。一般對於美台團的成立時間,多以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與葉榮鐘五人合著的《台灣民族運動史》所述為基礎,認為蔡培火以文化協會成員祝賀母親的壽金為基礎,赴日本購買器材與影片,1926年開始巡映。
繼續閱讀
書評書介 2023/03/09
【新書推薦】42.195公里的夢想追逐:關於奧運馬拉松的熱血故事
林修民
2023東京馬拉松已經在3月5日圓滿結束,根據官方手冊資料顯示,台灣跑者本屆參加東京馬人數高達1009人,是海外跑者人數第二名,僅次於美國的3076人,前五名分別還有英國(996人)、中國(908人)、泰國(826人)。加拿大、德國分居參賽人數第六與第七。
繼續閱讀
運動休閒 2023/03/07
【野球人生】棒球強權的起點:從強大的投手開始(二)
阿宏叔叔
第一集連結
繼續閱讀
歷史書寫 2023/03/03
【老番講古】臺灣人以前會不會吃牛肉?
翁佳音
吃牛肉的悠久矛盾傳統 前幾日三立電視台來問我:臺灣人吃牛肉的悠久傳統,老番(編按:作者本人)言談提到歷史上禁歸禁,但每年官方主催的祭孔,太牢三牲還是不缺大羹牛肉湯。
繼續閱讀
教育文化, 社會安全 2023/02/12
【勵馨想想】關於霸凌,我們都還可以做得更多
高菁穗
今年(2023)年初的韓劇「黑暗榮耀」倍受好評,描述女主角在學時被一群擁有財閥背景的同學無端霸凌,即便向師長求助也沒有好轉,甚至還遭師長羞辱與打罵,種種的傷害讓女主角「黑化」,展開縝密的復仇計畫。
繼續閱讀
文化研究 2023/01/29
【日晷之南】真實與虛構的決戰——三島由紀夫與大江健三郎
邱振瑞
前言:有一種觀點認為,要理解三島由紀夫自身包含的矛盾共同體,有必要回到二戰後日本文學這個基點上,因為沿著這個起點探索,我們將會得到時代社會與作家的互動關係,以及三島這個異端作家以何種生命的姿態,以何種戰鬥的位置,豪邁地驗證和實現其全部精神內涵的。
繼續閱讀
教育文化, 社會安全 2023/01/08
【勵馨想想】那些我想告訴你的事:溫柔而堅定的青少年父母
林郁宸
「現在為您插播一則新聞,一名17歲未成年少女懷孕,因腹痛前往廁所,於住家馬桶分娩下一子,經鄰居發現緊急送醫。」
繼續閱讀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2023/01/03
【影像內外】看鳳飛飛的首部主演電影《春寒》
李政亮
2012年1月3日,一代巨星鳳飛飛去世。她的形象與歌聲是台灣流行文化史當中的重要一章,也因此,儘管巨星隕落,關於鳳飛飛的各種記憶,仍不斷被建構與記憶當中。諸如2022年桃園大溪鳳飛飛故事館的成立,也例如關於鳳飛飛的記憶與研究的出版品持續出現。
繼續閱讀
運動休閒 2023/01/01
【野球人生】棒球強權的起點:從強大的投手開始(一)
阿宏叔叔
棒球技術大致分成投球、守備和攻擊三大項,在高階比賽中,通常三方面都平均的球隊比較有勝算,如果一支球隊在上述三個面相中有一項較弱,往往這一個弱項就會成為比賽中的敗筆。所以,棒球很難練,投手、攻擊、防守、攻守戰術、實戰演練、體能等等各個面相在練習中都無法偏廢。
繼續閱讀
文化研究, 歷史書寫 2022/12/30
【日晷之南】大眾史學中的昭和視角
邱振瑞
前言:眾所周知,一般人對於本國歷史的認識和接受,或者包括歷史觀的形塑,多半仰賴於官修正史和專業歷史學家的著作,他們掌握許多公開的與非公開的檔案與史料,在論述方法上有其不可抗的權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滲透,國民的歷史觀就這樣鞏固下來。
繼續閱讀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下一頁 ›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facebook
  • Rss
  • mail
  • simp

cc授權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