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吳尚書
3 月 22,2021
【南洋想想】Drishyam:小成本的大奇蹟
常看印度電影的讀者大概可以體會當地賣座電影的元素,像是主要的語言市場(例如印地(Hindi)或是泰米爾(Tamil))、俊男美女的主角、華麗且陣容浩大的舞蹈、大場面的動作場景、以及眾多的海外場景。若是一部沒有舞蹈、也沒有打鬥,然後場景只是印度南部的山區鄉村,主人公只是中年父親跟他的家庭,而語言是主要限於西南部克拉拉Kerala)州馬拉雅拉姆(Malayāḷaṁ)語的電影恐怕很難跟賣座有任何聯想。...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江佩耘
3 月 16,2021
【勵馨想想】「孩子,其實我們都一樣受傷了」——談面對孩子未成年性議題,家長的掙扎
家長的傷被聽見,孩子的傷才有機會被涵容 呂嘉惠 (2021) 回想起幾年前陪同叡叡和其爸爸來到少年法庭,庭上正針對第227條準強制性交罪進行審理,也就是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為性交者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少年法庭的調解桌上,只剩筆尖碰觸著悔過書 「唰唰唰」,此刻在一旁的爸爸再也按耐不住壓抑許久的情緒,一股腦地脫口而出:「我再也不會相信你了!你就是個騙子!我要說幾次你才會聽...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12 月 14,2020
【越南想想】武漢肺炎蔓延下,台越之間這件事卻不減反增
今年雖然受到武漢肺炎的影響導致跨國活動急速冷凍,然而台灣與越南之間的文學譯介出版卻不減反增!最受矚目的出版有二本,分別是廖瑞銘的《舌尖與筆尖:台灣母語文學的發展》(越南文版)及阮登疊的《越南現代文學》(中文及台文雙語版)。 《舌尖與筆尖:台灣母語文學的發展》由國立台灣文學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翻譯成越南文並與「越南作家協會出版社」正式在越南出版。...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陳力綺
12 月 10,2020
【波蘭想想】距離就是一種美的波蘭師生關係
波蘭是一個很適合旅遊的國家,不只風景優美,而且物美價廉。但對於想要去歐洲國家留學的台灣學生來說,波蘭常常都不會被列在首選名單內。 關於波蘭的大學,比較廣為人知的有下列這幾個特色: 一、波蘭國立大學的不同系館常座落於城市的各角。如果你/妳去克拉科夫(Kraków)旅遊,經過的某個古老建築物,有可能就是亞捷隆大學(Uniwersytet Jagielloński)的某個系館,...
教育文化
黃玟錦
11 月 03,2020
【春風化雨】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 ~一起工作的親師生像個大家庭
10月17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我們家帶著孩子們到學校,與老師、每一個到場的家庭一起動手組裝教室要用的書櫃,預計一個班有20個兩格櫃。 週六八點半,我們家到的時候綠能夢想館(學校的風雨球場)已經有許多人拿著電動起子蓄勢待發。 我問站我隔壁的低年級小孩:你們家幾個人來? 小孩說:一個人。 我問:你們家誰陪你來? 小孩:沒有啊!就我啊!...
教育文化
黃渝潔
9月 24,2020
【勵馨想想】男孩聊「性」是陽剛?女孩聊「性」是放蕩?——勵馨基金會國中校園性別觀察
筆者和社工夥伴們,經常到新竹地區各級學校,專講情感教育、性侵害防治、性剝削防治。去年,筆者也有幸參與社工夥伴辦理的「國中男孩情感教育團體」。 與青少女男交流、觀察他們之間的互動後,我發現不少有趣,似乎數十年不變的青春期特色:「對戀愛、性議題具高度興趣,但很少有機會和成人、同儕坐下來好好討論」、「談到戀愛和性議題時,男生踴躍發言互開玩笑,女生安安靜靜沒反應」。 以筆者參與觀察、...
教育文化
李公元
9月 14,2020
【春風化雨】哈拉灣的故事,跟著月亮走
2020年8月14日到17日,是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秀姑巒阿美族「哈拉灣(Halawan)部落」,一年一度的豐年祭。由於我的班上有一位孩子,Kilang . Tajiang (楊青穆),來自於這個部落,他的媽媽Akiyu . Ahou (阿艮伊悠.阿后),正是學校阿美族「族語老師」,跟她的先生Tajiang . Alan (楊煌松),也都是來自於哈拉灣部落。有了這個機緣,筆者特別安排在暑假期間,...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黃怡嘉
7 月 27,2020
【勵馨想想】《蝴蝶朵朵》故事說完後,孩子安全了嗎?
著重「自我保護」,孩子易落入自我苛責處境 近期《蝴蝶朵朵》繪本與兒童熟人性侵害防治的議題備受關注,許多人提及這樣的議題時,會強調:「我們要教會兒童保護自己、懂得拒絕、跟信任的大人說」,有些甚至只談「教孩子保護自己」。每當看到這一句句的呼籲時,不免有些許擔憂。實務工作中,太多的孩子、或是長大後求助的成人訴說著,自小被教導要「保護自己」,當孩子遭到性騷擾、性侵害,第一時間是自責沒有保護好自己...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Pao-Yi Yang
7 月 07,2020
【荷事生非】1930年代荷蘭國家博物館的歷史展示改革:從沙龍式展示邁向編年架構的國史敘事
荷蘭的藝術愛好者總知道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國家博物館也經常成為荷蘭(自2020年起已正名為尼德蘭)在國際上知名的文化地標(筆者先前也曾撰文分享過該博物館的成立過程:國家榮耀的紀念碑:荷蘭國家博物館成立簡史)。 但是,國家博物館的展示敘事,是如何幫助荷蘭國家認同的確立、並進而使該博物館成為令荷蘭人驕傲的國族標的之一呢?...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地瓜周
4 月 21,2020
我們在《性愛自修室》重修性教育
說出「我在看《性愛自修室》」本身就足以觸發一場社會實驗:測試談話對象是否露出驚訝或不正經的表情,若有,性愛可能被窄化到只剩色情;測試說出劇名時,是否經過百般猶豫、說得彆扭不安,若是,是道德迷思令人陷入自我審查。 《性愛自修室》英文片名為Sex Education,這部影集拋下性愛話題的沉重包袱,以校園喜劇風格攻佔Netflix熱門排行,播出兩季後Netflix又在今年宣佈續訂第三季...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