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想想】我也有話要說──在教育宣導中看見的男性情感與表達

友善列印版本

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除了受暴婦女及兒少的直接服務經驗外,也積極進入校園或社區演講、舉辦體驗活動等間接服務來進行教育宣導。在與大專院校的心理師接洽過程中,也曾提及多起校園性平事件,像是男學生的偷拍、跟蹤騷擾等不當行為。而入校宣導時,曾有男學生認為現在女權當道,男生權益卻常常被忽略。

我們除了看見校園對於性別暴力防治工作不足、缺乏談論情感/親密關係以及性別教育之外,或許更重要的是探討男性對於情感的表達與需求、經驗為何?

暢談性與愛的K

上半年,我與大學的心理師接洽,試辦情感教育團體。由於大專院校基於性別比例考量、不建議進行單一性別的團體,因此決定舉辦不分性別的情感教育團體。其中有一個團體活動,是讓學員從40張情感價值觀牌卡,牌卡上寫著項是:對方要負責任、很有才華內涵、要有車有房、熱情奔放等,參與者要從中選出15張,再從15張選出前3張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愛情特質,並分享為什麼覺得伴侶有這樣的特質是重要的。

我觀察到其中一位男性學員K,在討論到愛情價值觀時,他的前三名都是同一張:「性需求接近」。

K分享時說:

「其實男人跟女人在一起,最終的目的就是生育(繁殖),這是生物的本能,很自然。」

我接著問:

「所以你覺得,跟一個人交往在情感上的互動是比較薄弱的嗎?」

K繼續說:

「因為我沒有辦法要求我另一半要有什麼條件,所以我覺得性需求接近是最低的標準,以及比較自然。」

一開始我以為K是否有過情感上的創傷經驗,所以對於情感的追求較為被動或不太有想法,但在後面的分享中,提到到寫告白信與告白SOP,也討論若被「同性別」告白會如何回應。正當我以為K是個很標準的「異男」時,他卻說:「我也跟男生發生過性行為、所以我算雙性戀吧,我覺得如果性上面合得來,就OK啊。」而在討論約會行程的規劃時,K分享道:「對有感覺的對象,我會先確認她的喜好,例如喜歡或不喜歡什麼,也當面邀請她約會,約會地點我會選在餐酒館,還會調酒以及搭配香氛蠟燭等,因為我覺得空間與氣氛的舒適很重要……。」

這些分享讓我發現,其實K也有情感細膩的一面、而不只重視性需求接近;此外,在團體過程中,我發覺自己太快預設K可能的樣貌:例如在性別光譜上,性別認同本來就是流動的,K在最後一次團體回饋中分享:「情感中設立自己的界線、找到自己的中心、獨立且舒服的關係是最重要的。」讓我看見,對於親密關係的性與愛,原來K有他的主張與表達方式。

愛跳舞的C

今年在活動宣導時,認識了從事舞蹈教學的C。剛與他接觸時,除了很明顯的舞蹈家風格、他溫和的氣質也讓人自在放鬆。培訓課程中,我聽見C的自我介紹:「很多人認識我的時候,覺得我跳舞風格比較陰柔,甚至誤以為我是gay,也有過不舒服的被騷擾經驗。但其實我不是,我已經結婚、有兩個小孩了。我喜歡跳舞,歡迎大家一起來加入與了解!」短短幾句話,讓我感受到微微陰柔氣質的大男孩,背後也有值得關注的故事。

在幾次的互動中,我與C聊過,他們的協會相當關注青少年,文化,也有很多舉辦大型舞蹈比賽的經驗,讓從事青少年情感教育防治工作的我很感興趣,幾次參與他們活動後,我發現,他們的青少年除了學生、也有一些富含街頭、廟會、陣頭文化的孩子,很多元。

我嘗試問他:「未來我們有合作的可能嗎?」

C說:「可以呀,而且我們有些孩子是原住民、氣質很特別、例如像扮裝皇后的風格。」

我驚訝問:「所以他們比較少在你們比賽中現身嗎?」

C回:「因為他們的風格比較小眾、而且他們私底下有自己的舞蹈圈子。但如果在宜蘭可以有一個屬於他們風格的第一屆舞蹈大賽、相信他們會很踴躍參與,來爭奪第一屆桂冠的位置。」

C在舞蹈教學中,除了教他自己擅長的風格外,他也看見非主流舞蹈風格孩子的處境,我們在討論過程中,也試著討論突破性別框架的藝文活動,例如:反轉性別風格的舞蹈比賽,女性展現陽剛的舞蹈,像是breaking;男性則展現如vogue的陰柔舞風等。

在與C的交流中,我發現他具備細膩的觀察力,例如我曾跟他提及,自己想在下班之餘找時間運動,但又不想太激烈、純粹想動動身體,跳跳舞、流流汗。C知道我沒有舞蹈基礎,特別跟我分享:「我們舞蹈教室有位老師L,他教的是基礎課程,而且他本身也有多元性別的氣質,你去上課應該會跟他很合得來。」聽完我覺得很有趣,因為他觀察到我也具備陰柔氣質,並友善推薦合適的老師與課程,使我在多數主流的舞蹈文化中,也能有被同理的感覺。

溫吞的已婚父親M

下半年,我剛結束一場性別與情感營隊的活動,營隊活動主軸透過讀劇的方式,帶領學員探討親密關係中數位性別暴力的經驗與故事分析。讀劇劇本《#這是我的hashtag》,描述「一位花樣年華的少女,從出生父母就開始以數位影像紀錄,自己長大後也開設個人Youtube頻道,卻遇到親密關係伴侶外流隱私照片」,藉此探討現今數位性別暴力的情境。

在活動中,我引導學員討論劇本、運用戲劇中坐針氈(hot-seating)的技巧,讓學員自選想扮演的角色,演出時,主持人會隨機挑選兩個角色做對話互動。其中學員M是個已婚父親,他選擇與自己背景接近的中年父親,而後我選擇扮演將少女隱私照外流的男朋友,與劇中的父親對話:

父親(M飾演):為什麼你要故意外流我女兒的照片?

男朋友(J飾演):拜託,是你女兒同意讓我拍的欸!

父親(M飾演):同意讓你拍、但可沒有同意讓你賣給鄉民吧?

男朋友(J飾演):這個是對方跟我要的,又不是我主動給對方!

父親(M飾演):你這樣做太過分、如果你有女兒被這樣做、你同意嗎?

男朋友(J飾演):可是我也要生活啊,我在台北讀書,生活費很貴欸!

父親(M飾演):啊……你也要生活……但我……

下一個體驗活動中,以模擬記者會讓所有角色接受記者(社工飾演)的提問,當飾演父親的M被問到:

「一開始你跟母親的對話其實能看見你對女兒的關心,但為何當你和男朋友對話的時候,捍衛女兒權益的父親力道為何消失了?」

M說:「我只是一個工人,其實平常賺錢養家已經很辛苦了,女兒發生這種事我也不願意,而且現在這

種什麼數位的東西我也不懂、也不知道找誰幫忙,我還能怎麼辦?難道去殺了那個男朋友嗎?」

在這些過程中,雖然是透過沉浸式的劇本讀劇與角色互動,探討數位性別暴力的議題,但其實也透過不同男性角色,看見了他們的經驗與表達。從M的對話體驗中,他從自己身為已婚、有小孩的父親背景,一方面表現了在現今的社會框架中,男性身為主要經濟支柱、卻對孩子了解不深,因此孩子發生重大事件時,會手足無措的刻板形象,也不知該如何陪伴孩子,協助面對問題。

僵化的性別角色與缺席的男性情感

在我們生長的環境中,男生時常被賦予要負責任、賺錢養家、男兒有淚不輕彈、或是女孩子就應該溫柔婉約、會做家務事等性別分工。加上男性從小就不被鼓勵「表達情緒」等較被視為女性形象的表現,因此我們很常在新聞報導看見,若有女性受到親密關係的侵害時,其陪伴者、照顧者多同為女性,而男性則常是在檯面上發言、有力或權威、陽剛等形象。卻很少人思考,男性是否也可有情緒感受的表現?

在家暴服務的經驗中,相對人(丈夫)因為不擅表達與受害人(妻子)的互動,而以肢體暴力表達,丈夫也坦承,當妻子與他冷戰時,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可見親密關係的暴力中,也存在性別迷思,更有男性不會是家暴受害人、不會被性侵、不會受暴等僵化印象,導致男性遭受暴力時,容易因其性別而求助困難,例如被質疑「被女生騷擾是你賺到」、「因為你太娘才會被欺負」、「是男人就要忍耐」等預設想法。

現今,男性已經不再只有陽剛的氣質或樣貌,例如近期很火熱的原子少年,其中的金星團員都是由一群氣質偏陰柔的男孩子組成。而我在團體中看見的K,雖然不擅表達,但對性與愛有分明的界限與自我認同;享受舞蹈的C不但有自己擅長的舞蹈風格,也期許支持更多非主流的舞蹈文化,讓孩子在各種舞蹈風格中,能自在的展現自己;還有身為父親的M,雖然詮釋不知所措的父親形象有些溫吞,卻也正好讓我們看見男性於家庭中,不擅表達情感的面向。

鬆動陽剛的枷鎖

從上述案例可知,我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看見性別樣貌的多樣性,不只是女性或同志可以做自己,男性也可以慢慢鬆開陽剛的枷鎖,擁抱自己的情感與需求。如果遇到親密關係暴力議題,歡迎到勵馨基金會諮詢,也可以洽詢台灣男性協會,相信將能預見一群跟你相似經歷的夥伴,可以一同傾訴屬於現今男性的情感經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