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勵馨基金會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呂昕庭
8 月 28,2023
【勵馨想想】父母離婚後的關係練習題
當父母離婚後又再各自尋找伴侶時,孩子都需要經歷關係的變動,以及與親人分離的失落,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再次面臨另一種關係的考驗。孩子要適應兩種家庭生活已很不易,有時還有新的繼父/母,對孩子來說,也是新的家庭成員。如果兩個家庭未能順暢溝通與合作,每個人都想把孩子往自己的方向拉,就容易使孩子變得好像一條左右拉扯的繩索,逐漸愈加緊繃,甚至斷裂……。 小凡(化名)的父母離婚後,...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高菁穗
2 月 12,2023
【勵馨想想】關於霸凌,我們都還可以做得更多
今年(2023)年初的韓劇「黑暗榮耀」倍受好評,描述女主角在學時被一群擁有財閥背景的同學無端霸凌,即便向師長求助也沒有好轉,甚至還遭師長羞辱與打罵,種種的傷害讓女主角「黑化」,展開縝密的復仇計畫。 逆襲的劇情固然大快人心,但也有許多人分享說看完後心有戚戚焉,甚至過往遭受霸凌的回憶又再次浮現在腦海中。其實這齣韓劇的核心「霸凌」──尤其是青少年霸凌,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林郁宸
1 月 08,2023
【勵馨想想】那些我想告訴你的事:溫柔而堅定的青少年父母
「現在為您插播一則新聞,一名17歲未成年少女懷孕,因腹痛前往廁所,於住家馬桶分娩下一子,經鄰居發現緊急送醫。」 「16歲少女與17歲少年,兩人交往三個月,多次發生性行為,經校方發現少女已懷孕,雙方家長憤怒不已。」 這些新聞資訊層出不窮,根據內政部統計,15-19歲未成年生育率自2009年的4/1000,於今(2022)年降低至3/1000。看似比例下降,但若再對照人口比例,...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黃義筌
12 月 28,2022
【勵馨想想】從一位同志的生命經驗看「同志友善環境」
認識「小宅」時,他還在念高中,看起來外表偏瘦,個子不高,氣質有點陰柔,然而,他也很愛笑,總能渲染快樂給身邊的人,總會得到「你的笑容很好看」等評價。他善良真誠、細膩貼心,常常注意、關心身邊的人。 小宅的氣質溫暖柔和,不過對於自己的性傾向,他從不避諱,就讀男校的他,早已在學校大膽出櫃,除了同學以外,許多老師大概都略知一二。 學生時期獲得接納 還有純純的思戀 在學校時,...
社會安全
洪意涵
12 月 26,2022
【勵馨想想】請先真正接納、愛惜自己,才有更多能量照顧他人
你是否想過,從出生到現在,在你身上被賦予多少角色以及任務呢? 既被賦予社會期待 也被社會框架緊扣 我是一名社會工作者,同時也是媽媽、女兒、配偶;想當然爾,在日常生活中,我總是在不同的角色交錯轉換,當然也會忙得暈頭轉向;近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居家工作是常態,但我可能一邊居家上班,同時還得照顧女兒,角色間怎麼取得平衡,是我每一天都必須面對的功課。 不只是我自己,...
社會安全
許馨月
11 月 22,2022
【勵馨想想】性侵受害兒少難以承受的背叛創傷——我們都能成為關鍵的重要他人
2021年監察院針對過去十年、17件重大兒少性侵事件進行通案調查,發現最常發生性侵害/性騷擾的場域,集中在校園與安置機構。其中一件是,2011年由人本基金會所揭露南部某特教學校爆發校園集體性侵事件,兩年內在校園內外各個角落,包括教室、廁所、圖書館、校車發生上百起案件,涉案學生多達70多人,除了師對生,也有半數生對生的案件,許多加害人是之前的受害人。事件曝光後,引發臺灣整體社會譁然,...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楊晴盛
11 月 10,2022
【勵馨想想】我也有話要說──在教育宣導中看見的男性情感與表達
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除了受暴婦女及兒少的直接服務經驗外,也積極進入校園或社區演講、舉辦體驗活動等間接服務來進行教育宣導。在與大專院校的心理師接洽過程中,也曾提及多起校園性平事件,像是男學生的偷拍、跟蹤騷擾等不當行為。而入校宣導時,曾有男學生認為現在女權當道,男生權益卻常常被忽略。 我們除了看見校園對於性別暴力防治工作不足、缺乏談論情感/親密關係以及性別教育之外,...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鍾予晴
8 月 25,2022
【勵馨想想】艱難的申訴之路——職場性騷擾被害人的經驗與難題
《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和《性騷擾防治法》是規範性騷擾的三部法律,其中與職場性騷擾密切相關的就是《性別工作平等法》,這部法律訂定了職場性騷擾的定義和雇主的防治責任,實施至今近20年。然而,勵馨協助被害人的過程中,仍然看到職場性騷擾有如沉重黑幕,籠罩著被害人,即使被害人付出大量的努力,依然難以徹底地掀開黑幕、揭露真相。 雇主未必有確實的調查與處置 「被性騷擾後,...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謝貴樺
8 月 07,2022
【勵馨想想】一場關於「買」保險套的幽默實驗
你用過保險套嗎?保險套是怎麼樣出現在你手中的呢? 每次當我跟妹妹們(aka服務對象)在聊天時,我的心裡都很想問她們:你們買過保險套嗎?幾歲去買的?在哪裡買?買之前有過功課嗎?在貨架前仔細挑選想像螺旋顆粒超薄的感覺?還是就快速拿一盒最常聽到的那一盒就走了? 我是一名生理女性,一名非預期懷孕青少女服務的社工。因為工作需要、因為本身好奇,曾去台東的藥妝店觀察保險套、指險套、...
教育文化
陳宛彤
4 月 22,2022
【勵馨想想】找回家庭關係中遺失的拼圖
「我長期在中國大陸工作,不知道為何,因為疫情無法返回中國大陸工作,而我的婚姻也似乎完蛋了。」 「人家告訴我『男人過了40歲,講也沒有用了。』我該對這男人死心了。」 「那次她撕碎我們年輕約會時的照片,我的心就關上了。」 這些隻字片語都來自於我去年陪伴的家庭成員口中,他們影響了我的工作思維,也打開我的工作視野以及對家庭的眼光。 見山是山:初入家暴防治工作...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