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番講古】澎湖的文獻學與結構聯想

友善列印版本

此次在澎湖考察遭到中斷,未能順意調查,但依然有和洪進業小兄稍談之澎湖歷史學角度研究。在此稍作介紹:

目前澎湖歷史研究,似乎傾向認為現代澎湖人祖先,多為十六世紀末或十七世紀才遷來定住。文獻屢言宋、元的澎湖居民,到了大明「洪武五(1372)年,以居民叛服不常,遂大出兵驅其『大族』徙置漳泉間」,一直到萬曆二十(1592)年,「倭犯朝鮮,哨者云將侵雞籠、淡水,於是議設兵戍險」,才開始又有人居住。1372~1592年長達220年之間,澎湖是「廢巡司而墟其地」的無人之地。

對歷史文獻有心得的人,通常不會滿足於文字的表面意義,文獻需正讀、側讀,才能看出那個時代的作者要表達啥。至少澎湖十四世紀時還「土啇興販,以廣其利」,但大明開國廢止官方機構後,「繼而不逞者潛聚其中」,那些不乖的「人」又偷偷摸摸聚居在澎湖了,他們不是政府課稅的編氓之民,所以歷史文獻若說澎湖無人,毫無矛盾啊。二百多年來,澎湖住有生物靈長類的人,卻不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所以無人。

老番(編按:作者自稱)不是開玩笑,或是喜歡標新立異與過度推論。老番這樣說,基本上還是站在歷史文獻學立場。文獻說「彭湖嶼…為泉州、興化門户,昔人於此防琉球,而今於此防倭」,為何要防「琉球」與「倭」?若有歷史常識,馬上會「結構聯想」十四世紀以來由於不准民間自由航海的「中國特色」,亞洲人只好透過「中國」境外的琉球與「倭」來貿易互通有無。

環中國海域的北半部又以琉球、澎湖,最後是臺灣,為海路最明顯航行地標,缺此不行。所以,兩百多年「墟其地」的澎湖,不時會有「不逞之徒」與「海賊」竄居其間,參與世界貿易營生,官方有時也得在這裡防琉球、防倭。臺灣最早的移民是倭寇,就是這種結構下的產物。

1592年澎湖有人之前的1574年,中國廣東潮汕語系海賊林鳳曾在澎湖、臺灣活動,大明國的興泉兵備道參議從「鳥嶼澳」漁民劉以道與郭太原等人獲悉林鳳的情報。興化、泉州(轄澎湖)一帶有「鳥嶼」地名有數處,中國學者主張在興化,老番看劉等人一直到臺灣捕魚貿易,又通臺灣原住民語,因此主張「鳥嶼澳(社)」為澎湖所屬較合理。

老番這樣比定非標新立異,至少蔣毓英《臺灣府志》(1685),也曾經這麼做過:「北鳥嶼澎民往之,以時張網捕魚……《廣輿》所載,必北鳥嶼無疑」,《廣輿(記?)》是明代文獻。

最後,老番傷心之外,猶有快樂,就是又見到大學同窗好友劉光振。上面言劉以道,老番一直想跟他看能否對上宗族關係。好友說:他們沒族譜,只傳言是因那邊有事而來這邊居住。哈哈,這很正常,老番翁家也沒族譜。要從文獻或族譜來研究,翁家在十九世紀之前是不存在的,但老番家確實已在臺灣住兩三百年以上。文獻有所窮,這是歷史學研究者都知道的事實。

關鍵字: 倭寇林鳳臺灣史澎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