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人術】來台64年的新台灣人!李智:台灣是最美麗的地方

友善列印版本

來台64年,年輕時就從義大利來到台灣的李智神父,今年已經92歲了,只要身體許可,他還是時常到醫院、急診用獨特帶有宜蘭腔的台語,關心病患、家屬與醫護人員。去年李智終於獲得台灣身分證,來台64年後,他終於成為「新台灣人」......

64年前,他從義大利來到台灣,那年是1954年,義大利年輕人Rizzi Giovanni決心忍捨親情,來到陌生的土地。

來到台灣之後,他取了中文名字叫做李智,李智先抵宜蘭羅東,一星期後被派到澎湖馬公,為當地的窮人服務。

「台灣是最美麗的地方!」李智來到台灣後這麼說,他覺得台灣是個有生命力、有熱情的地方。

在澎湖,李智用最快的速度學會講台灣話,他的台語自然又流利,李智將募得的物資,提供給需要幫助的人。

早年澎湖還有痲瘋病,受到社會歧視的眼光與排擠之下,痲瘋病人根本見不得光、也見不了人,有些人還被家人關起來,根本不敢也不能出門看病。

李智怕病患病情惡化,他決定挨家挨戶地敲門,將藥物一一送到痲瘋病人手上,李智說:「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的使命啊,想到人可憐,他們比我們更可憐,所以要照顧他們,是不是,要看到人家有需要去幫助。」

3年後,李智從澎湖被調回羅東,他有新的使命,要將醫療帶入更偏遠、更貧苦的山區。

台灣早年衛生條件並不好,除了痲瘋之外,還有肺結核等傳染病,聖母醫院在宜蘭近郊設立丸山分院,這是全台灣第一所專門為肺結核病人設立的醫院。李智神父在這裡專門照顧肺結核病患。

當時台灣沒有「全民健保」,生病是要花很多錢、甚至會拖垮整個家庭的。李智常常安慰病患不要擔心,他將募來的經費都給需要的貧病人家,他要病人和家屬不要擔心錢的問題,好好安心養病,有時連病家的生活也給予協助,幫助了好多家庭。

貧窮,比病苦更磨人!李智從中體會到貧窮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他迫切地希望年輕的孩子能夠脫貧。他認為,唯有透過教育才可能改變孩子的命運。

李智決定收養窮人家孩子,他讓這些貧窮的孩子免費接受教育,培育出台灣最早的一批男護士。

他更把學習表現優異的孩子再送到義大利進修學習。在歐洲著名的器官移植與實驗外科權威潘賢義醫師,就是當初被李智神父送到義大利學習的孩子。

李智神父看到貧窮的影響,透過教育改變了階級複製,讓這些貧窮孩子的人生有了全新的可能。

李智總是盡心盡力地幫助大家,借錢給人,甚至連立借據都不用,他對別人很大方,對自己卻好簡樸。「錢對我而言本來就沒什麼用途,但對需要的人卻像是甘露一般。」李智總是覺得錢要給最需要的人。

因為長年對窮困病患的投入與奉獻,2001年李智神父獲頒醫療奉獻獎、2010年他再獲教廷冊封騎士。

「要愛我們的敵人,不靠刀劍,而是憑藉著愛與和平來打仗。」騎士冊封的誓詞是這麼說的。神父在台灣,真的是體現了愛與和平,無私無我的奉獻。

李智神父對台灣總是持續的奉獻,對外募得物資和愛心款項,全部拿來幫助台灣。

醫院始終在最遠的地方,做最需要的事,但是這些事常常都是虧錢沒人要做的。隨著全民健保開辦、醫院不支薪的醫療宣教人員也日漸凋零,醫院陷入經營困難,需要對外募款。

要對外募款,李智神父歷經了好多天人交戰,他認為自己應當是在台灣服務的,只能奉獻,怎麼能向台灣人募款伸手要錢?後來經過大家說服了老半天,服務台灣人的醫院,終究有一天還是要讓台灣人自己幫助自己,他才勉予同意。

「恁這些囝仔,『出頭』勁多…...不過,若是為著病院抑是艱苦ㄟ人需要,我攏配合啦…...」李智神父用帶有濃厚宜蘭腔的台語說。

64年前從義大利來到台灣的年輕人,轉眼已過了超過一甲子;64年後李智神父,還在台灣這塊土地繼續奉獻著。

年輕時的他從義大利來到台灣馬公和羅東,照顧最弱勢最需要照顧的麻瘋病人、肺結核病人;年紀大了,不能上山下海,偶爾還要用輪椅代步,他仍關心老人照護、監獄牧靈,只要身體許可,仍持續到醫院、到急診室為病人祈禱、關懷家屬和辛苦的醫護人員。

有人曾好奇問:「神父怎麼看台灣?」

他說:「台灣人的心,很好......」

神父把一生付出、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台語講得比很多台灣人還要好、還要流利,比大部份的宜蘭人住在宜蘭還要久,比台灣人更像台灣人、比台灣人更愛台灣人。

他自己也常說、愛說自己是「台灣人」,但是卻一直沒有台灣的身分證。

直到國籍法修正後,超過九旬的李智神父終於在來台超過60年之後,獲頒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的台灣人」。

神父今年92歲了,很高興現在身體還是很健康,還能每天去醫院、病房、急診慰問病人、為病人安寧祈禱,他說:「這樣就已經很滿足了。」

每天入夜時他一定在醫院急診的觀察區探視病人與家屬,握著病患的雙手、為病人祈福,用一口比自己還『輪轉』、而且帶有濃濃宜蘭腔的台語,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下回如果在醫院遇見神父,記得跟眼前這位92歲的神父打招呼:「神父好!神父晚安!謝謝神父!」

謝謝神父把滿滿的愛帶來台灣,我們要把這份愛,繼續傳下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