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以及離島的離島》:移動的商店

友善列印版本

移動的商店:寄藥包

我家的常備藥是「八個囡仔頭」,正式名稱是「止痛寧」,畫了八個頭表示什麼痛可以吃,不識字的人解讀成只要有痛,通通可以吃。牙齒痛,母親會拿出「八個囡仔頭」,倒出白色粉末,塗抹發痛的那顆牙;阿公阿嬤的床邊經常放著一包,治百痛。

在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的鄉間,「寄藥包」提供了醫療上的援助。客廳牆上掛了一只藥包,裝著各種消炎、腸胃、止痛等常備藥,業務員會固定時間來,揹著綠色大藥箱,補藥包、登記、收錢。牆上的藥包,這種比看醫生便宜,比中藥快速的西藥,守護著一家平安。

讀資料時,發現「寄藥包」盛行於1930到1970年間,隨著政令的改變而式微。我出生於1979年,成長過程中,家裡客廳的牆上一直掛著藥袋。我父母輩的印象是孩童時就有,大約在1950年前後開始。問母親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寄藥包」,她說好幾年了,十幾年有了。我自己的印象是大學畢業典禮母親來台北,零錢包裡塞了一包紅色的「八個囡仔頭」,比資料延續了許多年。

我家寄藥包的藥廠是台中「應安堂」八卦標,除了「八個囡仔頭」,還有俗稱「黑殼仔」的咳嗽藥叫「三應效錠」,以及「消炎片」。阿公阿嬤日日使用的「驅風油」,主用筋骨痠痛,蚊子咬也用,頭痛也可以,絕對不能斷糧。「驅風油」對我來說,是夏日的救星,酷熱難耐的夏夜,塗抹在身上,噴一點水,吹電風,馬上冷吱吱。

八卦標的「寄藥包仔」,就因這種直銷式西藥買賣生意興旺,最後搬來澎湖,一直做到70幾歲。村人說「賺好幾棟樓仔厝」。「寄藥包仔」過世後,藥包通通被收回去,依賴著「八個囡仔頭」的信眾,搞起團購,又有源源不絕的貨。

現在大家手上的叫「止痛散」,仍是紅色與八個人頭,仍然流傳著什麼村誰的老母「小漢食到老,足勇健」,彰顯這藥對身體無百害。

醫藥又往前邁進了幾十年,人們相信老的。

在過去的時光緊抱著信任感。

叫賣的廣播

冬天的清晨,天仍濃黑,「豆花~豆花~」劃破天際。母親總是去廚房取出一只鼎,買熱騰的豆花當我們的早餐。村子裡有時會來一輛小貨車,賣「豆乳」豆腐乳,或叫賣著「大溪,大溪,大溪的豆干」。我愛食豆類製品,聽得仔細,央求阿嬤買給我。那時對台灣地理一無所知,但在廣播聲中以食物建立地域的印象。外來的食物發音大多是電視上的台灣台語,例如「豆乳」,我們叫「豆膎」,就知道是「台灣人」來賣的。

另外有一種賣農具的,「賣耙仔、搭掘喔!」阿公最注意這個,即使家裡的農具間已經排列著各種農具、漁具。小孩們一聽到「BABU-BABU」,就會急著找大人討錢「食BABU」,赤腳衝出去,等待一球黃或粉的冰淇淋。小孩還喜歡一種行動商店,騎腳踏車載著雜貨到每一村,前面放著蜜餞零食,後面掛著日用品。

這種行動商店的日子過了,現在島上流行網路購物。網路可以買到和台灣同步的物品,已然沒有購物的城鄉差距。熱愛網購的島人,也愛團購、代購,表妹好市多的商品資訊比我還快,大家最愛討論哪家電商有送澎湖,一起撻伐不送澎湖的那幾家。

網路,讓離島與本島,不再有購物的距離。

書名:《離島,以及離島的離島:那些澎湖的人與事》
作者:蔡淑君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年1月30日

關鍵字: 離島澎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