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想想論壇
9月 05,2012
想想‧台灣 徵文比賽
台灣,福爾摩莎,我們稱她為美麗的寶島。 即便政治紛擾不已,出國後,我們就想念她。 因為這是屬於我們家鄉的台灣。 即便社會喧囂不停,但當我們搭捷運或公車時,會為讓座的人感動。 因為這是屬於人情味的台灣。 即便日子如此緊湊不止,但當我們行過鄉間小巷時,我們會為努力耕耘的人們停步喝采。 因為這是屬於辛勤打拼的台灣。 即便生活如何艱困難過,...
文化研究
乙市語
9月 05,2012
離開
大概從前一段時間開始,我的朋友們,從歐洲開始,貫穿亞洲到太平洋的彼岸美國,一個問一個,你們那邊機會好不好?近乎弔詭的A問B, B問C, C問A這種永劫輪迴式的找機會。每個人有志一同得似乎都想離開自己所在得崗位。 大概又從前一段時間開始,歐洲開始形容年輕就業者為一千歐元世代,韓國出現88萬韓元世代,美國無薪實習時代,更不用說台灣的22k戰隊,乃至於中國的蟻族。 總的來看,...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李拓梓
8 月 29,2012
介壽路
總統府前面的凱達格蘭大道,本名喚作介壽路,據聞是慶祝「介」石大「壽」所來。1994年阿扁選上市長,開始推動空間的去威權主義,只有兩個門牌號的介壽路兩年後被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以紀念北市最早的原住民族。 這條路位在總統府正前方,與兩側曾掛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的廣場,是威權主義的具體表徵。高中時期,為了慶祝雙十,必定動員學生前往排字。高一那年本校被分配到排梅花的任務。說是任務,...
文化研究
,
中國問題
廖品嵐
8 月 25,2012
出差上海
過去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常需要飛到中國去幫客戶查帳、盤點。年末的上海郊區已經很冷,零下兩度的樣子。在廠區穿來穿去,作業員說他也好些天沒休假了。客戶接的多是蘋果的單,在車間裡(生產單位的作業區域),看到一塊鋁板怎麼變成一片薄薄的雕著蘋果標誌的殼。 好多年輕的臉孔。 前些日子有一則新聞,一個大學畢業的作業員描述廠裡的生活如何消磨人的意志。現場看著他們反覆的做一樣的細小的毫無意義的動作,...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吳秉聲
8 月 24,2012
豐美的景致:以文化合作來參與國際社會
離開安地瓜(La Antigua Guatemala)前幾天,從辦公室回家路上遇見了房東太太。老樣子,我們的對話仍舊繞著她的勞苦人生打轉,雖說幾乎可以倒背,還是耐心應答,表示同情。一旁經過的Isreal對我按了聲喇叭作為招呼,我也揮手示意,感謝他的適時搭救。這些日子來若到首都瓜京辦事都習慣搭他的車子,彼此成了朋友。 不到一年,對安地瓜這三萬多人的小城已不陌生。其實三百個日子前,...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Yilansaga
8 月 18,2012
一種大河音樂節的想像
總長73公裡的蘭陽溪,這條宜蘭的母親之河,經歷過日本人的整治,在出海處匯集了冬山河、宜蘭河,三溪入海,形成河口沼澤地帶壯闊的大河景觀。 始終無法忘記,小時候來了好幾次的河口沙灘,隱藏著不同的人文景觀。曾經看過灘上隨處可見河豚的屍體,長大後才知道,這是漁民在近海作業時,一旦捕獲無用處的小河豚,通常會在小船或舢舨上將河豚打昏,丟入海中,隨著浪潮拍上岸來。...
文化研究
,
主權兩岸
周清月
8 月 17,2012
兩岸三地愛拜神
我生於台中,長於台北,目前住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曾在北京,上海與香港居住,達十多年之久。我一直認為,在海峽兩岸三地的各種問題上,比較容易達到共識的,可能是有關拜神的習俗。 我不是什麼宗教專家,但是多年來對宗教一直非常感興趣,喜歡閱讀有關宗教的書,也喜歡去教堂,寺廟,或清真寺。對自己的這種「嗜好」,我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去年在臺北過年,陪好友去算命。那位鐵嘴看著我進門,自動(而且免費)地跟我說...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陳清池
8 月 11,2012
台灣消失的感恩文化
在台灣話裡有個道地而古老的詞彙「Lo lat」(勞力),即使對台語而言,「勞力」之美就有如夏威夷語的「Aloha」一般,但在今日的台灣年輕一代當中卻不幸失落了。 事實上,我再也想不出任何比「勞力」更具代表性的台語詞彙了。 「勞力」在二戰後國民黨接收台灣之前曾在台灣廣泛地使用,其漢字「勞力」,一如當時台灣的農業社會,「勞力」是最基本的要素。早年的台灣農人並不僱用農工,...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陳板
8 月 09,2012
【時事想想】文化部要棄守文化資產?
文化部成立前夕,苗栗後龍三大古窯在全國人的面前,眼睜睜看著被地方政府拆毀;台中市剛剛指定為市定古蹟的瑞成堂,10天之後「被怪手誤拆」;北台灣最古老的商業大街─新竹市北門街竟然在地方政府有條件同意之下,隔天拆除。 文化部成立之後,各地方拆古蹟毀文資的事件並未稍減,曾被譽為台灣四大庭園之一的「潛園」,僅存的門樓也被怪手無預警拆除。新竹縣最古老的三拱石橋─芎林呈甘橋,...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吳秉聲
8 月 09,2012
靜緩的回饋:從倫敦到台南
今年7月27日,倫敦奧運開幕式舉世驚艷之際,不禁回想起2005年7月6日,當倫敦戲劇性地擊敗巴黎,奪得奧運主辦權的時刻。 當天,國際奧會一宣告,倫敦市民在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同聲慶祝,現場歡聲雷動,旗幟飛揚。不過走出廣場外,大街上的倫敦依舊忙碌如常,醒目的紅色雙層公車來往於不甚寬廣的街道,即使擁塞,還是依序如歷史般,緩緩前進。 的確,...
‹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