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林育立
12 月 27,2014
【東德轉型正義系列報導六】打開傷口是為了復原─專訪史塔西檔案局局長(下)
清查公務員建立公信 在威權政治的深層結構,公務員與情治機關難免有一定的連動,有時還身兼警察國家的打手,當政府轉型成民主後,倘若無法就公職人員的責任有所釐清,人民將無從信任政府。因此,史塔西檔案局當初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清查前東德公務員和史塔西的關係,積極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史塔西檔案法》明定,各政府機關主管,得向檔案局提出詢問,要求釐清轄下軍人、公務員、法官、議員、選務人員,...
文化研究
尤耀格
12 月 23,2014
是語言癌,還是一統語法的快感?
近期《聯合報》做了個「語言癌」的專題報導,後續引發一系列關於溝通語法「正確」與否的討論,該篇報導簡而言之在於以「進行一個XX的動作」做為語言癌的具體病徵,分別就日常生活耳熟能詳的事證,如阿基師的記者會、中央部會首長的政令宣達,或是電視媒體連線報導時不知所云之現象進行「剖析」,並宣稱將提供治療解方,使語言乾淨與健康。 「語言癌」不是太新的題目,...
文化研究
萬宗綸
12 月 22,2014
「語言癌」是一個誤診的動作
《聯合報》製作了「語言癌」新聞專題後,我原本以為這個概念只是有趣好玩而已,沒想到後續竟引起不小的迴響,甚至引起官員的注目,《聯合報》追蹤報導指出,教育部長吳思華讀到專題後相當重視,就在教育部輿情會報中,指示研擬因應措施,活化學校語文教學。 事情演變至此,我不禁正襟危坐(覺得很瞎)--心裡想:「難道『語言純淨論』(linguistic purism)要復甦了?」(註:指「...
文化研究
許又方
12 月 22,2014
說說「語言癌」:語言最嚴重病灶不在「冗贅」
「語言癌」最近在網路上頗引發鄉民的熱議,許多「專家」也紛紛跳出來嚴詞批判這種既冗贅又欠精準的表達方式,認為應該從學校教育來徹底根除此一問題,讓我們的下一代講話更「簡潔」、「正確」。但是,「簡潔」與「正確」的表達是否就表示語言全無病灶? 「語言癌」是怎麼發生的?有人認為這與大腦的思考不夠周延、靈活有關,而導致這種腦袋「鈍化」的原因,則在於欠缺「嚴肅閱讀經驗」。換言之,閱讀隨隨便便,...
文化研究
張紹中
12 月 21,2014
一些人的語言癌,另一些人的腦癌
聯合報最近炒了一系列語言癌的報導,大概就是說現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有「語言癌」這種病症,其語言用法「不正確」,所以國文很需要「搶救」,過幾天教育部居然還搶著出來「開藥方」,不愧是老牌大媒體聯合報,老中青三代文青的最愛。 不過要證成某些語言規則「正確」與「不正確」的想法,到目前為止似乎都是失敗的,一般來說,語言的形式可以依照其數學性質分成四種,規則越嚴謹的越不自然。...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2 月 19,2014
【日本想想】陪酒、拍AV影響專業嗎?從笹崎里菜事件看職業無貴賤
女大學生控告電視台,小蝦米對上大鯨魚的戲碼引起各方關注,但卻不只是那麼簡單。 事件主角笹崎里菜今年就讀日本東洋英和大學四年級,曾當選該校的「校園小姐」(Miss 東洋英和),並且擔任日本女性時尚雜誌JJ、ViVi的讀者模特兒,她的美麗受到校內校外關注,去年9月以內定之姿,參加日本電視台的主播培訓,表定明年4月畢業後,可正式成為主播。 不過,...
文化研究
林育立
12 月 12,2014
【東德轉型正義系列報導四】體驗撕裂最具臨場感的所在:伯瑙爾街的柏林圍牆紀念園區
圍牆將柏林分成東西,也將西柏林團團圍住,豎立近30年不僅成了威權象徵,其生冷醜陋也被兩側居民所痛恨,欲除之而後快。倒下的短短一年內,大多被拆個精光,目前僅剩下少數零星的路段。其中,綿延一公里的東岸畫廊是最長的遺跡,各國藝術家以衝破鐵幕等主題,在混凝土的牆上彩繪上百幅壁畫;而見證美蘇坦克對峙、戰火一觸即發的查理檢查哨,也是觀光客到柏林必訪的景點。 不過,圍牆傾倒四分之一世紀以來,...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張肇烜
12 月 10,2014
請教故宮:「陳澄波」是怎麼死的?
今年是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1895~1947)120歲誕辰,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舉辦了東亞五個城市的巡迴大展,最後一站回到台北故宮,也是故宮九十周年院慶的壓軸大展。 「陳澄波」的名字,近來常被提到,他的畫作於死後在蘇富比拍賣會創下華人油畫最高價紀錄。由於陳澄波是嘉義市人,「九合一選舉」新任嘉義市長涂醒哲就曾提出「陳澄波大道」的構想,期許嘉義市能找回文化與歷史傳統中的自尊與自信,...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2 月 03,2014
【日本想想】以妖怪之名:「妖怪手錶」是否將改變日本孩子的世界觀?
「我想要預購妖怪ウォッチ(妖怪手錶)的耶誕節蛋糕...」 「啊,不好意思,已經停止預購了。」 這樣的對話出現在9月中旬的便利商店中。日本人愛預購成性,但便利商店中的耶誕節蛋糕預購服務,居然在三個月前、預購活動開跑一初就斷貨──妖怪手錶,現在於日本就有這樣的人氣與魔力。 妖怪手錶為2013年7月時發售的任天堂掌上型遊戲機3DS的遊戲軟體,內容設定為平凡的小學五年級生天野景太,...
文化研究
藍士博
11 月 30,2014
精神錯亂還是兼容並蓄:從行政院文化獎談戰後台灣文化場域的兩種心靈
文化部24日公布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名單,由甫離世的建築人文學者漢寶德先生與兩位資深文人齊邦媛女士、作家余光中獲獎。諸如此類由官方主辦的國家級獎項無疑代表最高的肯定與尊榮,得獎者往往必須有相當的年資,除了專業成就外更需要對社會有著綜合層面的影響。 有趣的是,本屆除了漢寶德外的兩位獲獎者皆來自於文學領域,特別是齊邦媛、余光中兩人在生命經驗、學思歷程、文化意識與行動實踐的同與不同,...
‹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