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曾明財
1 月 31,2015
【眷村想想】村裡村外:蒙古烤肉香、白雪舞廳和風化區
我1959年在光大一村出生,從童年到小學時代,附近還看得到稻田、溪流、牛車,走十幾分鐘到中華路則有夜市小吃。一晃眼40多年,眷村已改建高樓國宅,週遭更車水馬龍、熱鬧滾滾,幾乎找不到任何往日蹤跡。 當年走出眷村大門口,就是市區最寬敞的五權路,穿過還舖碎石子的馬路對面,是兩三家很有規模的木工廠,廠外廣場經常堆著許多大原木待切割。我小時候多次和二姊進去廣場,撿拾薄薄的廢棄木材,...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 月 29,2015
【東南亞想想】緬甸:謎樣的改革(上)
上個月中,我的緬甸朋友,《The Irrawaddy》出版集團(伊洛瓦底江,緬甸最重要的河流,象徵孕育土地的母親河)的創辦人暨總編輯Aung Zaw,寄了份聲明給我。 那是《The Irrawaddy》針對緬甸政府資訊部要求更名的回應。1962年奈溫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建立社會主義路線的軍人獨裁政權後,就在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改造,文字便是其一工程。...
文化研究
葉智林
1 月 28,2015
台灣會被「內向性」拖垮,還是正走在重建價值之路?
2014最後一日,夜越深越見寒冷的氣溫,擋不住不斷湧入盆地參加跨年倒數的人流。人都往東區去了,住家附近街道,不到九點便反常地安靜下來,不見人、不見車,店招早早熄燈,路面乾乾淨淨,多年來第一次讓這麼多人心神激盪的那場選舉,同樣沒在街頭留下任何痕跡,僅餘路燈兀自堅守地慘亮的白光,偶然間不知自何處傳來的貓鳴,讓天地星辰益發遼闊起來。 天際線忽然有了一明一暗的閃光,那是被屋舍、...
文化研究
曾明財
1 月 24,2015
【眷村想想】我爸爸是台灣人老芋仔
老爸是1929年出生的榮民,也就是俗稱老芋仔,我家兄弟姊妹都在眷村出生長大,直到出社會,竹籬笆世界和我們密不可分。 老爸國民黨黨齡超過40年,上士退役,享有傳統老榮民所有福利,曾擁有戰士授田證,夢想反攻大陸成功後,可獲一大片土地。但和多數鄰居不一樣,老爸籍貫新竹,不是外省人,也沒去過大陸從軍打仗,是百分之百台灣人老芋仔。 老爸18歲以技工身份受雇,後來改稱同軍士,再改為軍士,...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美臺團/邵東
1 月 23,2015
從小旅行看見青創商機 台灣產業的在地出路
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在上一世紀帶來台灣經濟奇蹟的出口產業已不再是台灣經濟成長的良方。部分意見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經濟極端仰賴出口產業的政策已不再適用,應將目光拉回到自己身處的土地上,從台灣產業出發,以在地化走出一條嶄新的出路。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在去年12月公布的五年GDP修正報告可知,目前的經濟果實並未真正分配至一般受雇勞工。事實上,在近20年中,「分配至受雇人員報酬」...
文化研究
,
媒體觀察
Meta South (南方之南)
1 月 20,2015
歡笑、恐懼與虛偽:論言論自由與嘲諷
「笑聲可以讓村民在短暫的片刻裡,不再在意害怕的感覺。但是神的法規乃是透過害怕的感覺執行,而這害怕的感覺真正的名字,就是對神的畏懼。」 ──恩貝多‧艾科,「玫瑰的名字」(作者自行翻譯) 十餘年前曾經出差至伊朗德黑蘭,遇見的客戶亟於與我們這些新興的東亞國家建立商業關係,因此與他們聊了不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做進出口貿易的客戶對於美國的貿易制裁當然不滿,但是他們最厭惡的卻是伊朗的回教政權...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Chuyu Huang
1 月 18,2015
「國語」真的是北京話嗎?
說到我們現在的「國語」,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中華民國政府在20世紀初制定的,但國語究竟是不是當時的「北京話」?聽說當時開了一個會,選擇國語該是哪個語言,廣東話以兩票之差輸給北京話,我們差一點就要以廣東話為國語,這又是真的嗎? 首先,廣東話這件事完全是不存在的都市傳說。國語的制定確實有經過「投票」階段,只是這個投票並不是投「哪個語言」當國語,而是投「哪個字該怎麼念」,我們等等介紹...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 月 15,2015
【日本想想】林俊傑挨打、AKB48遇襲:偶像明星觸手可及與搞神秘的兩難
歌手林俊傑元旦在西門町舉行簽唱會,卻在活動中被偽歌迷打傷,太陽底下的暴力行為,可不是一句「我想紅」或「新年快樂」就可以了結的。類似的藝人受傷事件,在日本亦層出不窮。 這年頭藝人實在難當,要保持姿態,隨時接受檢視;保持距離,別人說你大牌;太過親民,卻又難免招來「瘋狂(偽)粉絲」,從網路的語言暴力、恐嚇,到直接動手的各種攻擊,有人出於錯誤的「愛」,有人誤用成名手段,...
文化研究
,
社會安全
撲馬
1 月 06,2015
【撲馬想想】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慈善再思考
最近紅透半邊天的電影《名嘴出任務》,以高成本,卻類似B級片的手法,描繪某美節目主持人去北韓暗殺金正恩的情節。北韓在電影中是一個嚴打資本主義的國家,然而諷刺的是,電影中的金正恩卻被描述成享受資本主義的獨裁者。而當男主角用嚴厲的口氣質問金正恩關於人權與飢荒的事實時,金正恩竟然也以美國大監禁(mass incarceration)為例反駁了資本主義運作下的荒謬。 在觀影中(...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2 月 29,2014
【日本想想】西瓜卡大亂鬥:是飢餓行銷的錯還是顧客萬歲?
混雜著怒吼與責難,人氣、買氣全轉成了怒氣,這番窘境是JR東日本旅客鐵路株式會社(以下簡稱JR東日本)始料未及的。明明,是一場喜氣洋洋的慶典不是嗎?一張卡片,引出了千人怒吼,看著新聞畫面,一時還有些恍惚,這,是日本嗎? 今年時逢東京車站成立100周年,向來習慣超級提前慶祝的日本人,遇上了逢五逢十的大日子,自然更是跳樓大放送一樣的舉行連環紀念活動,除了硬體軟體的更新,一系列相關作品、...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