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想想】村裡村外:蒙古烤肉香、白雪舞廳和風化區

友善列印版本

我1959年在光大一村出生,從童年到小學時代,附近還看得到稻田、溪流、牛車,走十幾分鐘到中華路則有夜市小吃。一晃眼40多年,眷村已改建高樓國宅,週遭更車水馬龍、熱鬧滾滾,幾乎找不到任何往日蹤跡。

當年走出眷村大門口,就是市區最寬敞的五權路,穿過還舖碎石子的馬路對面,是兩三家很有規模的木工廠,廠外廣場經常堆著許多大原木待切割。我小時候多次和二姊進去廣場,撿拾薄薄的廢棄木材,帶回家讓老媽烘爐起火用。

沿著木工廠旁小徑進入,則是一片片稻田,中間有河流穿過,有如農村景色。家裏養一隻貓專抓老鼠,有一天,貓突然死了,我跟著大哥和二哥,依民間習俗把貓吊在河邊一棵大樹枝上,再一起走回家。

往村子後面方向走去,出口兩旁設有水井和公廁,因多數家庭沒衛浴設備,住村頭的要上廁所都得走100公尺,深夜若內急前往的話很恐怖。

公廁旁靠近「豐原仔」歐利桑家前面,則有一棵數十年老榕樹,也是我生平第一棵爬上玩耍的樹。還記得樹旁住著一位和藹可親的外省老婆婆,同學老文家則在對面,我們常一起爬樹玩。

再往前走20公尺有小溪,眷村太太和附近台灣婦女平常就是來這洗衣服。冬天很冷,在那沒有洗衣機時代,手腳冰冷洗起衣服確實很辛苦,老媽和大姊、二姊就是在這裡苦過來的。

光大一村是259巷,二村是261巷,兩村前頭隔著光大幼稚園,中間有更小的巷弄互通。小朋友玩官兵抓強盜時就可跑來跑去,甚至跑到知名棒球國手周阿海家的三村去,感覺三個村加起來空間很大很大。

村外就是台灣人世界了。1965年左右,台中最豪華的白雪舞廳開幕,為敦親睦鄰,邀請眷村鄰居前往參觀,我也及時跟了班。印象中,有一個大舞池,現場樂隊吹奏,但沒看到人翩翩起舞。也就是說,我七歲就上過舞廳了。

2004年某晚,定居台北的台中一中老友朱文印來台中,說久仰白雪盛名,他從來沒去過,希望能前往一窺究竟。兩人進場已近11點,舞廳大班說12點將打烊,我們點兩位小姐,下場跳兩節即買單離去。

文印有點失望,認為白雪設備與他想像落差太大,與傳統盛名不符。我則很開心,還跟小姐誇說:「我1965年就來過白雪舞廳,妳們都還沒出生哩!」

越戰期間,五權路和大雅路口兩排店面,分別走下去則是一家家掛英文招牌的酒吧,歌舞昇華,專門讓來台灣度假的美軍享樂。我還不懂酒吧是做什麼?經過時,只見裡面燈光朦朦朧朧,有年輕小姐坐在吧台前高椅子聊天,有的則在門外候客。

曾聽說,有二中學生和酒吧小姐戀愛,家長獲悉後趕來阻止。也難怪!許多二中學生每天上下學,都要經過這些酒吧,看到漂亮小姐不迷也難。只恨我當時年紀太小,還不懂其中奧妙。

酒吧主要客人都是美軍,路口經常可見鶯鶯燕燕,生平第一次親眼目睹當街擁吻,就是在五權路和大雅路口,看到一名美軍和酒吧女子激情鏡頭。現在回想起來,滋味很複雜。

唸小學時,同學麗枝家平時雇人包火種,每年農曆七夕還販賣「胭脂碰粉」。那是一小塊圓圓的硬石膏,底下舖一心型紅紙再用線紮起來,一塊賣兩毛錢。依民間習俗,燒香拜拜時,「胭脂碰粉」也陳列供桌,讓一年不見牛郎的織女約會前抹粉化妝用。

我和二姊曾幫忙販賣,七夕前一兩天,一早就到篤行市場叫賣,賣 得不夠好,再趕到太平市場或第二市場搶人潮。我們逢人就問:「歐巴桑!要不要買胭脂碰粉?」對方有興趣就會問一塊賣多少?有的婦人會很和藹的出錢就買,有的嫌貴要殺價,有的根本不理我們,還眼睛長在頭頂很嫌惡的離去。

市場叫賣經驗讓童年的我「看盡人情冷暖」!我長大後到任何地方,如果不買東西,也會很客氣說謝謝,也希望我的孩子童年也有一些經驗,學習如何待人處事。

除了市場之外,離眷村數百公尺的西屯路則有一處「風化區」。什麼叫風化區?我唸國中時還不懂,偶而假日騎單車經過西屯路,只見近百位老芋仔圍在路旁聊天或等候。但我一直不知他們在做什麼?顯然對我而言,台灣性教育太失敗!

高中一年級暑假,我獲得一個送報工作,每天清晨到火車站領取130份報紙,然後騎單車沿著客戶路線送報,最遠騎到台中高工校園,然後轉過中山醫學院,再從西屯路回來已七點多,最後固定會穿過風化區路線,送完最後一戶再回報社辦事處。

那是我第一次騎進風化區裡面,心臟撲撲跳,只見兩旁幾戶人家掛著已熄的紅燈或綠燈,幾個睡眼惺忪小姐穿著睡衣在門口抹粉擦口紅,對著騎單車的我揮手說:「少年仔!來坐喔!」害我緊張猛踩踏板加速通過。

某天,一個騎機車送瓦斯桶年輕人,就騎在我前面飛速而行,一聽「少年仔!來坐喔!」呼喚,竟又機車撲撲撲轉頭折返,只見那才化妝一半的小姐眉開眼笑,趕緊挽著年輕工人進房。這瞬間鏡頭刻劃在我腦海40年,社會間真是有生命力啊!

後來,都市計畫更新,經濟發達,新的色情行業興起,西屯路風化區早已人去樓空。光大新村改建為國宅大樓,住進200多戶新鄰居,一切都不一樣了。

幾年前,每個星期日上午,老媽和二姊到篤行教會做禮拜,我中午若到教會接她一起用餐,偶而會到光大新村走走。進入國宅中庭廣場,心情很特別,童年往事一景一幕彷彿又沖襲回來。

中庭廣場種很多花草樹木,空間足夠慢慢散歩聊天,還擺一些休閒長椅。大門有保全守衛,門前即是小公園,設有地下停車場。家家戶戶應該都現代化了,不管有錢沒錢,眷村設施已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上回在中庭繞一圈,老媽心情很高興,主動跟一位婦女聊天時,就說:「我們以前就是住在這裡!」我突然想起以前眷村大門口馬路對面,開了台中市第一家「蒙古烤肉」,每天傍晚時候,烤肉香味陣陣撲鼻而來,令全村如癡如醉。

從緊臨五權路的國宅側門望出去,當然早看不到40多年前的蒙古烤肉店了,但我仍有些許感動。感謝光大一村和爸媽犧牲奉獻,帶給我家兄弟姊妹的一切,也懷念蒙古烤肉的香味。

關鍵字: 台中市都市更新眷村國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