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旅行看見青創商機 台灣產業的在地出路

友善列印版本

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在上一世紀帶來台灣經濟奇蹟的出口產業已不再是台灣經濟成長的良方。部分意見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經濟極端仰賴出口產業的政策已不再適用,應將目光拉回到自己身處的土地上,從台灣產業出發,以在地化走出一條嶄新的出路。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在去年12月公布的五年GDP修正報告可知,目前的經濟果實並未真正分配至一般受雇勞工。事實上,在近20年中,「分配至受雇人員報酬」佔GDP的比例持續下滑,顯見「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型態儘管促成了GDP的成長,卻未真正讓經濟成長的果實回到受雇者手中。而由於受雇者缺乏足夠的資金從事消費活動,自然又造成內需產業的疲軟。

由是可知,若是持續維持現有的三角貿易,出口導向的商業模式,顯然將促進資本利益進一步地集中化,更不利於台灣產業發展。筆者認為,要擺脫這種負向循環的解方之一,在於看見台灣在地生活的軌跡,透過在地青年創業來帶動在地生活圈的商業需求,藉由商業需求帶動周遭生產活動,如此一來,才能有效帶領台灣經濟走出分配不均的負向循環,真正帶出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過去一年,筆者拜訪了全台各地共21個青創據點,與這些創業青年們進行深入交流。,發現他們的創業根基於當地特色,並不是單純拷貝現有的商業行為,是與創業所在地的生活軌跡有著緊密接合,也因此能夠有效攪動在地商業需求,對於促進地方經濟成長起了正向的刺激。

「好伴駐創」坐落在台中中區,中區曾經繁華、充滿故事,但現在卻流於老舊的名詞。創立好伴的2名年輕女性,張珮綺和邱嘉緣,不停地思考如何活化中區的老職人與場域。「生活在舊城30天」是好伴前些時候推出的活動概念,串聯在地產業,讓老職人有發聲的機會,也為台中中區注入活水,讓中區多了更多的可看性。

「台青蕉樂團」由王繼維在高雄旗山創立,以台灣、青年、香蕉做結合,以友善土地的方式種植香蕉,重新發展旗山的香蕉產業。並自組樂團,讓人好奇香蕉產業與樂團可以開出的火花,並且不時關心在地的議題,與提攜其它的年青人從事更多不同產業的發展。

從上面的例子來看,筆者相信,在地青創將會是促成台灣在地經濟成長的重要環節。為了讓更多人一同關注這項議題,筆者與這些青創據點共同發起了「大島台灣──遇見在地青年夢想家」的小旅行活動,希望藉由旅行的形式讓民眾看見在地青創的生命力,共同支持台灣在地產業的發展。 

筆者相信,藉由青年在地創業,將可有效提振帶動地方的內需需求,進而提振當地內需產業的活力。而產業活力越好,越能吸引外地遊客進入地方從事休閒活動,更進一步地帶動地方消費性產業的成長。而在此種正向循環下,將可順利的促成經濟的正向循環,讓眾人共享成長的果實。

關鍵字: 分配不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