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馬想想】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慈善再思考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紅透半邊天的電影《名嘴出任務》,以高成本,卻類似B級片的手法,描繪某美節目主持人去北韓暗殺金正恩的情節。北韓在電影中是一個嚴打資本主義的國家,然而諷刺的是,電影中的金正恩卻被描述成享受資本主義的獨裁者。而當男主角用嚴厲的口氣質問金正恩關於人權與飢荒的事實時,金正恩竟然也以美國大監禁(mass incarceration)為例反駁了資本主義運作下的荒謬。

在觀影中(美國已可線上觀看),當觀眾們取笑北韓的媒體控制模式時,也不禁要反問片中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媒體消費模式,又跟北韓有多少的差異?雖然最終這只是一部搞笑,並以諷刺北韓為主的商業片,但許多小地方也無疑地給了資本主義幾記回馬槍(只是不知道導演有無此意罷了)。

《名嘴出任務》原本是計畫要在歡樂繽紛的聖誕節上映,結果因為北韓的駭客攻擊而取消了上映計畫。如果該片成功地在聖誕節上映,則一個諷刺反資本主義與獨裁國家的電影,會在最偽善的資本主義與商業壟斷的節日上映,或許才是最諷刺的事情。

美國的整個假期從感恩節就開始讓人瘋狂了。感恩節在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然後禮拜五各大公司會祭出特價吸引消費者瘋狂採購,俗稱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然後網路的商家會在禮拜一做出特價搶商機,俗稱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而這幾年美國的慈善機構看準了這一點,推出了慈善星期二(Giving Tuesday),非營利組織呼籲大家在這一天把東西捐出來做慈善。這三年甚至有人直接把感恩節到聖誕節這段期間定義成「慈善季」,完美地結合消費與慈善。據統計,2013年美國的家庭平均一年捐獻美金2,914元(相當於台幣八萬多元),而該年捐獻總額達到3,300億美元,其中個人的捐獻以及遺贈之比率不斷攀升,現已佔捐獻總額的80%,而公司的捐獻僅佔5%,且近幾年未漸增長。

慈善當然是令人感動的事情,而看到個人捐獻跟股票一樣不斷上漲卻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Chinua Achebe曾說過一句饒富趣味的話:「慈善是權貴階級的鴉片」(Charity…is the opium of the privileged)。當然,做慈善這件事情已經不是權貴的本事了,一般的中產階級,甚至中低階層的人都很願意做慈善。不過,這句話的精神仍然存在的。首先,慈善會讓人遺忘資本主義的惡,會讓人遺忘是資本主義「產出」了一群需要被「救濟的人」,讓人忽略公司是如何用廉價勞工賺進大把鈔票,然後再把其中一小筆錢拿出來做慈善。

而現在的體制更為細緻:公司用廉價勞工與成本賺進大把鈔票後,整個社會反而開始說服這些勞工去做慈善,而不是資本家。從弱弱相殘,到「弱弱相助」。加上資本家在我們消費的同時,告訴我們消費之後可以幫助社會(你每買一杯咖啡,我們就捐多少給非洲兒童…諸如此類的贖罪卷)。最終透過消費與慈善的兩大結合,讓資本主義更為穩固,卻也讓社會問題更被隱藏。

在慈善星期二之前,紐約時報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報紙上刊登「最需要幫助的案例」(台灣的蘋果日報也做過類似的專欄),報紙業有專門的記者撰寫和編輯審核此專欄,然後再提供給慈善機構做免費廣告,進一步篩選「最需要幫助」的人們;而慈善機構又有一批行政人員與寫故事的作家來銷售這個產業。這些感人的故事以及迫切的需要深深打動人民的心,而這個被打動的善心替資本主義戴上了人性的面具(Zižek也特別喜歡強調這一點),從而讓我們徹底遺忘貧窮的本質,忽略貧窮出現的原因。

講白一點,套句社會學家的用語,慈善也是維持階級秩序的一項工具。而相較於考慮稅金是否拿來治癒貧窮,人民更喜歡用慈善去評判他人的道德。顯而易見地,當有學者呼籲將稅金拿來治癒貧窮時,人民似乎更喜歡看到捐獻給窮人的故事,前者獲得的噓聲,甚至有時候還多過後者的讚聲。

當我看到跨年晚會,大家對市長質疑是否有黑箱作業而叫好的時候,我擔心的是,是不是只要不黑箱了,大家就開始享受煙火帶來的經濟效益(無論是心靈上還是帶動消費上),卻忽略稅金的別種用途可以帶來更多的社會正義。當然,或許在文化資本主義下,消費成長和社會正義,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前者吧!

或許有人認為,那是不是交給政府來做慈善較好?這問題在於,政府作慈善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並沒有改變慈善的本質。所謂福利國家,常常不過是慈善國家的代稱罷了。許多福利國家把福利當作社會控制的手段,透過福利的宣稱維持社會結構與秩序(對此可見筆者先前關於監獄的文章),這並沒有改變慈善是鴉片的事實,只不過是換一種形式的安慰劑。並非現況的最佳解答。

慈善不是不好,至少總比沒有好。但是我們必須認清是誰在製造慈善,認清慈善某種程度會蒙蔽我們對社會體制的思考。希望在這之後,更多人一起來關心政府的稅金用途(這次選舉選的議員有辦法達成這件事嗎?大家可以想想),認清在政策下,我們是否讓資本家製造了更多貧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