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張肇烜
3 月 13,2018
【人心人術】廣三槍撃案遭流彈波及⋯⋯慈母無怨無悔照顧19年
還記得嗎?19年前,台中廣三SOGO百貨發生槍擊案,流彈波及一位剛懷孕5個多月的孕婦,她的人生本要璀璨的開展;事件發生之後,孕婦從此昏迷癱瘓,已經19年了,慈母無怨無悔地照顧了19年⋯⋯ 我是一位家庭醫學科醫師,去年從醫學中心投身基層醫療,今年我停掉診所下午的門診時段,利用這個時段探視居家病人。 還記得1999年發生的廣三SOGO百貨槍擊案嗎?19年前的這起槍擊案,...
社會安全
莊泰富
五月 31,2018
【男人想想】宅男的逆襲──談西方母豬教INCEL
亞列克.米納希安(Alek Minassin)今年25歲,自稱自己是個INCEL,INCEL是involuntary celibate(非自願禁慾)的縮寫,他們大多數是男性,他們厭惡女性,他們認為女性瞧不起他們,不願意與他們發生性行為,他們認為自己的非自願禁慾狀況,就是女人害的。後來,亞列克在網路上寫著「非自願禁慾者的起義時刻到了,我們將推翻所有的高富帥(Chad)[1]...
社會安全
陳怡秀
2 月 14,2018
【日本想想】避難包裡裝什麼?日本人多面向的防災意識
花蓮強震的衝擊,讓人們開始意識到,「萬一」來臨時,我們有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迅速做好準備。事實上,沒有所謂的「萬全」準備,但試著多意識到防災觀念,絕對百利而無一弊,比如說在這波討論議題中,「緊急避難包」、「防災包」就成為了熱門關鍵字。311東日本震災後防災意識逐漸提高的日本,又是如何應對呢? 若攤開日本人的「緊急避難包」,會看見什麼?以在311地震隔年獲得優良設計獎(Good...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楊佳恬
五月 02,2022
【奧地利想想】危機儲糧囤什麼?緊急疏散帶什麼?看奧地利人的防患未然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各地爆發,奧地利也不例外,全國上下囤貨宅在家防疫。有意思的是,我認識的許多奧地利友人完全沒有加入搶貨行列。「天有不測風雲,你不知道何時會發生什麼突發狀況,所以家裡本來就有儲糧。」一位長輩風輕雲淡地說著。 為什麼奧地利人有未雨綢繆的傳統? 奧地利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冬天零下一、二十度,以往交通不方便,住在山谷或高山上的居民,...
社會安全
陳陣
12 月 10,2015
抵制林鳳營,有辦法「滅頂」嗎?
昨天PTT有人po文自己在好市多「秒買秒退」整車的林鳳營鮮乳,引發熱烈討論。對於該網友行為的評價,眾人褒貶不一,贊成者認為比起「消極拒買」,「秒買秒退」更具殺傷力,而當事者表示這是參考日本抵制雪印的作法,接著許多網友呼籲大家跟進,認為「日本能,我們為什麼不能?」但反對者則多站在同情酪農的立場,認為味全公司淪為無辜的箭靶,且此種行為造成浪費與退貨機制的濫用。不久之後,輿論漸漸導向支持的一方,...
社會安全
陳威臣
7 月 10,2015
零事故神話的破滅-東海道新幹線自焚事件省思
日本的東海道新幹線是全世界第一條高速鐵路,營運五十一年來從無發生過任何死亡的事故,但就在今年即將過半之日,卻發生了一位71歲的老人,居然攜帶數公升的汽油上車,並且引火自焚,進而發生導致兩人死亡多人受傷的事故。回顧整個事件,日本的鐵道公司是如何進行緊急處置?又這樣的事故如果發生在台灣,尤其是數日前才發生了八仙樂園氣爆事故,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 2015年6月30日上午11時,...
社會安全
張慧慈
2 月 02,2015
友善移工 台灣正在邁向進步國家
日前,張正以一篇《為什麼要「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的文章,激起熱烈討論,台灣民眾開始爭相帶書提供給在台灣工作與生活的外籍移工與外籍配偶。2015年1月29日,新聞報導台北車站設置穆斯林祈禱室,踏出友善穆斯林信仰移工的一步。一連串友善移工的行為發酵,也讓人不禁讚嘆台灣正在進步。 台灣自1989年公布了移工法令後,這20年來有數十萬的外籍移工在台灣工作、生活,...
社會安全
楊程宇
1 月 17,2019
【女人想想】為什麼要去做八大?──探究少女從事性工作的心路歷程
勵馨基金會從1987年的反雛妓運動開始,就一直投注於反未成年少女被強迫進行性服務、剝奪人權、壓榨剝削的服務。但經過多年的社會歷史變化,「援助交際」一詞開始出現,許多少女看似「自願」、或不得不選擇投入這行,從事酒店陪酒、傳播、應召、網路援交等工作賺錢,也時常被社會大眾貼上「拜金」、「不勞而獲」、「不肯吃苦」、「不知羞恥」的標籤。另一方面,也被許多專家學者貼上結構性自願的標籤:他們是不成熟的、...
社會安全
賴彥丞
9月 04,2018
荒謬至極的「私刑正義」
桃園一位林姓男子酒後搭計程車,然卻酒醉誤事,無故持手機重擊邱姓運將右臉,造成該運將右眼冒血視力受損。犯罪影片被PO網引起全民公憤,資訊發達的時代網民集體肉搜一人的個資實在很快,不久林男住家多次遭到蛋洗、潑漆、貼衛生棉等,這些私刑者被警方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究辦。說實在的,當筆者看到林男發酒瘋毆傷人的行為是很氣憤,他的惡行應受法律最嚴厲的制裁,但我就是搞不懂為何有一群人覺得私刑這種違法行為是一種「...
社會安全
呂建德、鄭亦麟
1 月 19,2015
【政策想想】北歐模式,Taiwan Next?
台灣目前的經濟與社會模式儼然面臨嚴峻挑戰,諸如:出口衰退、高失業率、薪資倒退等等,在近幾年蓬勃的社會運動與選舉結果來看,人民對於現狀已有極大不滿,全世界也開始從追求效率(成長),轉向鼓吹分配(公平),《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問世,更使人注意兼顧成長與公平的議題。但是喊出改革口號容易,如何改革卻是困難,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取得成長與公平的『北歐模式』,或可成為台灣參考的榜樣。...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