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曾映慈
4 月 27,2017
【女人想想】末日重生的女孩:看見非預期懷孕迷思
來到勵馨第一年,有次去學校分享,結束後一個女孩支支吾吾來問:「老師⋯⋯我一直沒有避孕,會不會懷孕?」原來孩子和青梅竹馬的學長交往,二人有性行為但都沒有正確的避孕,雖然享受愛情的甜蜜,卻每個月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月經來臨;我問女孩,能不能使用保險套避孕呢?她說:「不太敢說⋯⋯因為都是他主導的(性)」,而且擔心關係會因此改變。 「一直沒有避孕,會不會懷孕?」沒有安全的性行為,...
社會安全
曾翌捷
3 月 23,2017
「禁日」過後,對於兒童虐待我們還能做更多
由韓國漫畫家裴真秀所繪製的作品「禁日-訊息篇」,近期在網路上引起了熱烈討論,原本只是看似平凡無奇的小學生圖畫日記,將隱藏訊息層層抽絲剝繭後才發現,埋藏在童言童語的圖畫下其實是件令人毛骨悚然的兒童虐待事件。然而,在社群媒體瘋傳的同時,漫畫裡所敘述的世界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兒童虐待定義 根據美國在1974 年所通過的「全國兒童虐待防治法案」,兒童虐待的定義係指父母、法定監護人、...
社會安全
皮諾丘
2 月 28,2017
不想七天後才回家,駕駛請保持安全距離
日前蝶戀花遊覽車翻覆,釀成近30年來最嚴重的死傷事件,由行車記錄器研判,司機疑似過勞,以時速約60公里的速度撞向邊坡,筆者看到這一起新聞,除了替死者與過勞的司機哀悼之外,想到自己每天上、下班都要在國道上演一場玩命關頭生死戰,就不禁替自己捏一把冷汗,怎麼說呢?以下幾點供參: 一、什麼是安全距離: 根據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六條,汽車行駛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
社會安全
林慧茹
11 月 07,2016
長照需要的不只是人力,是人才
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試辦箭在弦上,但長期照護制度最為人擔憂的財源問題還是無解,沒錢就找不到人,沒人就無法穩定提供服務。在「長照十年計畫2.0」簡報中,人力規劃主要著重於第一線照顧服務員、醫事(護理人員、物理治療人員、職能治療人員)及社工人力。但,這樣真的夠嗎? 日本與美國案例的工作團隊,除了上述人員外,還包括了醫師、牙醫師、藥劑師、營養師等。...
社會安全
郭年真
9月 22,2016
輕症、重症說不清──從濫用急診的爭議,談實施門診分級轉診的挑戰
近日由於醫改團體、立法委員就如何因應「醫師納入勞基法」對醫療體系的衝擊,提出經由落實「分級雙向轉診」(也就是根據病情實際的需要,讓醫院院所發揮分工合作的功能)及其他措施,來舒緩醫師過勞的情形(註1)。事實上,「分級醫療」近年頻繁地在各種醫療制度相關的爭議中被提出,除了「醫師納入勞基法」,社區醫院經營困境(註2)、急診壅塞(註3) 等議題,都將分級醫療視為解決問題的解藥良方。但台灣該如何實施「...
社會安全
呂欣潔
8 月 15,2016
【欣潔想想】全民公審是否能改變社會?
近日動物保護議題,隨著桃園簡醫師的過世,以及國軍虐殺小白的事件曝光,再次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甚至國防部長也因此出面道歉,相關人員也遭受到懲處。近日,又爆出了台大學生在虐殺大橘子之後又殺了蔬食餐廳「動物誌」店貓斑斑,不幸的消息點燃了愛護動物民眾們心中的憤怒,還有七八百人要組隊前往「旁聽」台大生的開庭狀況,希望給法官壓力重判之。 我常在想,懲罰那些犯錯的軍人們,或者重判台大的陳同學,...
社會安全
呂欣潔
4 月 27,2016
【欣潔想想】 「照顧」的真諦:讓身障者得以自立!
幾週前我有幸參與一場「長照服務法照得住嗎?以身心障礙者的需求出發」座談會,因過去十年長期照顧以服務65歲以上老人為主,至於有照顧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則以50歲以上為主,排除了50歲以下的身心障礙者,初步估計有五十萬人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完全無法享受到長期照顧相關的福利。 因此,在台灣的長期照顧服務相關討論如火如荼展開之際,...
社會安全
吳作樂
4 月 18,2016
如何看貧富差距?官員與學者的爭論
貧富差距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然而打開新聞盡是些似是而非、而且觸碰不到核心的言論,以〈誰偷走了貧富差距?〉一文來說,裡面的基本統計概念錯誤層出不窮。在此必須說明到底如何觀察貧富差距,以及該文的統計問題錯誤何在。 已有母體資料,為何需要抽樣? 該文提到主計處採用一萬六千戶的樣本數,這在統計而言就是荒謬。之所以要做抽樣是因我們無法或不便獲得全體資料(母體資料)才使用的統計方法,...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怡秀
3 月 31,2016
【日本想想】 阿宅等於潛在犯罪者?──犯罪事件的媒體「標籤化」歧視
一個小女孩來不及長大,就離開這個世界,如此令人不捨的事件,以我們難以想像的方式發生了。我們想尋找原因、理出頭緒,於是鉅細靡遺檢視加害人的身家、個性、狀態、生活習慣,試圖歸結出原因,卻沒意識到在「歸結」的過程中,又造成了另一個族群的傷害。這次的事件,引起關於精神病患的汙名化論戰,令我想起了日本主流媒體對於「動漫」、「阿宅」的不友善態度。 最近日本熱烈討論著一個誘拐事件。2014年3月,...
社會安全
呂建德
2 月 26,2016
長期照顧要從老人健康時開始
長期照顧的財源於總統大選落幕之後,稅收制以及保險制之爭也隨之塵埃落定;然而,當我們揮舞著完善長期照顧的大旗時,更應該討論的是,對於老人照顧服務的想像是什麼?從蔡英文總統當選人的長照2.0來看,雖有論及從預防保健到安寧善終都是長期照顧的涵蓋範圍,但在長期照顧的規劃內容之中,絕大多數還是在於已進入失能失智階段的老人身上,針對何謂預防保健卻缺乏具體內容。 我認為,老人照顧若要臻至完善,...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