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周盈成
五月 15,2016
【你怎麼不想想】隨機殺人 我們可以少關心一點
兩年前,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後不久,跟現在差不多的氣氛中,我在臉書寫了一段話,大意是:有些人類行為,終究是犯罪控制跟社會改革都管不了的,就整個社會來說,我們最好聚焦在管得了的事情上。 人們在隨機殺人相關議題上進行言論熱戰,批評政府解決不了問題。即使主張的途徑不同,論者們有個很大的共同點:都覺得這社會正受到隨機殺人的嚴重威脅;這個問題很迫切、很重要;為解決這問題,我們應該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社會安全
呂欣潔
4 月 27,2016
【欣潔想想】 「照顧」的真諦:讓身障者得以自立!
幾週前我有幸參與一場「長照服務法照得住嗎?以身心障礙者的需求出發」座談會,因過去十年長期照顧以服務65歲以上老人為主,至於有照顧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則以50歲以上為主,排除了50歲以下的身心障礙者,初步估計有五十萬人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完全無法享受到長期照顧相關的福利。 因此,在台灣的長期照顧服務相關討論如火如荼展開之際,...
社會安全
吳作樂
4 月 18,2016
如何看貧富差距?官員與學者的爭論
貧富差距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然而打開新聞盡是些似是而非、而且觸碰不到核心的言論,以〈誰偷走了貧富差距?〉一文來說,裡面的基本統計概念錯誤層出不窮。在此必須說明到底如何觀察貧富差距,以及該文的統計問題錯誤何在。 已有母體資料,為何需要抽樣? 該文提到主計處採用一萬六千戶的樣本數,這在統計而言就是荒謬。之所以要做抽樣是因我們無法或不便獲得全體資料(母體資料)才使用的統計方法,...
社會安全
翁秘春
4 月 16,2016
肯亞案、大馬案,詐騙為何常見?
詐騙案對於國人顯然一點都不陌生,如今卻因為政治問題浮上了檯面,目前有兩個主流聲音,其一是台灣的主權問題,其二是台灣的司法有問題給中國審只是剛好而已,那我想來討論的是,為什麼詐騙案這麼多,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根據BBC中文網的報導文〈電信詐騙案為何台灣嫌犯多〉,裡頭分析兩個重點,第一是台灣護照免簽國家有一百四十幾國,使之基地可方便在各國移動;第二是台灣人的電腦及通信人才較多。關於第二點...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張博濤
1 月 03,2016
為什麼我們必須把打獵視為一種生業模式
不管是站在保育動物、維繫傳統原住民文化的哪一方,這次的布農獵人事件,已經開啟了一個討論傳統文化、生態知識與西方自然科學、法律等多面向的討論契機。但目前討論仍然限縮於「打獵」這個單一的行為,並未觸及狩獵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不論支持或反對這起事件,許多人過於單一化的討論打獵這一個行為;但狩獵絕對不單單只是傳統文化或是傳統生態知識,而是一個龐大的「生業系統」,也是原住民與祖靈、超自然、自然的對話與溝通...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詹慕實
12 月 18,2015
【政策想想】 蔡英文藥價政策──確保品質,切中核心
媒體報導蔡英文女士提議設置學名藥價下限,此議大概敲響了許多人心中對於管制的警鐘。由於蔡女士的藥價政策極可能成為未來的台灣政策,盼藉此文爬梳其可能的影響與理路。 據媒體所載,其具體內容為「第一 …… 藥品政策應該以藥品品質作為整個管理核心。…… 提升製藥品質的同時,也應保障藥廠獲得合理利潤。」[1]「學名藥的藥價政策涉及對外談判,會納入整體藥價考量,具體目標是讓藥廠有合理利潤,...
社會安全
李中志
12 月 05,2015
辛普森殺妻與頂新黑心油
整整二十年前的十月,喧騰一時的美國足球明星辛普森殺妻案宣判。此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受矚目的殺人案審判,估計全球有一億人放下手邊的工作聆聽審判結果,連總統柯林頓都事前聽取國安簡報,以防對判決不滿可能引起的族群暴動。辛普森的高知名度與戲劇性的逮捕過程,此案一爆發立刻成為一齣連續劇,提供綜藝節目不少搞笑話題、街頭巷議,人人都有一套看法。辛普森以其雄厚的財力雇用夢幻律師團為其辯護,...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張國城
11 月 26,2015
【時事想想】IS點名台灣,怎麼辦?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點名台灣作為反恐夥伴之後,IS隨即公布影片反點名「反對伊斯蘭國的國家」,其中赫然有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引起國人的高度注意,台灣會是IS下一個目標嗎? 台灣唯一可能因為被美國點名而遭攻擊的可能,就是恐怖團體認為對付台灣足以改變美國的政策。因為台灣並不是美國人會大批從美國前來觀光或經商的地區(國際間一般很少有像台灣這樣,有許多持美國國籍的本國人),...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陳俊光
11 月 10,2015
媽咪,你為什麼要拉皮條?
點進來的網友沒猜錯,這篇文章與劉喬安(註一)有關,而她也的確有個念小學的女兒。但也可以說無關,因為她可能並未涉案,而且我要談的也不是她個人。 先從幾個相關的臨床個案談起(註二): 個案一 呂小姐,三十四歲。她在二十二歲大學剛畢業時未婚生女,之後在家中家具工廠上班,並在父母協助下撫養女兒,並在女兒六歲時讓其進入貴族私立小學就讀。五年前家中公司因中貨傾銷倒閉(註三),...
社會安全
吳馨恩
10 月 30,2015
別把性販運當娛樂!
最近,由美國在台協會(AIT)出面檢舉,多名台灣女藝人捲入跨國性販運事件 。而台灣的主流媒體,似乎並不怎麼關心受害者身心受到了怎樣的傷害,以及外界的眼光是否會對受害者造成再度傷害。反而是不斷地想挖出受害者的身分,只顧著將這些訊息公諸於世,滿足大眾們的淫慾。 根據統計,遭到販運的受害者中有98%都是女人與女孩,同志與跨性別等性少數也常因各種弱勢處境(如:無家可歸、逃離受暴環境等)...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