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鄭舒容
11 月 21,2019
【女人想想】女兒,當個「不乖」的孩子吧!
有些女性因過往成長經驗的訓練,慢慢習慣受委屈、習慣被不公平地對待或忽略。即便不被公平對待,充滿了許多抱怨與不安全感,但為了因應、安撫自己的不安全感,開始藉由「順從」的行為,甚至升格至「取悅」周遭人們的需求,來讓自己「被看見」,證明自己有用、有價值。 ──摘修自周慕姿《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親愛的女兒: 一轉眼妳已經兩歲了,...
社會安全
陳怡秀
10 月 16,2019
【日本想想】哈吉貝颱風吹出的防災反思:「證明」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颱風哈吉貝在日本造成重大災情。雖然颱風警報已儘早於5天發出,讓民眾有充分的準備時間,交通機關亦提前宣布列車停駛消息,許多公司行號更難得提早放颱風假,以因應超強颱風,但卻還是因為一份罔顧人命的墨守成規心態,引發爭議,起因源於東京都台東區的避難所,於颱風來襲之際拒絕了遊民入所避難。 事情發生在2019年10月12日,哈吉貝颱風登陸之時,東京都內開始陣陣風雨,援助遊民的社團法人團體「...
社會安全
羅惠文
10 月 11,2019
【女人想想】女孩植夢 打造共好圓夢森林
青春只有一次,你覺得非做不可的是什麼?19、20出頭的女孩們回答:「旅行、談戀愛、跟朋友夜唱夜衝……,而最多人的答案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青春正盛,每個女孩都猶如一顆顆小星星,在她們天馬行空的小小宇宙裡充滿著無限可能,正待萌芽、準備綻放。今年夏天,有一群女學生參與「臺中女孩圓夢計畫」,來自六所高中職、九所大學,共十組團隊近四十個女孩,帶著自己或大或小、幾分稚嫩輕熟的夢想,...
社會安全
咻子
10 月 09,2019
【日本想想】「跟蹤狂」對策:日本女子要自保,不能展露「必要以上」的笑容?!
大概想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跟「跟蹤狂」扯上關係。 感覺很複雜。身為一名30世代,外貌也不特別顯眼的女性,說出這件事,彷彿是自我意識過剩,但那份內心的疙瘩卻很真實地存在著。 先稱呼造成筆者這份內心疙瘩的始作俑者為K君吧。K君是四年前認識的一名日本男性,年紀稍長兩歲,因為有共同的興趣所以聊得還算來,互相聽過對方的煩惱,也一起和共同認識的朋友聚過餐。一度以為互有好感,...
社會安全
陳鶴勳
10 月 03,2019
【男人想想】自己的小孩自己教──全職奶爸育兒甘苦談
在一場演講中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郭駿武談及自己擔任全職奶爸的經驗。在孩子出生前他曾與妻子討論,希望由他來帶小孩,並辭去工作後專心在家照顧孩子。而在育兒經驗中,他最怕獨自帶小孩出門的時候,因為時常需要面對鄰居質疑的眼神與問話,他們總會帶著關懷的眼光問說:「你的太太呢?」,彷彿女性帶小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男性獨自帶小孩一定有特殊的原因。 面對這種狀況,他總是耐心地回應鄰居的質疑。...
社會安全
咻子
10 月 01,2019
【日本想想】是杜絕「老害」還是「移動權」的侵害?高齡者駕駛的難解課題
在日本,高齡者造成的駕駛事故頻傳,尤其發生在今年4月19日、奪走一對母女寶貴生命的東京池袋車禍,肇事者即為一名87歲男子,讓民眾怒稱為「老害」。高齡者的駕駛難題怎麼解?除了持續鼓勵長輩們自行歸還駕照,日本政府欲擬相關措施,如推出高齡者專用駕照、設立認定考試、規定用車條件等,日本警察廳也會召開聚集各界代表的「有識者會議」,針對4千名國民的民意調查結果,企圖討論出更多高齡者駕駛的良方...
社會安全
拱祥生
9月 25,2019
921二十年後:我們與危險的距離
921地震二十周年了,這個震撼全世界的地震,帶給台灣人民難以磨滅記憶與傷痛,二十年代表一個世代,二十年後今天,民眾實質居住安全提升了多少?大家防災意識真有提升?從三年前台南與一年前花蓮0206地震震損與人員傷亡情形觀察,我們與危險的距離並未全面拉遠,建物是否耐震安全,這是一個需要全民嚴肅以對的課題。 921地震搖晃超過100秒,造成地表100公里破裂面,...
社會安全
廖淑青
9月 22,2019
【女人想想】陪伴生命 跨越安置少女的心牆
安置工作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生命與生命偶時碰撞出絢爛火花,偶時燃起熊熊烈火燒得面目全非,讓人感到驚艷又痛苦。在工作徬徨無力時,細想少女的些微進步或簡單回饋,都成為自己在這領域持續努力的動力,於是我開始整理在安置工作一路走來的經歷。 揭開安置神秘的面紗 初次踏入家園抱著期待又不安的心情,感覺自己像是動物被觀察、注目著。這時,耳邊傳來窸窣碎語:「那個新來的看起來好機車,好討厭...
社會安全
許瑞珊
9月 05,2019
【女人想想】我不是理想的被害人?
在一次「性騷擾」的專題演講中,台下的觀眾回應我分享的故事, 「她媽媽真是沒有把她教好?」 「她怎麼不跑走?」 「是不是她做了什麼?」 這些真實的字句如放大鏡般,檢視並質疑遭受性騷擾或性侵被害者,而非加害人。難以想像受害者們在巨大的創傷底下,又得面對社會的質問,是如何能夠承受壓力且繼續勇敢地走下去? 許多時候,直線式的思考雖然很容易也很輕鬆,不過一旦持續積累,...
社會安全
林郁瑄
8 月 22,2019
【女人想想】噤聲下的禁果 被消音的青少年戀愛學分
那是一個溫暖的午後,我與曉玲約在學校的輔導室晤談。曉玲今年十四歲,和男朋友發生性行為而被學校通報。此時此刻,坐在晤談室裡的她,眼睛寫滿惶恐和緊張,似乎對與男朋友間的戀愛關係演變成如此大的事件感到不知所措。這份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加上對事件未來發展的恐懼,最終使她忍不住哭了出來。 社群媒體管道發達 兩小無猜案件有增無減 近年來,兩小無猜案件的比例有增無減,在資訊大爆發的時代,...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