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李中志
12 月 05,2015
辛普森殺妻與頂新黑心油
整整二十年前的十月,喧騰一時的美國足球明星辛普森殺妻案宣判。此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受矚目的殺人案審判,估計全球有一億人放下手邊的工作聆聽審判結果,連總統柯林頓都事前聽取國安簡報,以防對判決不滿可能引起的族群暴動。辛普森的高知名度與戲劇性的逮捕過程,此案一爆發立刻成為一齣連續劇,提供綜藝節目不少搞笑話題、街頭巷議,人人都有一套看法。辛普森以其雄厚的財力雇用夢幻律師團為其辯護,...
社會安全
李彥賦
12 月 04,2015
頂新判決的四大問題
頂新案在上週五宣判後引起各界譁然,而彰化地方法院的判決書終於在本月二日公布上網,這段期間民眾質疑法院縱放,法院則指責檢方怠惰,連國民黨立委都跳出來說要修法。還有人說,由於彰化地檢署老一派的檢察官常常犯下「沒有善盡舉證責任」的毛病,彰化地院近年新進的法官對此非常感冒,因此打定主意要讓彰檢踢鐵板。不過,這種院檢之間的紛擾,能夠免除法官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發現真實的義務嗎?就事論理論法,...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張國城
11 月 26,2015
【時事想想】IS點名台灣,怎麼辦?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點名台灣作為反恐夥伴之後,IS隨即公布影片反點名「反對伊斯蘭國的國家」,其中赫然有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引起國人的高度注意,台灣會是IS下一個目標嗎? 台灣唯一可能因為被美國點名而遭攻擊的可能,就是恐怖團體認為對付台灣足以改變美國的政策。因為台灣並不是美國人會大批從美國前來觀光或經商的地區(國際間一般很少有像台灣這樣,有許多持美國國籍的本國人),...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張哲豪
11 月 17,2015
公費醫師不能只用都市那套
近期醫學教育最大的新聞即是衛生福利部和各大醫學系合作復招5年500名公費醫學生,投入內、外、婦產、小兒、急診等五大專科人力。期待能在訓練完畢後,將公費醫師投入人力較為缺乏的科別以及地區填補。 筆者在今年和財團法人聯合醫學基金會史懷哲2.0計畫合作前往「台灣醫療的最後一哩路」台東縣達仁鄉進行為期六周的服務與觀察。該計畫補助13組醫學相關學生前往台灣各地區進行觀察與實踐,將於11/...
社會安全
孫一信
10 月 25,2015
租屋定型化契約是否擴及包租公(婆)
四月七日,陳節如委員和巢運在紅樓301會議室舉辦「租屋市場應不應該適用消保法─兼談租屋專法之必要性公聽會」之後,日前欣聞內政部表示房屋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已送行政院,希望行政院能盡快完成審查並公告,以保障租屋者權益,避免租屋市場淪為「黑市及夜市」。 關於有學者質疑該契約僅限企業經營者才適用,確實是《消保法》適用的限制,因為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來看「...
社會安全
黃玫玲
7 月 29,2015
務實進步的「十年長照2.0」
長期照顧,只能進,不能退!台灣社會因應人口老化的長期照顧制度,已經遠遠落後於快速增加的老人、失能及失智者的照顧需求,家庭照顧負擔極為沉重,尤其是年輕世代。請大家想像一下,現在35歲的年輕人,到了65歲,在少子女化的趨勢下,誰來照顧?面對人口趨勢的土石流,絕非個別家庭所能承擔,只有以公共化的精神,用國家的力量建立良好的制度,才能為家庭分憂解勞。 日前沈政男醫師在自由廣場〈十年長照2....
運動休閒
,
電影戲劇
,
社會安全
飛天衝
7 月 23,2015
日本有山崎豐子挑戰航空業,台灣呢?
日本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直木賞,在7月16日晚間宣布第153屆得主,令台灣人驚喜的是,台裔作家王震緒(筆名東山彰良),以國共內戰及台灣戰後社會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流》獲得,非日本國民,仍持有台灣護照的他,成為繼邱永漢及陳舜臣後,第3位摘下直木賞的台灣作家。 據說王震緒在研究所時期曾經在航空公司上過班。這讓人聯想到另一位直木賞得主、日本知名女小說家山崎豐子,一女單挑日本航空業的壯舉。...
社會安全
廖偉翔
7 月 23,2015
八仙塵暴絕非燒過就算了
根據衛福部七月二十日統計,八仙塵暴的傷患仍有326人住院治療,其中228人收治加護病房,病危171人,病危者中有73人呼吸道灼傷插管、7人透析治療,並已有8人不幸死亡(按:截至二十三日,已有9人往生)。每一位傷亡者背後都是一個傷心的家庭,而每一位照顧者承擔的都是疲憊的身心;當兩者於醫療前線相遇時,消磨的耐心變成相互的指責,而真正該負起責任、也真正有權力負起責任的政府官員卻退居後線,成天只喊著「...
社會安全
陳鄭為
6 月 01,2015
殺人償命的社會基礎何在
近年來,只要一有重大社會新聞躍升版面,台灣內部對於廢除死刑與否的討論便沸騰一回;個案的亡者越無辜、越弱勢,輿論的激憤程度就越高,兇嫌的個人特質與差異相對而言則不是左右輿情的關鍵,因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結論是:都該死。 對於你我,殺人償命是一組毫不陌生的字句,十分簡潔也毫無贅字。但殺人償命的觀念從何而來?又為何能為台灣為數眾多的人所接受?答案可能與社會如何看待生命本身的價值有關,...
社會安全
李中志
五月 18,2015
笑一個,老大哥正在為您拍照
不久前,台北柯市長擬以監視器對違規停車開罰,引起不小的討論。市長從「腦袋裝大便」招呼反對者,到「打定主意裝定了」回嗆有實務判決經驗的法官,再到知難而退,自稱也「沒有那麼白痴」,決定暫緩實施。此事看似到一個段落,但柯市長認為這些討論小題大作,顯然口不服心也不服,大有用緩兵之計避避風頭,伺機捲土重來的打算。 其實這是老問題,郝市府時代以犯罪偵防之名裝設了上萬支監視器,...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