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陳美琳
10 月 26,2021
【勵馨想想】這個家,誰才是受傷的那一個
在台灣,每年有十幾萬對伴侶辦理結婚登記,同時卻有高達五萬多對辦理離婚登記。結婚,是兩個人同意下而產生的約定,離婚,卻不單單能夠只參酌兩人的想法,若有子女的情況下,勢必需要去討論孩子監護權歸屬、孩子跟誰住。 從事目睹兒少服務工作將近四年的時間,接觸無數個破碎不堪的家庭,為這一群孩子跟家長一起撫平在婚姻裡受到的傷;在這四年的工作時間裡,我看見了歷經婚暴而分開的夫妻,即便離婚後,...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林潔盈
8 月 17,2021
【勵馨想想】當孩子戀愛時——愛與牽絆
好奇,是高牆上的一扇窗。 國二的白白,和同班的男朋友發生了性行為,在與同學言談間,被學校老師知道而被通報,因為對方也未成年,所以雙方若要提告,就有可能進入司法訴訟,而社工則會在此時介入輔導和陪同出庭[1]。 前去家訪的我一進門,白白爸媽就急著說:「社工你幫我勸導白白,這個年紀怎麼能談戀愛呢?況且還惹出一堆事,但我們怎麼說、怎麼做,她都聽不進去!」在家長傾倒而出的焦慮與無助背後,...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楊晴盛
8 月 10,2021
【勵馨想想】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初探
探看近年來親密關係暴力中,恐怖情人事件頻傳,事件相關加害人/被害人甚至開始出現高中職學生。《家庭暴力防治法》已於2016年將未同居、但有「親密關係」情侶、伴侶納入《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3-1條,準用保護令聲請及相關保護措施。但是,現今學生對於相關法規、性別暴力防治的自我意識與理解足夠嗎? 過往的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多為來自學校輔導老師或心理師等相關處室承辦人邀請,...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林宜慧
4 月 12,2021
【勵馨想想】爭奪監護權之外的事——家事法院中的實務經驗
每個法院都設有「家事服務中心」,這是在法院中一處具有溫度的地方,小小的會談室裡,乘載了家庭裡大大小小的秘密,以及無數的眼淚心事。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感到焦慮、無助和徬徨時,社工陪伴著家事訴訟的當事人討論問題、規劃未來、維護兒少權益、促進親子關係……,因為在輸贏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 阿偉的故事 去年家事中心透過法院收到阿偉的監護權案件,希望社工在訴訟期間,安排阿偉與芽芽父女倆見面,...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江佩耘
3 月 16,2021
【勵馨想想】「孩子,其實我們都一樣受傷了」——談面對孩子未成年性議題,家長的掙扎
家長的傷被聽見,孩子的傷才有機會被涵容 呂嘉惠 (2021) 回想起幾年前陪同叡叡和其爸爸來到少年法庭,庭上正針對第227條準強制性交罪進行審理,也就是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為性交者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少年法庭的調解桌上,只剩筆尖碰觸著悔過書 「唰唰唰」,此刻在一旁的爸爸再也按耐不住壓抑許久的情緒,一股腦地脫口而出:「我再也不會相信你了!你就是個騙子!我要說幾次你才會聽...
社會安全
林香如
2 月 25,2021
【勵馨想想】少女家園日常:面對創傷和學習獨立
在安置機構生活久了的少女,有時讓人看不出來,過往的幼年生活經驗還牽絆著她們。某天,少女安安外出去打工,才出門沒多久,不但折返回家園,還帶著一隻看起來只有一個月大的小流浪貓。在家園裡的少女小樂見狀,馬上跑到安安和小貓面前,一邊發出疼惜的聲音,一邊撫摸被大雨淋濕到發抖不己的小奶貓。臺北近來又雨又冷,我看著安安全身濕透樣,心想:她大概是為了搶救這隻貓咪而不畏冷雨吧? 安安:「...
社會安全
謝靜怡
9月 01,2020
【勵馨想想】扶持、依附、陪伴——這就是「家」
傳統性別角色的束縛 「男主外、女主內」是大部分家庭的傳統想像,即便在新世代的小爸媽,可能也承襲了這樣的舊觀念,我服務的過程中,經常也看到以下的場景: 「小孩哭了,去泡牛奶。」躺在沙發玩手機的小爸爸若無其事的說道。 「小孩都是我在照顧,你下班回家也不幫忙」疲憊的小爸爸,無法回應小媽媽的抱怨。 「照顧小孩有這麼累嗎? 不然你去工作看看」小爸爸在外面受氣回來後的隨意發洩...
社會安全
余琴雀
6 月 16,2020
【勵馨想想】像我們這樣的媽媽可以嗎?——母職,隱隱作痛的存在感
「要回家當貴婦了嗎?好好喔!」 每次身旁有女性為了家庭而離開職場時,總是能聽見這樣的評論,似乎在許多人的腦海中,女性因為生理構造有「子宮」,而理當成為母職;而母職,就是過著每天喝下午茶的愜意生活,且是照顧孩子的偉大角色。 但實際上呢? 「只要不煮飯的一天,就充斥著罪惡感。」 我人生幾度從職場離開,都跟母職有很大的關係。 第一次大概在我工作十年的時候,...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威臣
3 月 04,2020
史上最孤單的東京馬拉松——武漢肺炎影響下的日本
自從武漢肺炎因日本政府的不設防,而隨著中國人觀光客與旅中日本人帶回日本後,疫情便一發不可收拾,不但讓日本政界一團亂、日本社會陷於恐懼之中,如今也影響了運動賽事。 包括日本職棒、職業足球J聯盟等,熱身賽照打但禁止觀眾入場,而日本國技相撲春場所,也決定只採轉播的方式進行比賽,但運動比賽就是要親臨現場才有參與感,只剩直播說實在的也是讓人感到空虛。 不僅如此,...
社會安全
洪德仁
3 月 01,2020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 基層診所該怎麼做
從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傳出不明肺炎以來,歷經中國武漢及各地陸續封城,截至2020年3月1日為止,全球已確診破8萬例,死亡2968例,可以說疫情的嚴峻超乎SARS。同時,台灣防疫工作表現亮麗,我們做好防堵隔離,包括:邊境檢疫、病人隔離、疫病調查、民眾的衛教、口罩的管理、防疫戰備物資的調度等等,防疫的超前佈署,都是全世界防疫的亮點。 基層診所在這次防疫工作扮演重要的一環,...
‹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