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王泓亮
12 月 12,2019
【男人想想】融入式父職的難題:只是爸爸不夠加油嗎?
阿明是一位新手爸爸。產前他會陪太太做產檢,也一起上過產前教育課程。每次請假,公司主管、同事都會表現出「為什麼要為了這種事請假?」的態度,但這不是阿明氣餒的主因。真的讓阿明氣餒的,是對於陪產細節滿滿的不解。資料少、教材少,甚至如果開口詢問,還可能得到「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的臉色,或者是完全相反的建議,讓他更摸不著頭緒。結果生產那天,他手忙腳亂,搞砸了不少事。他想多陪太太一陣子,但父母卻暗示說,...
社會安全
楊程宇
1 月 17,2019
【女人想想】為什麼要去做八大?──探究少女從事性工作的心路歷程
勵馨基金會從1987年的反雛妓運動開始,就一直投注於反未成年少女被強迫進行性服務、剝奪人權、壓榨剝削的服務。但經過多年的社會歷史變化,「援助交際」一詞開始出現,許多少女看似「自願」、或不得不選擇投入這行,從事酒店陪酒、傳播、應召、網路援交等工作賺錢,也時常被社會大眾貼上「拜金」、「不勞而獲」、「不肯吃苦」、「不知羞恥」的標籤。另一方面,也被許多專家學者貼上結構性自願的標籤:他們是不成熟的、...
社會安全
陳威臣
10 月 24,2018
【鐵份補給】省思台鐵普悠瑪事故 勿忘「海恩法則」
2018年10月21日午後,一列編號2007+2008車組共8輛編成的台鐵普悠瑪號,執行6432次任務,自樹林出發後滿載366名旅客,準備開往終點台東,卻在行經宜蘭縣新馬站時,發生列車出軌翻覆,最後造成18人死亡,215人輕重傷的事故。 這個台灣進入21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鐵道事故,發生原因仍在調查中,因此各種臆測只會徒增困擾,不過已有初步的供詞與影像顯示,這次的事故,...
社會安全
賴彥丞
6 月 24,2018
626反酷刑日:台灣終結酷刑之路還長
六二六國際反酷刑日將屆,這是紀念1987年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全名為《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生效的日子。說到酷刑,幾個月前剛好有一則關於刑求的判決:捲入「2002年台中豐原十三姨KTV殺警案」的死囚鄭性澤獲改判無罪,當中法院認定鄭性澤遭豐原分局刑事組警員刑求逼供,其自白不具任意性,這是當今經法院認證我國發生時間最晚的刑求事件。此外,...
社會安全
鄧曉平
7 月 20,2017
【女人想想】不能說的秘密:童年期的性創傷,真是我的錯嗎?
在前年底到去年初,出現了一齣描述五個家庭人與人之間關係成長的韓劇「請回答1988」,最近正在台灣熱播上映中。這部韓劇不同於以往充斥浪漫粉紅幸福感的偶像劇模式,其劇情內容貼近社會大眾現實中的家庭生活、友情與青澀愛情的真情回憶,掀起廣大鄉民在網路與PTT版上的熱議討論。其中,導演在第12集,放進了一段高中生女主角德善及其好友子賢被暴露狂性騷擾的劇情,我想不論歷經幾個世代變遷,兒少時期被性騷擾的經驗,...
社會安全
普陀山老熊精
4 月 11,2017
談勞資問題的突破口:當我們可以成為拯救彼此的辛德勒
近日台灣勞資糾紛問題不斷,除了之前爆出台中永采烘焙坊惡質壓榨實習生和廚師問題外,高雄荃聖老家非法雇用並軟禁外籍勞工,豐原的采神印度料理餐廳聘請印度主廚,資方欠薪不發長達近一年,令兩位印度主廚身心受創極大。一連串的勞資糾紛與資方惡意傷害勞工的行為,簡直讓人疑惑台灣是黑奴盛行的17世紀美國南方邦聯翻版。 更可怕的是除了新聞所報導的案例以外,還有無數藍領、白領台灣勞工,依舊面對著無薪加班、...
社會安全
楊憲勲
4 月 05,2017
何日偕行來時路──台灣道路設計再思考
父祖走過的路,現在繁榮起來了,車多了,道路拓寛了,可喜可賀!但是,可別攜兒帶孫的去緬懷祖上榮光,去回首來時路喔!因為那是找死,走在那裡被車撞死是自己的錯。台灣的道路90%是不考慮行人的,不只是郊外的幹線道路没有行人專用道,連人口密集的市區,也没有考慮行人。 在日本,很難找到没有人行道設計的路,即使是通往羽田空港的,幾乎没有人會去走的幹線道路也設有人行道。他們認為,道路的第一順位是給人走的,...
社會安全
余曉嵐
3 月 18,2016
從維冠大樓倒塌到《建築法》修正案之我見
台南維冠大樓於地震中倒塌後,建築安全成為公共論壇上的熱門議題。有人提出修改建築法與增加施工期間第三方查核等等建議,以筆者從業20年來之經驗判斷,恐有不當之處;加上部份技師、媒體名嘴也不分青紅皂白的亂說一通,令建築師業界深感困擾。在此整理小小心得,供先進與各界參考。 首先從《建築法》根本談起,《建築法》第一條已有明示:為維護建築管理之目的,增進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及市容觀瞻,所以特定...
社會安全
梁志鳴
2 月 03,2016
全民健保改革:你還執著於保險/福利之爭嗎?
為了支持陸生納入健保,馬總統日前公開表示:「台灣人不要太小氣!」此言一出引發各界廣泛討論。尤其,民進黨新科立委林靜儀於正晶限時批一席批評馬政府對陸生大方,對臺灣醫護卻十分小氣的發言,在過去幾天獲得大量的轉傳與按讚,林立委人氣也瞬間飆高。 然而在為林立委仗義執言喝采之餘,國人也應注意到林立委對我國健保制度的發言,其實是建立在一個醫界長期主張,但相當程度偏離事實的假定之上:亦即,...
社會安全
吳馨恩
11 月 13,2015
無所不在的「公主羞辱」
超商的工具人廣告,引起了廣大男人的憤怒。而不少女性主義朋友發現此一憤怒,關乎「公主羞辱」。所謂的公主羞辱是一個概念,用來描述使一個人,尤其是女性或陰性,必須為那些柔弱、仰賴他人的行為,感到羞恥的「污名」 (stigma) 。 汙名來自拉丁文,意思是「痕跡」,希臘文的意思是「紋身」。它的古意是「烙印」。公主羞辱這種污名,是來自於男人的恐懼,男子氣概的建構-男人高女人一等,...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