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詹健忠
4 月 30,2017
杜絕酒後駕車,靠「它」才有辦法啦!
憾事一再重演 這星期南投「又」發生酒駕逆向超車肇事,導致孕婦一屍兩命憾事了。 為什麼特別強調「又」呢?近年來,酒駕造成的人命傷亡層出不窮,幾乎天天都能看到媒體報導。而這些用悲慘血淚換來的數字會說話,根據內政部警政署、交通部統計近五年(101至105年)酒後駕車各項數據顯示,酒後駕車有以下四項特點值得社會各界嚴肅看待: 一、再犯特質:有近2成(18.05%)酒駕者會再犯,...
社會安全
曾翌捷
3 月 23,2017
「禁日」過後,對於兒童虐待我們還能做更多
由韓國漫畫家裴真秀所繪製的作品「禁日-訊息篇」,近期在網路上引起了熱烈討論,原本只是看似平凡無奇的小學生圖畫日記,將隱藏訊息層層抽絲剝繭後才發現,埋藏在童言童語的圖畫下其實是件令人毛骨悚然的兒童虐待事件。然而,在社群媒體瘋傳的同時,漫畫裡所敘述的世界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兒童虐待定義 根據美國在1974 年所通過的「全國兒童虐待防治法案」,兒童虐待的定義係指父母、法定監護人、...
社會安全
陳儒瑋
3 月 09,2017
新基因工程作物的挑戰 台灣準備好了嗎?
全球首批具抗褐化特性的「北極」金冠蘋果在美問世,二月起於美國中西部商店試賣;值此同時,擁有抗病能力的第二代「天生」馬鈴薯,也獲得美國環保署與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上市核可。 越來越多基改作物以更新形態出現在人類糧食生產和食物供應鏈當中,不同於過往熟知透過轉殖入不同種外源基因,使黃豆與玉米等作物產生抗除草劑與殺蟲功效的傳統基因改造方式,新一代基因工程作物則是採取「基因靜默」、「同源基因改造」或「...
社會安全
呂欣潔
8 月 15,2016
【欣潔想想】全民公審是否能改變社會?
近日動物保護議題,隨著桃園簡醫師的過世,以及國軍虐殺小白的事件曝光,再次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甚至國防部長也因此出面道歉,相關人員也遭受到懲處。近日,又爆出了台大學生在虐殺大橘子之後又殺了蔬食餐廳「動物誌」店貓斑斑,不幸的消息點燃了愛護動物民眾們心中的憤怒,還有七八百人要組隊前往「旁聽」台大生的開庭狀況,希望給法官壓力重判之。 我常在想,懲罰那些犯錯的軍人們,或者重判台大的陳同學,...
社會安全
周盈成
五月 15,2016
【你怎麼不想想】隨機殺人 我們可以少關心一點
兩年前,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後不久,跟現在差不多的氣氛中,我在臉書寫了一段話,大意是:有些人類行為,終究是犯罪控制跟社會改革都管不了的,就整個社會來說,我們最好聚焦在管得了的事情上。 人們在隨機殺人相關議題上進行言論熱戰,批評政府解決不了問題。即使主張的途徑不同,論者們有個很大的共同點:都覺得這社會正受到隨機殺人的嚴重威脅;這個問題很迫切、很重要;為解決這問題,我們應該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莊博安
五月 13,2016
鄭捷死了,然後呢?
5/10晚上,那幾聲槍響後,我難以入睡。 不是因為執行死刑後覺得「正義」被實現爽到睡不著。也不是因為死刑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瞭解社會脈絡如何產生這樣的狀況;是我總覺得怪怪的,認為事情有這麼單純嗎? 我看過許多網友的說法,有些覺得馬政府在5/20前開始刷「存在感」,有些覺得為了掩蓋巴拿馬文件的風暴,但不了鄭捷的「插隊」必定有些陰謀論在裡頭。的確,我也是這麼部分認為,...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張博濤
1 月 03,2016
為什麼我們必須把打獵視為一種生業模式
不管是站在保育動物、維繫傳統原住民文化的哪一方,這次的布農獵人事件,已經開啟了一個討論傳統文化、生態知識與西方自然科學、法律等多面向的討論契機。但目前討論仍然限縮於「打獵」這個單一的行為,並未觸及狩獵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不論支持或反對這起事件,許多人過於單一化的討論打獵這一個行為;但狩獵絕對不單單只是傳統文化或是傳統生態知識,而是一個龐大的「生業系統」,也是原住民與祖靈、超自然、自然的對話與溝通...
社會安全
施逸翔
11 月 30,2015
當罐頭遊樂設施在扼殺兒童娛樂參與權
「把拔,公園的遊樂設施燙燙的,不要玩了,我們回家吧。」前陣子即使已入秋但仍相當炎熱,大太陽直直曬射每個公園裡罐頭組裝的遊具,由於都以黑色塑膠軟墊鋪設,因此周圍的樹木都被移除,都市的孩子們越來越少觸摸樹皮草地、蚯蚓蝸牛蟬鳴也漸漸從童年背景淡出,直到消失。 11月27日上午,一群憤怒爸媽帶著小朋友們來到北市府前抗議,他們的夢想是希望整座城市都是孩子的遊樂園,但連專屬兒童的公共空間遊樂設施,...
社會安全
新一
12 月 24,2014
【打狗吹水】太陽花運動的震幅:自己的工作自己救?(上)
日前,書K馬邦伯少年顏銘緯因緣際會拜訪了前總統陳水扁。面會中,身體不由自主抖動的阿扁向顏銘緯說,這波太陽花運動的影響,將會持續30年;換言之,若太陽花運動的參與主體是20多歲的年輕人,那30年後這場運動的主體,將正值50歲出頭的中壯年。因此,阿扁的30年之說,或有其道理。 然而,以年輕世代為主體的太陽花運動,事實上有著濃厚的「世代」的意涵,儘管全稱式的「世代」提法,可能會流於普遍性的危險,...
社會安全
許淳淮
11 月 01,2014
給你支持國道收費員的理由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很多理由。 我們都知道電子收費在2014年正式全面上路(交通部外包給遠通電收),收費票亭往後只存在人們的記憶中,國道收費員也就此走入歷史。這樣的一段敘事,看起來好像是時代變遷、科技發展的成果,於是我們一如往常的開著車,為不再需要在收費站停下而沾沾自喜。我們真是個進步的國家。 但事情總是比表面上還來的複雜。不知道你是否曾在某個休息站停下來上廁所、...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