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因工程作物的挑戰 台灣準備好了嗎?

友善列印版本

全球首批具抗褐化特性的「北極」金冠蘋果在美問世,二月起於美國中西部商店試賣;值此同時,擁有抗病能力的第二代「天生」馬鈴薯,也獲得美國環保署與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上市核可。

越來越多基改作物以更新形態出現在人類糧食生產和食物供應鏈當中,不同於過往熟知透過轉殖入不同種外源基因,使黃豆與玉米等作物產生抗除草劑與殺蟲功效的傳統基因改造方式,新一代基因工程作物則是採取「基因靜默」、「同源基因改造」或「CRISPR基因編輯」等技術,並無涉外部遺傳物質,對一般消費者的既定認知與各國現有法令規範均產生極大衝擊。

挑戰基因改造法律定義

根據2014年修訂通過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三條之定義,基因改造係「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技術,將遺傳物質轉移或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現象,使表現具外源基因特性或使自身特定基因無法表現之相關技術。但不包括傳統育種、同科物種之細胞及原生質體融合、雜交、誘變、體外受精、體細胞變異及染色體倍增等技術。」

若以「將遺傳物質轉移或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現象」之描述來看美國主導、日新月異的基因工程生物和商品,台灣現行管制規範追不上生物科技產業速度的窘境,顯而易見。

以基改北極蘋果為例,加拿大歐卡納根專業水果公司利用基因靜默技術,關閉蘋果中產生多酚氧化酵素的機制來降低褐化反應,使其切開靜置一段時候後仍不會變黑,目前已有翠玉、金冠與富士等三個品種通過審核。

美國辛普勞公司所推出的天生馬鈴薯,第一代亦是透過基因靜默技術,降低馬鈴薯內部的天門冬醯胺含量,進而減少高溫油炸或燒烤過後可能產生的致癌物質丙烯醯胺;而最新通過的第二代產品,則是轉殖入其他品種馬鈴薯基因,使其擁有抗晚疫病、減少擦傷與黑色斑點,以及加強冷藏能力之特點。

最後,近來橫掃全球的新興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則是科學家利用Cas9酵素尋找、切斷或添加特定DNA中的核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植物病理學家楊亦農(Yinong Yang)應用此技術剔除蘑菇中產生多酚氧化酵素的基因,得到帶有抗褐化特性的蘑菇。

上述利用新一代生物技術,完全沒有引入跨物種外源基因的作物,是否應該被視為基因改造作物呢?

國際認知仍相當分歧

雖然有部分科學家反對,但一般普遍仍把北極蘋果與天生馬鈴薯視為基改作物,至於CRISPR基因編輯作物,各界看法就相當分歧。

美國農業部認為基因編輯作物應被視為無異於一般傳統雜交作物,無須受到基改法律規範。而在歐盟,各會員國則尚未得出共識。

至於台灣,至今未見到農委會與衛福部對此議題展開專家討論、政策研議與公眾溝通之相關行動。

法規與審查制度都應盡速調整

台灣並沒有通過基改作物種植許可,因此消費者接觸的基改食品均來自進口,把關機制掌握在食藥署邀集學者組成的「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小組」手中,現有基改黃豆、玉米、棉花、油菜與甜菜等五大類共118項獲得核准。

對於極有可能叩關台灣的美國北極蘋果與天生馬鈴薯,倘若業者提出查驗登記申請,依現行食藥署網站公布方式,「A公司申請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查驗登記,應再補送資料」或是「C公司申請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查驗登記,審核通過。」,消費者完全無法得知詳細資訊與表達意見,只能片面接受審查結果。

更糟糕的是,依照當前台灣法令的定義,它們甚至有可能被認定與傳統作物無異,而根本無須通過審議小組的許可?

2016年三月,美國貿易代表署年度報告批評台灣「基改食品標示」與「校園膳食禁用基改」兩項政策未以科學證據為基礎,造成技術性貿易障礙。日前新公布的「2017年貿易政策議程及2016年年度報告」,同樣再度將基改食品列入關切的農業議題。

面臨川普政府「美國第一」的新政思維,美方大力傾銷基改食品是可預期之事。台灣應在堅守不開放種植與食品強制標示的底線下,對新一代的基因工程作物挑戰盡速作出回應,方能在國際貿易桌上爭取合理談判空間,進而保障國內農業發展與糧食自主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