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陳亮甫
11 月 05,2014
為什麼要支持醫師納入勞基法?
日前方才「三十而立」的《勞動基準法》,是我國對於勞工最基本的保障法規,針對工時、勞雇契約訂定、工資等內容有所規範。醫療健康服務業曾經是勞基法的「棄兒」,因考量有連續照顧病人的需求,同時過往醫師執業多以自營或是類似合夥人的身分為主,加以較高社經地位的社會觀感,是故被排除在這部理應保障「勞工」權益的法典之外。 然而近年來醫師受雇型態轉變是既然事實,...
社會安全
黃昱凱
1 月 09,2015
台北遊民生活考:貧民也該擁有這座城市
之前去了萬華龍山寺,參與一個特色導覽團,這個團有趣之處,是其導遊是個本地遊民,透過社會團體的輔助,成為導覽員。龍山寺前公園與遊民的連結眾所皆知,甚至到了汙名化的程度,如2011年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在艋舺公園潑水驅逐遊民的新聞,相對地,許多社福機構也因而在此生根。 遊民聚集於艋舺公園,已有200年歷史。一群理應居無定所的行遊者,為何會在此駐留生根如此之久?台北城景快速變遷,...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呂昕庭
8 月 28,2023
【勵馨想想】父母離婚後的關係練習題
當父母離婚後又再各自尋找伴侶時,孩子都需要經歷關係的變動,以及與親人分離的失落,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再次面臨另一種關係的考驗。孩子要適應兩種家庭生活已很不易,有時還有新的繼父/母,對孩子來說,也是新的家庭成員。如果兩個家庭未能順暢溝通與合作,每個人都想把孩子往自己的方向拉,就容易使孩子變得好像一條左右拉扯的繩索,逐漸愈加緊繃,甚至斷裂……。 小凡(化名)的父母離婚後,...
社會安全
張勝涵
7 月 24,2013
當父母官變成土霸王:劉政鴻必須下台
是的,就在大埔四戶北上凱道抗議之時,苗栗縣長劉政鴻趁著他口中的「天賜良機」,迅速調派遊覽車載運員警「偷襲」大埔四戶,數百名警力封鎖以公義為名的道路及其週邊區域,大型機具進駐之下四戶同步拆除,無與倫比的行政效率使得「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只留下錯愕的群眾悲憤莫名不及回援。 是的,我們鬥不過,就連縱橫中央地方、國民黨內人見人怕,笑到你發寒的白副總統都鬥不過。...
社會安全
郭柏妤
11 月 26,2020
【勵馨想想】愛自己、做自己,然後呢?
女性意識抬頭,我們常被鼓勵愛自己、做自己、掌握人生的自主權,現代社會相較友善地邀請女人們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於是我們放開那些傳統成見,穿上我們想穿的衣服;我們拒絕那些刻板印象,爭取我們想挑戰的機會以及想追求的成就。 我們不斷進行自我培力,努力擺脫那些被壓抑、被告誡好好待在家庭裡的日子,想要告訴社會大眾,女孩也可以活得精采。然而,當女性意識或女力培養被簡單地化約成「愛自己、做自己」時,...
社會安全
廖雅君
6 月 14,2018
【女人想想】Only yes means yes:瑞典「積極同意權」立法過程
性侵害犯罪的修法趨勢:尊重性自主權 綜觀世界各國刑法的演變,都是先將性侵害視為對於社會道德的違反,直到性觀念逐漸開放,才將性侵害視為對於性自主權的侵害。1999年修法前,台灣刑法221條對於「強姦罪」的定義是:「對於婦女以強暴、脅迫、藥劑、催眠術或他法,至使不能抗拒而姦淫之者,為強姦罪。」這樣的定義表現出典型的「性侵害迷思」──性侵害一定是發生於陌生人之間,而被害人一定要拼命抵抗。...
社會安全
詹健忠
4 月 30,2017
杜絕酒後駕車,靠「它」才有辦法啦!
憾事一再重演 這星期南投「又」發生酒駕逆向超車肇事,導致孕婦一屍兩命憾事了。 為什麼特別強調「又」呢?近年來,酒駕造成的人命傷亡層出不窮,幾乎天天都能看到媒體報導。而這些用悲慘血淚換來的數字會說話,根據內政部警政署、交通部統計近五年(101至105年)酒後駕車各項數據顯示,酒後駕車有以下四項特點值得社會各界嚴肅看待: 一、再犯特質:有近2成(18.05%)酒駕者會再犯,...
社會安全
福爾摩鯊會社編輯部
11 月 05,2014
味全的叔叔阿姨,你們轉錯邊啦
從2013到2014年,台灣的食品安全受到數次重大危機的打擊,今年十月爆發的飼料油混充食用油事件點燃了民眾的怒火,讓數次出包的頂新集團成為眾矢之的,引爆了可以說是台灣在二十一世紀最大的一波抵制浪潮。 在抵制成為一股社會多數聲音的此時,有一群在味全工作許久的老員工站了出來,指出食安問題不是員工的錯,公司造成的問題不應該由他們來受懲罰。 頂新事件無疑就是人禍...
社會安全
黃怡慧
6 月 02,2021
【勵馨想想】男生也要被尊重,翻轉性騷的危機意識
「其實被摸『懶覺』我覺得真的沒什麼」 「他都是趁我半睡半醒之間摸我下體,我就是太想睡覺了就算了」 「反正只要他不要再來找我、不要再跟我聯絡,這件事情我就可以算了」 在性侵害服務個案中的男性被害者,很常聽到的話是「這沒什麼」、「算了啦」、「我也沒很想被知道」等。 在服務對象為男性被害者中,可以明顯感覺到這些男孩們大多不願意進入司法的體系,...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宋姿瑩
7 月 28,2023
【勵馨想想】當同婚家庭收養小孩 收出養社工看見的新挑戰
2023年5月16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修正案,同性婚姻的伴侶正式可以共同收養無血緣關係的孩子。消息一出,許多關注此事的民眾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像是:「太棒了!同志伴侶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修法是為符合子女最佳利益!」、「同志家庭收養的小孩很容易被霸凌?」、「如果小孩本身不想被同志收養呢?他可以選擇嗎?」不論是支持還是質疑,各種聲音紛紛出現。...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