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學者,曾兼任於戰爭學院教授《國家安全研究》與《國防政策研究》等課程,國際透明組織政府國防廉潔指數TI-DS2020臺灣評核人。
2020年4月15日國防部長嚴德發至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參與法案審查並備質詢時表示「台海現在的確是熱區,中方與美方的活動較以前多,雙方有相互較勁味道」。於此同時,2020年4月14日美國陸軍戰爭學院訪問教授法雷(Robert Farley)一篇於2015年的舊文再度被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刊出,文章直指南海可能將是美國與中國軍事衝突的起點〈The First Real U.S.-China War Could Be Fough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在新冠病毒疫情壟罩全球的陰影之下,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面臨缺乏立即可用的航母戰鬥群兵力的窘境,而解放軍海軍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則持續在東海與南海進行聯合作戰的整合訓練,「乘你病、要你命」、「以疫謀霸」等陰謀論四起,西太平洋風雲再度詭譎、台海周邊戰雲好似再度湧起。
戰爭是手段不是目的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一句挑釁「勿謂言之不預」被很多方面解讀為中國向台灣發出通牒,作為打算開戰或動武的警告。如果中共真的要打這一場仗,那麼這一場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呢?是要打擊蔡英文政府在台灣抗擊武漢肺炎時所取得的成果?是要打擊台灣年輕族群對中國大陸快速消失的民族情感而急劇增長的討厭度?還是要打擊美國政府對台灣自由民主的持續支持與區域安全的加強合作?
當下美軍或許在西太平洋沒有立即可以派用的航母戰鬥群兵力,然而除了以日本佐世保為母港、積極在東海展開 F-35B作戰佈署的美利堅號兩棲突擊艦 (USS America; LHA-6)的即戰兵力之外,再加上國軍部署在台灣東部的海、空兵力就足以讓定位為訓練艦的遼寧號以及其所轄的航母戰鬥群在練習穿越島鏈、聯合作戰的過程中備感壓力。
「兵不血刃」的詭道
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言,戰爭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其規律與邏輯;解放軍對於戰爭的控制分別有「危機」、「軍事危機」、「武裝衝突」、「局部戰爭」、與「全面戰爭」等不同階段的設計與考量。過去二十多年以來,解放軍的建軍備戰一直以打贏一場「高科技條件下區域性局部戰爭」為目標。現階段解放軍的實力或許還沒有達到稱霸西太平洋的程度,然而卻無損於中國可以考量以衝突為手段、來達成政治企圖的冒險。日前,中國10餘艘快艇以衝撞的方式,惡意攻擊在小金門海域執行護漁任務的海巡署與金門縣政府聯合編組就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例子。
考量美國及國際間可能干預的程度與壓力、以及台灣反擊自衛的能力與決心,釣魚台群島、金馬外島、南沙太平島等場域都不是現階段中共當權派可以用來轉移新冠疫情與經濟發展等內部矛盾壓力於對外衝突的好選項。然而距離汕頭只有260公里、距離高雄卻有450公里的東沙島卻是我們不得不注意的一個重要場域。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下,中共當權派大可以應用海上民兵、中國海監總隊、或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總隊等非軍事之武裝力量以處理「內政事務」、落實海事執法為理由來威嚇、甚或襲奪東沙島及其附屬群島。
「不戰而屈人之兵」向來是東方用兵哲學的最高境界,當中國已經擁有了兵不血刃而可以奪下東沙暨其群島的能力時,我們面對國內紛亂對立的國家認同,當台灣被迫面對與對岸可能的「武裝衝突」時,我們該追求的國家利益是什麼?我們該有的作為又是什麼?值得大家深思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