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天使投資與育成機構「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暨合夥人。六年五班。曾於台灣創投機構及投資銀行任職,並參與多家新創科技公司之技術創業及事業發展,自許為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人才這個議題,近來持續發燒。而我認為,無論是產業缺人才還是人才缺舞台,在產學之間,需要推動新型態而有效的實習制度,才能真正解決人才問題。但是,完善的實習制度該怎麼推動呢?
我的方案是:讓政府與大公司共同認養新創公司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學期間分別在大公司與小公司實習;這將有效解決「產業、學生、家長、學校與政府」的各自需求與共同問題。
為什麼實習制度要這樣設計?「認養」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產業喊缺人已經多年,而且不分產業、不分景氣。有點概念的就知道,產業缺的不是新鮮人,而是即戰力。可是,如果每一家大公司都不肯栽培新人,哪來的「有經驗的新鮮人」?
經過了近廿年的教改,台灣有近四百所高中、近兩百所大學,每年產出三十萬名大學生、十萬個博碩士,但我們過去曾經稱霸全球、讓製造業發光發熱的優質人力,現在卻突然出現斷層?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從今年初開始,我們公司appWorks 開始幫旗下育成與投資的團隊舉辦徵才媒合會,除了報名人數從第一次的一百人成長到第二次的近三百人,許多團隊也都找到了優質實習生與正職員工,有些甚至找到了新任執行長或技術長。當然,還是很多團隊持續缺人,甚至找不到合適的工讀生或實習生。
所以,無論大公司、老公司、新公司、小公司,其實都需要人才。但重點來了,怎樣才能讓畢業生在進公司之前,擁有產業經驗或工作經歷呢?
答案當然就是實習或打工了。但是,如果現有的實習制度或打工機會,能夠滿足學生、家長、學校與產業的共同需求,那麼就不會有這麼多公司喊缺人、但畢業生的失業率卻節節高升了。
實習制度需要改革!
學生若在畢業前沒有實習或工作經驗,無論是創業或上班,其實都有困難。那難道現在我們沒有實習或打工機會嗎?
沒有錯,許多大公司有開實習缺額,許多學校也有建教合作計畫,但是,這些名額都極為有限。台灣一年有近二十五萬名大學畢業生與研究生進入就業市場,千大企業就算各開十個名額,也不過一萬個實習機會。
服務業打工機會也許很多,但打工主要是付出勞力與時間,除非有志於該行業,否則對日後進入職場的貢獻其實有限。
重點是,實習機會的管理成本極高,包括從人資甄試、主管面試到錄取後的部門培訓、團隊溝通、績效管理,即便實習生的薪資較低,但是其管理成本並不比正職人員低許多,何況其離開後的效益,除非再度到同公司任職,否則對企業的「效用」是偏低的。這也是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的台灣企業,普遍實習機會不多的原因。
另一個角度,無論學生與其師長,都會希望學生到大公司實習,可以學到最多的產業知識與技能,但我其實懷疑這件事的實際效益。因為在越大的公司,職能分工越細,實習所得的知識技能也越零碎,即便可以觀察到大公司的管理模式與工作型態,但未必對年輕人的視野與歷練最有幫助。
而更值得較關注的是,新創公司與中小企業在整個實習制度屬於最弱勢的一環。尤其是創立不滿三年的新創公司或團隊,通常沒有名氣或產業地位,台灣也沒有矽谷的創業風氣,除非公司創辦人或執行長有很高的產業地位或知名度,否則無論學生個人或師長,都會對於加入新創公司實習抱持保留的態度。
認養實習計畫,啟動!
根據以上陳述,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我們需要推動的,是讓學生與師長都能認同的實習機會,有大公司的品牌效應與政府的支持鼓勵,同時也能在新公司與大公司都有一段時間的學習;也因為在大公司與新公司分別經歷過,所以會明白與體會兩種公司的差異,還有工作型態的差異(新公司員工需要身兼多職、彈性應變、計畫趕不上變化;大公司員工擁有較佳環境、資源豐沛、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在畢業之後,得以為自己選擇個人適合的生涯跑道,無論是上班、創業或升學;也在攻讀更高學位之前,知道產業的需求與自己的條件。
但是由於大公司實習名額有限,新公司沒有品牌與信譽,而政府有預算卻不知道該怎麼創造就業機會與人才養成計畫,所以當我把事情拼湊起來,「認養實習計畫」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這個計畫的目標,就是讓所有大學生都在畢業之前,能到兩家以上不同型態的公司(新創事業、中小企業、千大企業)實習為目的,也讓新創公司與中小企業,透過實習認養計畫,建立與大公司的長期關係及默契,並增加實習名額。
若大公司與政府可以各自出資,並經過評選與簽約,認養新創公司或中小企業的實習名額(不需全額贊助,只需要各自佔實習薪資的10%以下),因此,企業與政府所能創造的實習名額,將得以放大十倍到二十倍,希望能讓一萬家以上的新創企業或中小企業得以受益,若每年能增加十萬名的實習機會,長期推動之下,那麼產業所需要的人才即戰力,以及社會新鮮人所需具備的求職力,都會逐漸到位。
這個計畫也許有些異想天開,也許在台灣永遠不會有實行的一天。
但最重要的,我拋出這個想法,是讓企業主管、人資部門、學校單位與政府部門,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不同於現況(所有人都疾呼人才短缺卻無法可施)的可能性。
(本文經作者同意,編輯自其部落格同名之文章:http://icjan.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