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程學習背景包括自然科學、商管、政策,最後決定深入研究教育。教育決定了個人生活的樣貌,也決定了國家、社會、產業的整體樣貌。但什麼該決定教育的樣貌?在這個變動的世界中,教育該面向未來,該面向個人生涯,該面向科技、產業、社會變遷。教育不必是關在四面牆中為了學歷填塞,教育該是一場學與業的壯遊。
就和任何教學一樣,實習可能帶給學生充實的收獲,但也可能是徒具形式的表面功夫,端看內容如何安排和設計。如果企業只是賣學校面子或是「盡社會責任」,讓學生進企業名為實習,其實只是混時間,對各方而言效益都不大。
志工?實習生?無薪勞工?別傻傻分不清
如果是學生各別靠自己的力氣去找實習機會,得到什麼樣的待遇只得碰運氣。但如果是學校和企業合作,就應替學生爭取與把關。站在學生福祉與企業需求並重的前提下,應該爭取企業用這樣的原則開實習缺額:
一,安排企業面試實習生,確認符合雙方期待
美國企業都會面試實習生,而且在面試實習生的時候,會依照企業的文化與風格進行篩選。例如,高盛面試實習機會的時候,不重視實習生對金融了解多不多,比較重視實習生是否對「高盛」本身作了功課,了解高盛的風格、歷史,彼此的風格是否投合。總之,即使是政府或學校爭取或牽線造成的實習,也應該讓企業面試,而非全都接納。
二,企業徵實習生,應該是要有聘僱缺額
歐美營運妥善的企業招實習生,幾乎都是為了聘僱作準備,例如谷歌、高盛,都是如此。企業以「準徵才」的規格看待面試實習生,才會最認真進行;學生以「準謀職」的規格看待實習機會,才會全力爭取,並且重視配適度。
三,和企業共同擬定指導實習生的計畫
部分歐美大型企業會付實習生薪水,期待所有企業都比照辦理,顯然不近人情。實習生無償幫企業做事,是現在現實的必然,但企業對學生若完全無回饋、無貢獻,那顯然也不對。企業該提供實習生「教育」──無論是增進技能、提升見識,或是理解業界。而學校應該幫助企業擬定合適的教育計畫,畢竟,學校比較了解學生的需求,也有立場代表學生整體發言。
實習是教育,需安排設計
問題又來了,如果學校要和企業共同擬定指導實習生的計畫,這個計畫應該是什麼樣子呢?從我訪談許多人,以及閱讀資料中,蒐集了以下五點是機構、企業嚴謹的實習計畫中,可能值得學習的標竿方法。
一,在資深專家身邊貼身見習
以高盛為例,該公司的實習生主要的學習方式是「貼身見習」─實習生拿小折凳坐在大桌旁邊,實際觀看交易員和業務在做什麼,怎麼做,儘量不要礙事,然後隨時幫點小忙:判斷何時要幫忙找什麼資料。要非常主動積極,要很有創意,要很細心─他們會觀察你幫十五人點餐是否出錯。公司正職員工可以知道這個實習生的能力與特質,而實習生可以在不同業務單位間自由來往,認識人,了解事情,建立交情。
二,安排資深實務從業人員演講授課,分享經歷與知識
以高盛為例,高盛會為實習生舉辦講課,多是公司的專人和高層,讓實習生了解產業的生態和業務內容,了解自己在這個場域之中要做什麼:交易員、業務員、計量專家…。實習生在上課的發言表現會納入記錄,除了正確與否,重要的是臨場應變,這些都是決定他們日後是否錄取的依據。
三,安排資深指導員,傳承複雜精細的經驗
教師、醫師、心輔師等等專業工作領域,資格限定往往較為嚴格,對於實習的安排也格外慎重,所以往往會安排資深的工作者擔任指導員,以半年到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密集給新成員指導。
以愛荷華大學為心輔諮商學生安排的實習為例,實習諮商師會將個案諮商的過程,打成逐字稿給本身的督導看,讓督導來給意見。這樣的工作,一直到成為正式諮商師之後都需要做,只是隨著愈來愈資深有經驗,密度會漸漸減少。安排督導或指導員,對實習者和企業都是較高的成本,但也可以達到較深入的效果,是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四,給實習生具重要性的實作任務
面對具有基本知識與能力的實習生,可以給他們實作任務;在實作任務之中,實習生最能發現自己能力的極限、學習的價值、自己適合的工作方向,自己適不適合這分工作。而且這樣的任務可以是有真正的重要性。例如,高盛會要求實習生分析真實的個股,為每個參數估計數值,然後在真正的主管會議中簡報──主管們會真實的批評實習生的工作成果,若被實習生說服了,也會真的成為交易。
五,為實習學生安排公司內輪調
有一類實習的安排,實習生不必參與深入、宏大的計畫,但也可以學到珍貴重要的知識,就是短期密集輪調。例如,輔大織品系的合作實習公司,在暑期實習的兩個月內,每一星期到不同的部門:業務部、設計部、生產部(打板、立體裁剪、車縫等)…。雖然實際上是做傳遞、影印等細節工作,但是可以看到公司全貌。
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餐飲管理系也和西澳柏斯(Perth)的凱悅合作,實習學生在半年之間,要輪調每個部門,包括西餐、中餐、點心、中央廚房、VIP club。這些安排,能讓學生快速了解企業、產業全貌,更早思考未來發展,並且知道學習與加強能力的方針。
如前一篇文章已經提到過的,實習在本質上,應該仍然是一個學習的歷程。而實習也和任何學習歷程一樣,都需要認真設計方法,達成這個目標。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學校如何和企業合作提升實習的成效;下一篇文章,我們將討論學校可以如何幫助學生,從實習中學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