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實習前,學生做好準備了嗎?──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九

友善列印版本

學校環境與企業環境不同,有不同的期待與要求,而且企業環境極為多元,學生並不見得熟悉和理解。為求達到最大的效益,學校幫助(或推促)學生做好準備,也應該幫助企業方做好準備。

可採行的措施方案包括:

學校提供(無學分)課程,培養學生基本態度與操作能力

有一些業者提出,當前許多學生只有學校經驗,在實習之前,許多工作上的基礎能力缺乏。例如:電話禮貌、文案寫作、企劃簡報⋯⋯這些都不涉及專門知識,通常要學也不難,但是業界既不擅長,也沒有意願教。學校可以開辦短期的實習前訓練,藉由經驗分享、方法傳承等機制,讓學生在實習前具備基本能力態度。

學校經營平台,讓學生和企業互相透露資訊及預期

不少學校熱衷於產學合作,將實習設定為畢業門檻,甚至主動與特定企業簽訂合作,制度性安排學生去實習。這種情況下,企業基層單位不一定有意願/需要找實習生,學生的能力、興趣和企業不一定配合,供與需不搭配的結果,產學合作的實習成效往往不佳。學校可以在企業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個平台,讓業界公告實習人力需求的性質,學生告知興趣與既有能力;最好,實習生找到適合的實習地點,用人主管找到合適的實習生。如此實習生和業界才能從中取得共同利益。

安排定期小組討論,消化實習心得

實習有多少收穫,其中有一大部分來自在過程之中,學生有自覺的觀察、思考、自我督促。但其實有部分學生並不是這麼有自覺。學校可以為學生安排固定的討論課,引導學生思想這些問題:

●    我在這邊想學什麼,我正在學到嗎?如果沒有,接下來我要如何學到?

●    我對於這間企業、這個產業、做事方法⋯⋯這些方面,我最近學到了什麼?如何學更多?

●    我的工作表現,令自己滿意嗎?令我身旁的人滿意嗎?我有什麼樣的辦法更進步?

●    關於我之後的工作方向,經過這裡的實習,我是否更加確定?如果沒有,我還該做些什麼?

學校蒐集意見反饋,不斷改進實習規劃

任何的措施與方案都不會一步到位,都需要琢磨細節,實習亦然。在實習階段結束後,學校應該蒐集學生與企業對這段實習合作的意見,無論是雙方的收穫或是批評、抱怨。企業可以給學生意見,幫助學生在工作方法與態度方面進步,也可以給學校意見,督促學校用更好的方式經營實習方案。學生也可以給學校意見,同時也可以給企業意見,讓企業用更好的方式和實習生互動合作。這些都是學校日後改進實習方案的基礎。

缺乏良好安排的實習,學生如何自救?

其實,在台灣目前很少學校會指導學生怎麼實習,很少和企業溝通實習該怎麼安排,企業也很少付出心力幫助學生有最大的收穫。如果大多數企業就是只把學生視為廉價勞力,學校不見得管學生實習,就算管,也只看名目上的表象,有做就好。在這樣的現實下,一般學生如何讓自己的學習更有意義?

仔細觀察

不管企業讓實習生做的是多重複性、不用大腦的事情,他們都不能阻止實習生在企業的環境中觀察,而這些觀察,都會是之後增進對企業理解的重要資料與線索。

即使是打個會議記錄,實習生也可以觀察會議要準備哪些資料、發言順序應該如何、主持討論的技巧、發言和溝通說服的技巧如何、什麼樣的情況會有好的會議、什麼樣的情況沒有。這樣的觀察,其實就是學習如何參與會議、主持會議。

實習生也可以觀察,這個辦公環境中的士氣與氣氛如何?什麼造成好的工作情境?同事們如何彼此互動?哪些人被重視、哪些人不受尊重,為什麼?

請教發問

上述的那些問題,也就是觀察到的各種現象,實習生不見得會自己想得到答案。而在這個時候,實習生其實可以和友善、可信賴的前輩主動請教。

有些前輩可能沒耐心,有些人可能自己也沒有想過這些問題。無論如何,發問總不會有損失,所以不要怕展露出自己有所不知;實習生的本錢就是年輕,最有資格有所不知。

而請教發問也是創造機會,讓實習生認識工作經驗豐富的前輩;如果對方看出來你是個有認真用心的年輕人,最少會提供他的知識,也許可能推薦好的工作機會,甚至成為長期的朋友。

求知閱讀

當實習生在企業中觀察到各種現象、也從企業先輩打聽到一些見解,這時候不是完全信以為真,或者心滿意足,這時候應該繼續延伸好奇心,以他在企業中看到聽到的經驗為基礎,儘量閱讀吸收任何想讀的知識。

如果對這個產業有興趣,可以閱讀產業史、產業名人、企業傳記、產業趨勢。如果是對管理方法、總體經濟貿易、工作技巧(簡報、溝通、專案管理),也都有專書可以看。在閱讀這些書籍之中,可以印證或釐清在工作環境中看到、聽到、學到的事情──他們的工作方法不見得是最好的,他們給的答案也不見得是最正確的。

就和任何事一樣,實習,也有做得好,或是做得差。做得差的實習,就是投入了時間、心力、資源,換到履歷上的一行字而已。做得好的實習,增進了自己對產業、企業、職場的了解,並且對未來更有方向感,更知道準備的方法,甚至累積到重要的能力、成果、聲譽。而這件事,需要學校、老師、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