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
教育文化
劉承賢
8 月 21,2012
普魯普魯姆遊記
年初,利用假期到一個名為「普魯普魯姆」(Vulu-vulum)的小國旅行(以下稱「普國」),普國除了一些過度開發及工業化所造成的污染及破壞之外,基本上仍是很怡人的。 撇下景緻,這篇遊記打算專注在普國最特別的地方,諸位知道嗎?!在不到四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普國設立了好幾個語言區,在各個語言區裡,路標及招牌等公共標誌都是雙語的,各別語言區裡的行政用語、以及公私立學校的主要教學用語,...
教育文化
賀陳旦
8 月 20,2012
想想教育...
「小英基金會」要喚起的是社會全面的反思,有許多習而不察的議題要多想想,才能改變成規,走出新路。尤其基金會既然登記在「教育」名下,而教育又是社會進步的養分。要「思」出有名,要思而後行,恐怕該多想想教育。我不怕外行獻醜,先丟些想法請大家多討論。 教育問題太廣了!個人想從最近這一波人才荒的焦慮談起。首先,我不認為人才要和高學歷劃等號,更不必看到某些國際名校祭出優惠獎助學金‧就擔心台灣沒有明天了。...
教育文化
傅忠
8 月 18,2012
【時事想想】我不偷懶,我延畢
最近,五個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有一個延畢的現象,突然很夯。有人說,政府用公帑來培育可用人才,人才卻不願進入社會貢獻心力。也有人說,延畢生不敢面對社會挑戰。還有人說,延畢生人數增加,就業減少,會讓生產力下降,國家經濟實力也跟著下滑。 突然之間,延畢生好像變成懶惰的社會寄生蟲,但我自己的延畢經驗卻是,延畢的那一年其實是課業最重,最認真的一年。 大四學生會長卸任時,我身旁同學有幾類發展。...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司法人權
林宗弘
8 月 13,2012
崩世代來臨,誰能力挽狂瀾?
2011年初,總統大選前,我們出版了《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一書,這本書雖然說是要搭上選戰風潮,要求兩黨政治人物對書中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危機做出回應,但是所引發的民間迴響,卻遠在我們的意料之外。 當時,筆者與一群關心台灣勞動權益的學者與社運工作者,在台灣勞工陣線的協助下,組了一個寫作團隊,一起寫了這本書。竟然在短短一個月內二刷,...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陳清池
8 月 11,2012
台灣消失的感恩文化
在台灣話裡有個道地而古老的詞彙「Lo lat」(勞力),即使對台語而言,「勞力」之美就有如夏威夷語的「Aloha」一般,但在今日的台灣年輕一代當中卻不幸失落了。 事實上,我再也想不出任何比「勞力」更具代表性的台語詞彙了。 「勞力」在二戰後國民黨接收台灣之前曾在台灣廣泛地使用,其漢字「勞力」,一如當時台灣的農業社會,「勞力」是最基本的要素。早年的台灣農人並不僱用農工,...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陳板
8 月 09,2012
【時事想想】文化部要棄守文化資產?
文化部成立前夕,苗栗後龍三大古窯在全國人的面前,眼睜睜看著被地方政府拆毀;台中市剛剛指定為市定古蹟的瑞成堂,10天之後「被怪手誤拆」;北台灣最古老的商業大街─新竹市北門街竟然在地方政府有條件同意之下,隔天拆除。 文化部成立之後,各地方拆古蹟毀文資的事件並未稍減,曾被譽為台灣四大庭園之一的「潛園」,僅存的門樓也被怪手無預警拆除。新竹縣最古老的三拱石橋─芎林呈甘橋,...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吳秉聲
8 月 09,2012
靜緩的回饋:從倫敦到台南
今年7月27日,倫敦奧運開幕式舉世驚艷之際,不禁回想起2005年7月6日,當倫敦戲劇性地擊敗巴黎,奪得奧運主辦權的時刻。 當天,國際奧會一宣告,倫敦市民在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同聲慶祝,現場歡聲雷動,旗幟飛揚。不過走出廣場外,大街上的倫敦依舊忙碌如常,醒目的紅色雙層公車來往於不甚寬廣的街道,即使擁塞,還是依序如歷史般,緩緩前進。 的確,...
教育文化
8 月 04,2012
蔡英文想想論壇 5日上線
前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籌設的「小英教育基金會」6日開幕,但基金會籌設的網路「想想論壇」搶先在5日上線,蔡英文希望在網路平台上和民眾一起想想這個世界。 小英教育基金會經數月籌備,開幕時間一度還因蘇拉颱風延期,目前確定6日下午開幕。蔡英文在臉書(Facebook)上表示,「想想論壇」5日先上線,在這個網路平台可討論文化、辯論政治、擘劃經濟,也必須談談民主,好好思索哲學。 她說,「...
‹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