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許建榮
9月 02,2012
大人們 該放手了
度過了這季的炎夏,學校又要開學了。記得唸大學前,我最討厭開學;一直到了大學,我才期盼開學的到來,因為我能選想聽的課、念想念的書。 或許是中學前的受教經驗讓我不愉快,在成為小學教師後,我就將不悅經驗完全排除在教學規劃之外。即便小學時成績優異,寫功課難不倒我,可是我也常在深夜邊寫作業邊哭泣;因此,我任教時給學生的作業少之又少,尤其長假的作業更是越少越好,畢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願意與適合「過度練習...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詹益鑑
8 月 27,2012
人才養成新契機:認養實習制度!
人才這個議題,近來持續發燒。而我認為,無論是產業缺人才還是人才缺舞台,在產學之間,需要推動新型態而有效的實習制度,才能真正解決人才問題。但是,完善的實習制度該怎麼推動呢? 我的方案是:讓政府與大公司共同認養新創公司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學期間分別在大公司與小公司實習;這將有效解決「產業、學生、家長、學校與政府」的各自需求與共同問題。 為什麼實習制度要這樣設計?「認養」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吳秉聲
8 月 24,2012
豐美的景致:以文化合作來參與國際社會
離開安地瓜(La Antigua Guatemala)前幾天,從辦公室回家路上遇見了房東太太。老樣子,我們的對話仍舊繞著她的勞苦人生打轉,雖說幾乎可以倒背,還是耐心應答,表示同情。一旁經過的Isreal對我按了聲喇叭作為招呼,我也揮手示意,感謝他的適時搭救。這些日子來若到首都瓜京辦事都習慣搭他的車子,彼此成了朋友。 不到一年,對安地瓜這三萬多人的小城已不陌生。其實三百個日子前,...
教育文化
賀陳旦
8 月 23,2012
想想教育(二)
想引動大家關心教育,我前面一篇短文把最近熱鬧的「人才」議題拉進來一起談。寫後心裡一直不舒坦,似乎太想引人關切,反而失了分寸。難道教育是為了人才嗎?教育非要強調它的功利面嗎?想想台灣教育非從目的談不然不容易有共鳴嗎?我沒有好答案,只是心感慚愧。試試再丟些想法,希望能修正我前文的偏差。 報載花東地區有200名老師將被停聘,這並不只是三年前多元就業方案到期行政表象而已。...
教育文化
,
中國問題
盧斯達
8 月 22,2012
我們的臉那麼年輕,心卻那麼蒼老
香港的學生在初中第三年,就要面臨分科。學生要選擇今後主文、主商、主理。那一年,我們總共要唸十多科,課程表排得密密麻麻,包括中文、英文、數學、中史、世界史、經濟、物理、化學、生物,還有音樂、視覺藝術、普通話(國語)、公民教育等等。要兼讀十數科,科目遍及文、理、商,壓力不可謂不沉重。 那一年,大家就開始提醒你,你得落場競爭了,之後還有會考、高考。現在學歷貶值,不算甚麼。但考不上大學,...
教育文化
劉承賢
8 月 21,2012
普魯普魯姆遊記
年初,利用假期到一個名為「普魯普魯姆」(Vulu-vulum)的小國旅行(以下稱「普國」),普國除了一些過度開發及工業化所造成的污染及破壞之外,基本上仍是很怡人的。 撇下景緻,這篇遊記打算專注在普國最特別的地方,諸位知道嗎?!在不到四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普國設立了好幾個語言區,在各個語言區裡,路標及招牌等公共標誌都是雙語的,各別語言區裡的行政用語、以及公私立學校的主要教學用語,...
教育文化
賀陳旦
8 月 20,2012
想想教育...
「小英基金會」要喚起的是社會全面的反思,有許多習而不察的議題要多想想,才能改變成規,走出新路。尤其基金會既然登記在「教育」名下,而教育又是社會進步的養分。要「思」出有名,要思而後行,恐怕該多想想教育。我不怕外行獻醜,先丟些想法請大家多討論。 教育問題太廣了!個人想從最近這一波人才荒的焦慮談起。首先,我不認為人才要和高學歷劃等號,更不必看到某些國際名校祭出優惠獎助學金‧就擔心台灣沒有明天了。...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吳秉聲
8 月 09,2012
靜緩的回饋:從倫敦到台南
今年7月27日,倫敦奧運開幕式舉世驚艷之際,不禁回想起2005年7月6日,當倫敦戲劇性地擊敗巴黎,奪得奧運主辦權的時刻。 當天,國際奧會一宣告,倫敦市民在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同聲慶祝,現場歡聲雷動,旗幟飛揚。不過走出廣場外,大街上的倫敦依舊忙碌如常,醒目的紅色雙層公車來往於不甚寬廣的街道,即使擁塞,還是依序如歷史般,緩緩前進。 的確,...
‹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