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李筱雯
4 月 17,2015
公民的聲音:中融的倫敦水晶宮重建計劃中止
單純的大巨蛋卻附帶一連串商業設施,使得原本的美意被大打折扣,甚至傳出就算大巨蛋順利完工,多數時候也可能是閒置的龐然大物。這情況與倫敦的水晶宮重建方案有些相似,但水晶宮重建計劃因為地方民眾的反對聲浪太大,爭議太多,水晶宮公園所在地的布倫利(Bromley)市政廳,於今年三月與來自中國的建商─中融公司正式解除合約。 興建於一八五一年的水晶宮是萬國博覽會展場,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教育文化
謝宇程
4 月 14,2015
【學與業壯遊】 沒有文憑到底多糟糕?過往的限制不必決定未來的教育
完全自願、沒有考試,沒有強制進度,小小程式高手是這樣自學的! 線上課程不只是錄影放上網:如何造成欲罷不能的自主學習? 在我認識 Adrian 這個國中三年級的少年時,他已經透過在網路上修程式課程成為程式高手。他修的課程有不少都非常抽象困難,一般大學資工系的學生,即使有教授講課面授,他們可能都被這些課折磨得七葷八素、叫苦連天。但國中年紀的Adrian,靠線上資源學得不亦樂乎...
教育文化
噶瑪蘭心湄
4 月 10,2015
我們該如何認定所謂的「經典作品」
日前網路瘋狂轉載一張幼稚園中班的課表照片,因該幼稚園規劃早上導讀論語、唐詩、大學、莎士比亞四大專題,引發眾人蠭起熱議:究竟該不該讓不到四歲的小孩閱讀所謂的「經典作品」呢? 我關心的倒不是小孩子有沒有能力理解莎翁或孔子的深情大理,(反正像我們從小也是被要求生吞活剝般硬背《三字經》、《四書》等古文)而是為何選這四種專題為「經典」代表?我們知道之所以稱為 「經典」有其嚴苛條件,...
教育文化
謝宇程
4 月 07,2015
【學與業壯遊】 如何造成欲罷不能的自主學習?
在別的青少年在打電動的時候,一個剛上國中的孩子,沒人強迫,沒有考試,沒有老師當面講授,沒有同學砥礪,卻可以利用線上課程,在短時間內自學程式,許多人可能認為,一切只是因為這個孩子特別天才。 真的嗎? 到目前為止,Adrian已經在Udacity拿了七張修課認證,都是最優異的等第。在了解他的學習經驗之後,我非常好奇地問Adrian和他的父親廖爸:這是意外,或是只是我們還不習慣的常態...
教育文化
周盈成
4 月 04,2015
新住民語文課敢是母語教育?
本文是以教育部公布的台語用字寫成,可參考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以下並附有全文聲音檔:(https://soundcloud.com/sekaitai3/mothertongue-thinktw-r) 3月底聽著英國BBC的一个紀錄節目,報導Myanmar的多元語言狀況。這个人口5千400萬的國家,Myanmar語是國語,嘛是全國65%人口的母語。...
教育文化
許家瑋
4 月 03,2015
改回聯考?饒了我們吧!
自從八零年代的教改運動起,臺灣的高等教育走向了一個大眾化、普遍化的全心境界。大專院校的數量多寡是憂是喜,身為高中生的筆者無從得知,也並無資格談起這個充滿爭議的議題。但……,近期李家同教授發表一篇〈不要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招吧!〉,此文一出高教改革的失敗、多元升學的缺失再度被媒體乃至於國人所關注。姑且不論聯考是否較為公正合理,就筆者身為105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的准考生的立場,我想高聲疾呼...
教育文化
林琮盛
4 月 01,2015
【中東想想】改回聯招?別鬧了!
「改回聯招吧!」近日,一位知名「公知」(公共知識份子)在臉書上如此寫道。 坦白說,作為曾體驗過聯招,為了擠進好大學的窄門而死背活背的筆者,這個訴求完全不吸引人,甚至令我憤怒。憤怒的理由很簡單:這些「公知」們,只要眼見一個東西效果不好,就選擇最便宜的方式,砍掉重練,走回老路,而非想辦法精進、突破。 台灣長達幾十年的大學聯考,其背景是配合台灣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發展路徑。...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24,2015
【學與業壯遊】《從零到一》創新先覺談教育:特異者昌,標準者亡
新專欄介紹: 專欄作家謝宇程,學習背景包括自然科學、商管、政策,最後決定深入研究教育。教育決定了個人生活的樣貌,也決定了國家、社會、產業的整體樣貌。但什麼該決定教育的樣貌?在這個變動的世界中,教育該面向未來,該面向個人生涯,該面向科技、產業、社會變遷。教育不必是關在四面牆中為了學歷填塞,教育該是一場學與業的壯遊。 一位全世界最成功的創投,會問面試者什麼問題?他的畢業學校、科系、...
教育文化
賴天恆
2 月 26,2015
歷史教育,是否可能多元並陳?
當今台灣社會在政治上極少有共識。或許最接近共識的,是主張「台灣的前途由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自己決定」;至少在表面上,只有極少數的人公開反對這點。然而,對部分人士來說,現在出現了一個「危機」。 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台灣民眾的台灣/中國認同在近二十幾年出現了極大的變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包括「中國人」與「都是」)的比例從1992年的接近六成,...
教育文化
王怡蓁
2 月 15,2015
動物表演是娛樂還是教育
動物的表演到底是娛樂或是教育?全台灣各地的動物展演場所皆高舉著教育的口號,但從許多動物表演可以發現,這些表演的呈現方式,容易使觀眾對動物的印象僅停留在歡笑與掌聲中,很少能從表演裡學習到野生動物知識,更進一步忽略了野生動物的相關問題。 部分專家學者就指出,這些場所給予動物惡劣的飼養環境,並以教育之名行娛樂之實,呼籲這些動物不應該被當成娛樂的工具。...
‹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