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語文課敢是母語教育?

友善列印版本

本文是以教育部公布的台語用字寫成,可參考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以下並附有全文聲音檔:(https://soundcloud.com/sekaitai3/mothertongue-thinktw-r)

3月底聽著英國BBC的一个紀錄節目,報導Myanmar的多元語言狀況。這个人口5千400萬的國家,Myanmar語是國語,嘛是全國65%人口的母語。其他閣有至少70種無仝的語言,毋過幾十年來攏受著「國語」推行的壓力來漸漸衰弱。

這種故事,咱佇台灣袂生份。節目內底有一位受訪者,伊是Mon族的人,這位小姐離開故鄉,生活佇大都市、舊首都的Yangon。伊講,伊佇Yangon罕得講Mon語。甚至佇Yangon佮厝內的人見面,in嘛欲參伊講Myanmar語,伊就會共in講,「講Mon語啦,因為咱是Mon族的呢……」伊講,in若像感覺,講Myanmar語就較高尚,伊真無佮意按呢。

好消息是:最近Myanmar政治有較開放,各地區、民族的語言抑是方言,嘛有復興的影跡,未來有希望佇學校內底教。

這集節目頭尾閣有放一段少數族群的Kachin語的念歌,雖然歌詞聽無,毋過真好聽,聽咧聽咧,煞予我想欲共進前捌思考的一寡寫物件寫出來

台灣教育部舊年底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2018年起,國小的本土語言課有一寡改變,簡單講,東南亞語文嘛納入,只是無叫做本土語文,叫做新住民語文。毋過意思是仝款,因為「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算一科,一禮拜一節課,必選。

也就是講,本底這馬一个囡仔著佇台語、客語,抑是某一種原住民語內底選一種來修,以後的選項會加上一寡東南亞語。學生若是選一種東南亞語,就毋免閣選一種本土語,倒反嘛相siâng。

當初爭取這項政策的一寡論點,是講移民佮in所生的「新台灣之子」人數愈來愈可觀,所以in的語言嘛算台灣的本土語言,in的囡仔嘛有權利學母語。

台灣對待東南亞移民的方式,經過20外年來的摸揣,袂當講無進步。東南亞語文進入國小教室這件代誌,反映出尊重、認同新移民的心態,有真正面的意義。

毋過,敢若無真濟人捌想過,這个政策佇邏輯上,目標不明,非常矛盾。

因為,其實台灣計畫欲教的東南亞語,只是遮的國家的「國語」,無一定是來台新住民的「母語」。

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國語」普及率上懸的國家之一。華語佇台灣,比佇伊的本國閣較通用。根據中國的《人民日報》舊年的報導,中國目前干焦有70%的人會曉講普通話,包括才10%會當用較標準的普通話輾轉來溝通。

以台灣的高度國語化,真容易就直覺叫是講佗一國的人,母語就是佗一國語,嘛認為應該愛按呢。

事實上,這毋是東南亞國家的常態。遮的大部分國家,民族佮語言攏真多元。除了前述的Myanmar,再舉印尼來講。雖罔語言是真歹分類佮統計,大概參考維基百科一下:印尼的語言有700外種,使用者超過30萬人的就有40外種。

面對遮爾複雜的語言狀況,我的意思毋是台灣愛教所有的新住民母語,實際上嘛無彼个能力。現在的問題顛倒是:咱敢著替外國推行國語?

全世界推行母語、本土語言、少數族群語言的思想、政策佮運動,就是欲對抗主流語言傷過強勢,尤其是各國的國語。如今以母語之名,煞來推行標準國語,相對致使其他的語言抑是腔口更加弱勢,這是母語教育的倒反。

以我家己捌學過的越南語為例,粗分就有北、中、南腔。政治上,首都Hà Nội講的北腔是優勢,中央指定對外教材佮派出教師嘛是照彼來。毋過因為內戰等等的歷史原因,到今猶有真濟南方人對若像高高在上的北方腔口袂爽快。台灣的越南媽媽,大多數就是南方人。In若tshuā學著規喙北腔的囡仔轉去南方庄跤的後頭厝,恐驚厝內閣聽無。

3月底拄好新聞講教育部長吳思華訪問越南轉來,講計畫透過政府合作,引進越南語教師,同時台灣派華語教師去交換。

以下這種情形真可能發生:新住民囡仔去學校學媽媽母國的國語,轉來煞發覺媽媽連這種國語嘛講袂標準。這是閣複製一擺「國語—方言」的尊卑關係。

當然,國語無一定是母語,毋過嘛有可能拄好是。我嘛相信真濟新住民樂見母國的國語佇台灣教,準做彼毋是伊本人的母語。畢竟,國語嘛定定是認同的一部分,而且囡仔加學另外一个母國的國語,前途加一个機會。不過,這就已經脫離母語的議題矣。我講這个新住民語文課程本質上毋是母語課程,閣有一个佐證:菲律賓。

教育部咧規畫推展的新住民語有五種:越南語、印尼語、泰國語、Cambodia語、Myanmar語。奇怪,是按怎無菲律賓語?照內政部的最新統計,中國以外的「外裔、外籍配偶」,菲律賓人數是第四名,過去一年的增加數閣是第三名。相對,Myanmar是以真少數算佇「其他國家」內底,看袂著。

真明顯,因為想講菲律賓講英語就會通,所以咱連伊本土的國語Tagalog嘛會使省起來。這是看大無看小,大閣愛愈大,哪有可能是母語教育?

另外一方面,推行母語、本土語言、少數族群語言,除了保障具體的「人」的語言權,嘛負有保護語言佮伊所承載的文化的任務,就像咱愛保護原住民語、客語、台語莫消失去。東南亞遮的國家的國語——是國語喔,佗一个需要台灣來保護?

看來,新住民語文政策真正核心的思維,就像官方文件寫的,是欲「培養(新住民子女)成為拓展新興市場的貿易尖兵,協助推展與新興市場的貿易關係」。簡單講就是「東協商機」。

改善新住民的文化社會處境、促進台灣對鄰近國家的重視佮了解、發展對東南亞的外交佮經貿,這攏是真好的價值佮目標。但是,in是幾若項代誌,毋是一項,無適合濫摻做一伙。一个連母語佮國語攏不做區分的政策,是袂當用「母語教育」的名義來合理化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