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從零到一》創新先覺談教育:特異者昌,標準者亡

友善列印版本

新專欄介紹:
專欄作家謝宇程,學習背景包括自然科學、商管、政策,最後決定深入研究教育。教育決定了個人生活的樣貌,也決定了國家、社會、產業的整體樣貌。但什麼該決定教育的樣貌?在這個變動的世界中,教育該面向未來,該面向個人生涯,該面向科技、產業、社會變遷。教育不必是關在四面牆中為了學歷填塞,教育該是一場學與業的壯遊。


一位全世界最成功的創投,會問面試者什麼問題?他的畢業學校、科系、名次、科目成績,還是課本中的某段落知識?

彼得.提爾會問:「你有什麼異於常人的重要見解,說來聽聽。」

如果被他面試到,你會說什麼?台灣的年輕人,有幾個人說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答案?

也許你不知道彼得.提爾是誰,但你一定知道臉書。在臉書剛剛成立的時候,第一筆創投資金就來自獨具慧眼的提爾,他現在還控有臉書十分之一的股分。他看過數百個矽谷創投案例,成功協助了臉書等許多創新企業站穩腳跟,之後改變世界。他是這個世界上,看科技、看變化、看未來,最精準的一個人之一。

彼得.提爾沒有為教育特別寫書,但在他的近作《從零到一》之中,許多異於常人的重要見解,卻可引伸到教育的探討上。

安穩而傳統型的事業,或者,從無到有的冒險創新?

彼得.提爾並不是從小就冒險創新的,他曾經試著走上安穩而傳統的事業。

在大學畢業後,彼得.提爾就讀法律研究所,並且爭取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助理。他和大法官相談甚歡,差一點贏得職務,但是最後沒有錄取,當時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敗。但是因為這個挫敗,他從重視傳統、依據、條文的法律領域,走進面向未來,沒有具體規則的創新道路。

十年之後,他往回看,說:「真是好險」。他知道,如果得到法官助理的職務,他許多年的青春歲月將用在採錄證詞,草擬交易合約,而不是創造新東西。

回首當年受教育的歷程,他批評,連美國教育也走向對競爭的癡迷,以類似的方法教導每個年輕人追求相同的目標,不問各別天分和喜好。不擅於透過閱讀,筆記,考試,作業等評量中表現出色的小孩以為自己不如別人,成績優異的人就走進和現實世界沒有交集的學術界 -- 這一切其實不是對美國有利的教育。

當你將視野放在長期,總會有人看到你

彼得.提爾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個世界其實已經預備好接受長程的創新。

在 2012 年,紐約時報獲利 1.33 億美元,在同年,推特還在虧損。但推特的市值到 240 億美元,超過紐約時報 12 倍。原因在於,投資人看好推特的未來收益,因為它能取得獨佔利潤,而報紙的時代已經過去。

LinkedIn 也是一個例子,在2014 年,該公司市值是245 億美元,但它2012年營收僅10 億美元,淨利才2160萬美元。目前的獲利與市值根本不成比例 -- 原因是許多有長遠眼光的投資人,思維已經超越了短期損益。

今天,我們教育的思維是短期損益,還是長期評估?今日的世界,已經願意給思考長期的人合理的回報。

思考未來與人生,不要被學校誤導

彼得提爾發現,如果只看大學科系,而不了解世界,不思考未來,很可能會被誤導。

他舉了一個例子──多數歷史優久的著名大學都有物理系,其中許多學者在研究天文學,而且還投入大量預算;但相比之下,許多著名學校根本沒有營養學系,也沒有投入資源與人力去研究營養學。

但是,天文學許多重要的內容早已確知,不會改變,也很難基於天文學創造能改善人類生活的事業。但營養學相反,許多基本課題還沒有明確答案,而且影響每個人的生活。營養學沒理由不比天文學重要,但大學卻因為幾百年的學術體系,不見得重視營養學。如果你不思考世界,眼光只看到大學,你可能不會注意到研究營養學的價值。

無法「分散風險」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不能和別人長得一樣

彼得.提爾建議我們以投資人的思維看待教育歷程。因為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是投資人——我們要選擇一個職業生涯,而且我們最終要承擔這個選擇的結果,無論是收入、成就,還是各方面對我們的影響。

然而,投資金融中的鐵律:「多元投資組合」──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卻不適用於人生,人生無法分散風險,自己可不能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提爾建議我們向企業的興衰借取教訊:

成功的公司都長得不一樣,靠解決一個獨特的問題而取得獨佔地位,倒閉的企業卻都長得很像,因為他們沒有特色。

要標準,還是特異;要競爭,還是要創新

台灣的教育,太強調標準,太強調競爭力,許多學生贏在短期爭成績爭名次,但是台灣最終輸掉了我們在世界的獨特地位。標準化就能替代,要壓低成本一定競爭不過中國、印度、孟加拉。

彼德.提爾在《從零到一》這本書中,告訴每一個教育者一件事:創新才能擺脫競爭,特異才是真正的優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