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萬宗綸
10 月 20,2014
等待重新站起的本土語言,請吳部長不要被語言工具主義綁架!
10月初一則重要的新聞「本土語言仍列選修」就這樣消失在黑心油的風波之中,雖然按照台灣從來不願意正視語言議題的習慣,並不令人太意外,但看著這一座美麗寶島即將喪失她靈魂的一部分─多語─就讓人恨不得想衝進書店撕破滿山滿谷的英文學習書籍。 教育部長吳思華說,將本土語言列為必修不符合新課綱調整的方向,也就是增加選修的空間、減少強制性的必修。這個課綱的修改大方向沒有問題,但是不適用於本土語言。...
教育文化
謝翠玉
9月 22,2014
【政策想想】 多面向看文化預算
我國政府文化預算相當緊縮,顯示出文化並未受到應有之重視。以2013年預算為例,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文化歲出預算約新台幣518億元的規模,其中,中央各部會所編列文化相關預算(以下簡稱中央文化總支出)約有265.4億元(51.2%),而各地縣市政府自行編列的文化預算(以下簡稱地方文化總支出)加總約有252.5億元(48.7%)。 該年度「教科文」歲出預算占中央政府總預算18.8%,...
教育文化
魏毓珊
9月 08,2014
【政策想想】 學習的開始是——安心
踏進「孩子的秘密基地」,很難不注意這個把頭髮都遮住臉,滿腿都是「紅豆冰」的女孩,靜靜的坐在位置上寫著作業,負責的老師走到我身邊,告訴我這個孩子和阿嬤住,居家的環境很不好,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吃飯睡覺,更不用說有個寫作業的地方。 小涵是女孩的名字,母親是新住民與父親離異在外地工作,父親因為犯罪而被判刑入獄,與阿嬤同住。因為家裡的變故,讓她漸漸的在學校裡越來越安靜,不太與同學互動。...
教育文化
東樵
8 月 15,2014
【政策想想】 十二年國教的省思與檢視
蔣偉寧上台,吳清基緊依身旁說:「十二年國教一定無縫接軌」時,我心想:「這事情要糟了!」果不然,終於搞出如此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來,變成眾多家長、學生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唯一只有補教業者磨拳擦掌、雀躍欣喜,暗爽在心裡。 學習本該是一輩子相續不斷的事,有人與生俱來就有藝術才華,有人具備語言天份,有人慣於視覺學習,有人習於聽覺認知,有人擅長動手操作,也有人專長邏輯思維,...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朱真一
8 月 05,2014
我們來多讀書吧 !
前幾天接到高雄王宏育醫師給醫療同業的通訊,用〈我們來多讀書吧 ! 〉為題,特別注意看,其中提到我從未看過的報導,簡略地轉告如下。被稱為「學運戰神」及「島國前進」要角的黃國昌教授,今年5月21日應邀到高雄醫學大學演講,本是高醫醫學系三年級的一門通識課程,黃教授跟學生們談他們關心的國事,王醫師躬逢其盛而寫下很有意義的的一段小插曲。 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
社會安全
楊曜徽
7 月 18,2014
國民黨,認真聽青年說話很難嗎?
318佔領立院行動甫落幕,馬政府即宣布將成立「青年顧問團」吸收年輕族群心聲,宣稱要讓年輕族群也能參與決策。無獨有偶地,5月上任的民進黨蔡英文主席也重用多名學運幹部為黨內主管。然青年顧問團遭學運人士譏為摸頭團,民進黨則未收到類似評論,又引發了馬政府的心理不平衡及對學運/民進黨的責難聲浪。因此,國民黨接連使出文宣攻勢,近期《聯合報》社論又對此作出評論。 圖說:...
教育文化
,
休閒育樂
克里蘇
7 月 14,2014
足球救國夢是豪賭
日前本屆世界盃四強決賽中,巴西被德國以七比一的懸殊比數痛宰,讓原先期待能夠一路打進總決賽,並再次獲得冠軍的巴西大眾們如喪考妣。原先巴西執政當局寄望於世界盃贏球,以轉移國內人民對於花費了大筆政府預算與人民稅金在建設足球場與週邊基礎建設(但是也幾乎沒有一項完成)的憤怒。但是現在這個如意算盤看來破滅了:巴西執政當局立刻面臨信心危機,年底的選舉看來更是不樂觀。 某方面來講,...
教育文化
蕭瑟寡人
2 月 11,2014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下)
說到對照組,當我在台灣念高中的時候,因為自己喜歡在課外摸索網頁與程式設計,以致成績不佳。當時我常感到自己身邊的同學只在乎如何升學。當社團、體育校隊、公益等通通被價值觀扭曲成為升學跳板,我會開始覺得自己感到不適。 但我運氣很好,雖然考試和在校成績不甚理想,或許靠著一些課外的活動,我鑽進到了工程第一志願的資管系和物理系候補,讓我日後有機會轉系進入自己想念的資訊科學。...
教育文化
蕭瑟寡人
2 月 11,2014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中)
似曾相識,不是嗎? 對此,我為有此遭遇的朋友們感到不平。但是,我在這邊將直言,告訴你為什麼這種事情會一再重演。 過去幾年我面試過數以百計的工程師與設計師,而在閱讀履歷和實際面試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人與中國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有個令我難懂的態度,那就是,認為一切跟專業看似無直接關係的事情都不重要。打個比方,我看過很多台灣人寫的履歷,除了實習、工作經驗外,就是列出課表、成績,...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 月 31,2014
【我看台語片】:台日嘉年華
今年農曆新年賀歲大片《大稻埕》,以及稍後上映深受期待的《KANO》,和開啟「新台語片」浪潮和新世紀台灣電影復興的《海角七號》,都是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歷史故事劇。 這三部片,就歷史時序而言,從二戰末日治結束,到日治後期的1930年代,再往前到1920年代,形同台日史事層層回溯,但也只是一段歷史黑白初始塗上的幾抹色彩。 台灣史教育,在中國國民黨遷佔台灣實施黨國強權統治下,...
‹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