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陳噗
11 月 22,2013
【時事想想】心有戚戚的高中戒嚴校規
今天一翻開報紙,發現媒體終於正視到了高中校規不合理這個問題(自由電子報:校規像「戒嚴」 不尊敬元首就轉學),不得不叫人興奮。我是一名高雄中學的學生,雖然雄中看似校風開放的公立名校,卻也存在大大小小不少的荒謬校規,即使鮮少拿不合理的校規實質來懲處學生,但事實上大小規定就是一種可用可不用的工具,不管是不是不合時宜的都有可能有那麼一天壓迫到學生身上。 在學校網頁公布的【學生手冊】中,...
教育文化
陳子瑜
10 月 29,2013
大錯特錯的馬英九「母語說」
新聞連結 蘋果報導:【短片】出席新移民表揚大會 馬英九:台灣就是移民社會 民視報導:憂發音 總統勸新移民勿教小孩英文 中時報導:兩岸政治協商鋪梗? 總統:學中文很重要 馬英九總統日前出席新移民表揚大會時,一席「媽媽在家教母語,中文交給學校老師」的言論,不但在媒體的詮釋下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在閱聽者間亦引起正反兩極的看法。此一事件除了涉及事實的再呈現之外,...
教育文化
王詩涵
10 月 26,2013
多元糖衣下的台灣漢文化
10月19日時,蔡英文出席了《鹿耕講堂》─「在台灣談中華文化」活動問題時說,台灣文化的特色就在於她的多元性。先民懷著希望來到一片新的土地拓墾,經歷了近代史上眾多的波折到國民黨在台的「中國化運動」,在這樣的脈絡下,台灣受到了多國文化的影響,而其中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深入這片土地。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在介紹台灣時都會強調我們的多元性,然而,雖然我們一直打著多元文化的旗幟,但是,事實上,...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0 月 25,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有台灣文藝復興嗎?
上世紀末以來台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運動,形成一股浪潮,台灣意識抬頭,台灣人認同持續上揚,促成了文化氣氛與教育內容的一些變化,於是有人迫不急待宣示「台灣文藝復興」的來臨。 所謂的「台灣文藝復興」,日治時期台灣文壇領導者張文環(1909-1978)曾以此形容盛行於1950、60年代的台語片,此時期台語歌承續1930年代創作高峰、開展日治時期之後復甦的在地創作意識,也多有表現。...
教育文化
廖貽得
10 月 04,2013
第三種部落想像─如何切實看待原住民的社會處境(三之一)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的吳介民,在他的《第三種中國想像》中,提到現在的台灣社會,面對中國的經濟與政治崛起,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人把中國當成是「機會」的來源,對中國懷有美好的想像;另外一種人剛好相反,把中國當成「威脅」,視中國的人、事、物為洪水猛獸。他反對這兩種對中國的想像方式,認為皆缺乏對中國社會的如實理解,因此他提倡「第三種中國想像」,主張「從社會觀點出發,客觀分析兩岸問題,...
教育文化
新一
9月 26,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除了「萌」之外:黃色小鴨身影後的港區故事
自那隻很「萌」的黃色小鴨,從香港爆紅到台灣後,大家便引頸期盼小鴨來台現身。果然,18米高的小鴨,在中秋節當天停泊在高雄港13號光榮碼頭之後,果然吸引超過20萬的賞鴨人潮,連新聞媒體也都一片鴨鴨叫。 據說,此一和平與愛象徵的小鴨,隸屬療傷系,能透由勾起兒時回憶,掃除不快樂的陰霾以治癒人們的不開心屬實的話,那小鴨越夯,是否也就意味台灣社會不斷飆高的痛苦指數哩?!個人對此鴨,實無好惡,...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賀陳旦
9月 09,2013
救救蘭嶼(下)
文化是力量的源頭 達悟人另一個和漢人不同的是對山林自然的財產權。除了靠近住居的田地有祖產可界定分割之外,大部分山林是共有的。有些樹木具船板或建材價值,自幼苗即可能被標誌認養,並在週遭補栽更多樹木。森林因而有局部砍伐利用,也有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培育。 在共同照顧的公共領域中就會促成許多部落合作的事項。最令人驚豔的是野銀部落在公共水源地颱風時被土石掩埋後的復建工程。深逾十公尺、...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蕭瑟寡人
9月 09,2013
想想台灣文化的本質與價值
過去近十年,筆者在美國進修資工與哲學,後由學術轉入創業。經歷哲學、學術與創業等台灣父母較難接受的人生規劃後,使我結交認識許多在台灣不易接觸的多元人群。回到台北走走,讓我有了很深的領悟。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但是卻有錯置的大陸國家世界觀。多數海島國家以貿易航海維生,對於跨國交流應是習以為常;然而台灣卻以民族中心思想為體,自許在文化與經濟上自給自足,是種價值化的閉關思維。...
教育文化
簡端良
9月 02,2013
【時事想想】猴子為什麼上大學?
教改總體檢論壇,「教授們」炮火猛烈地批判教育成了詐欺事業,與廣設大學的政策錯誤,最後以「連猴子都可以上大學」來喧洩對此現象的不滿。何其無辜的猴子!詐欺事業的受害者,政策錯誤的犠牲者,可是卻受到人類如此不人道的對待。 猴子為什麼要上大學?就是要爭取一張能被文明認同的臉,猴子卻不知道,文明的臉永遠只能是主人的臉。書上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Yuming
7 月 24,2013
日據修辭的兩大錯誤
近日,中學教科書又因對「日治」與「日據」兩者修辭看法上的分歧再起波瀾。根據聯合報於七月十七日〈日治還日據?歷史教科書掀論戰〉一文之報導,有三家出版社向立委及監委陳情,希望「日治」及「日據」兩種修辭,未來皆可出現在教科書中,而非只有教育部審定之「日治」可以出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三家陳情出版社之主導者與顧問,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並於記者訪問中強調,現行高中歷史教材過度美化殖民統治、...
‹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