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朱真一
7 月 29,2015
讀台灣文學救台灣
最近高中生抗議教育部強行推出違法的「微調」課綱各種活動,深深地感動。非常慶幸我們新一代的高中生,會突破我們老輩的「自我設限」。我這一輩,從小接受大中國教育的台灣人子弟,沒讀台灣的歷史文化,怎會愛台灣為家鄉?因看到黃國昌及柯文哲的演講,鼓勵多讀書,才能充實自己,及多讀書救台灣。在貴刊寫過一文〈我們來多讀書吧 !〉。繼續來討論多讀書如何救台灣。 多讀書不是指讀課本或本行的書,除從小所受的教育外...
教育文化
秦靖
7 月 26,2015
與吳思華部長談「包容」!
班級裡,有位學生時常欺負捉弄同學,打別人的頭一下,隨意地拿別人的東西去藏,等到同學們集體反彈,不讓他走進教室,拒絕跟他一起上課時,他才驚覺事態嚴重性,淚眼婆娑地哭訴同學為何不能『包容』他?這位學生雖然扭曲了『包容』的意涵,倒果為因,但眼淚至少說明他還是有個靈魂的軀體。 反觀吳思華部長,面對反黑箱課綱學生與民眾的不斷地抗議陳情,不理睬就是不理睬,...
教育文化
黃維勻
7 月 25,2015
課綱微調下的國族認同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提出「知識即力量」,而晚他近四百年的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則認為「知識即權力」,也就是說誰擁有權力,便可以決定何謂知識。 臺灣自解除戒嚴、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後,學術界也得到解放,教科書更由一綱一本開放到一綱多本,本土化的訴求同樣也影響了高中課程綱要(以下簡稱課綱)的修改。1999年開始實施的88課綱...
教育文化
謝宇程
7 月 21,2015
【學與業壯遊】 為什麼大學培養的優秀人才爭搶逃離台灣,而非振衰起弊? ──《大學的藝術》之一
上星期,有三個熟或不熟的朋友,和我說他們最終要離開台灣,到國外工作生活,他們對台灣的未來徹底不抱希望。這三個朋友,都是台灣最優秀的國立大學畢業生。 他們不是特例,台灣最優秀大學培養的畢業生,面對台灣政治敗壞、產業發展停滯、社會頹喪而錯亂,能耐也許足以逃離,但不足以振衰起弊。台灣現在的人才困境,很可能不是欠缺某特定領域的專門技術、知識人才。而是綜合性、前瞻性、能帶來變革與創造的人才。...
教育文化
賴天恆
7 月 13,2015
寫作該考什麼?
每年羨慕完法國的哲學會考之後,就出現檢討指考作文的聲浪:相對於思辨與論證,我們似乎只剩下堆砌無意義的華美辭藻、做作假掰。當然,也是會有人為指考作文辯護,說「作文不是邏輯或哲學測驗」。 我不同意這種辯護。這就好像在探討「是否該修憲降低選舉年齡至十八歲」時,主張「憲法規定二十歲才能投票」。這樣根本就沒回答到問題:「現狀如何」跟「現狀好不好、該不該改變」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教育文化
童振東
7 月 07,2015
台灣教育需要「學用合一」,不需要「用學合一」
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2%,如何改善一直是熱門話題。姑且不論這個問題不少成分是準備考試或是不願屈就造成,外界常將問題歸因於「學用落差」,相關文章一直沒有斷過。最常的說法是,科系課程未趕上產業變化,導致青年失業率高。這種講法獲得不少迴響,甚至有些老師表示認同。然而,筆者對此感到憂心忡忡,不得不發表些意見。雖然筆者過去只在大學兼課,工作生涯只在化工業、企業輔導、證券金融業、企業併購等領域,經驗有限,...
教育文化
王思捷
6 月 19,2015
【政策想想】 弱勢兒童教育不是社福,是減少未來支出的國家投資
6月2日,訪美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赫克曼(James Heckman)會面,根據該黨發出的新聞稿,「雙方就台灣經濟及教育問題做討論,尤其是針對社會弱勢兒童的教育問題,政府應該採取必要手段,讓弱勢兒童在一開始就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防止在成長過程中的教育落差。」 赫克曼是何許人也?經濟學家談教育?他說的「讓弱勢兒童在一開始就有機會接受最好教育」又是什麼?...
教育文化
蔡穎杰
6 月 15,2015
微調課綱其實是生活世界的差異
課綱微調的爭議,暫且不論黑箱作業的部分,我們可以嘗試由Jürgen Habermas所提出的「生活世界的被殖民」(colonization of life-world)的觀念來探討隱含在中國史觀 vs 台灣史觀背後的根本問題。 Habermas所定義的生活世界,用通俗的解釋,應可理解為生活常識,生活世界可分為三部分 1.外部世界:主體對外部物理世界的常識。2.社會世界:主體對社會規範(法律...
教育文化
海東青
6 月 06,2015
課綱微調內外:對臺灣史教育的一些思考(下)
三、 「北路番變」涉及的三個群體後代,應該要怎麼樣看待這段歷史呢?而我們又如何可能提供一種歷史文本,成為這三個群體後代可以共同接受的歷史呢?在這片充滿衝突、殖民與再殖民的土地上,這個問題應當是面對過去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然而,我們卻任憑各種權力與失憶的機制橫行,而鮮少慎重地面對這個問題。 標舉或忽略特定事件,並非只是——或者根本不是為了傳遞對某個特定事件的記憶與認識。更重要的,...
教育文化
海東青
6 月 05,2015
課綱微調內外:對臺灣史教育的一些思考(上)
一、 喧騰一年的課綱微調爭議,隨著教育部宣佈八月上路而越演越烈。這次爭議,就筆者的角度看來,乃是仍較偏向「臺灣島史」架構(註一),但帶有漢人與政治史中心色彩的101課綱,與具有「中華民族」民族主義色彩,著重論述中華民國正當性的微調後課綱之間的抉擇。 是的,101課綱並不是一份完美的課綱,98課綱也不是。(註二) 去年課綱微調爭議方起之時,原住民族運動者亦起身抗議歷史課綱,...
‹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