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過社運、參與政治,目前走出台灣,在非洲查德體會與觀察世界的底層。思考呈現在個人臉書粉專「子瑜在非洲:查德生活二三事」https://web.facebook.com/TWTzuYuChen/
新聞連結
蘋果報導:【短片】出席新移民表揚大會 馬英九:台灣就是移民社會
民視報導:憂發音 總統勸新移民勿教小孩英文
中時報導:兩岸政治協商鋪梗? 總統:學中文很重要
馬英九總統日前出席新移民表揚大會時,一席「媽媽在家教母語,中文交給學校老師」的言論,不但在媒體的詮釋下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在閱聽者間亦引起正反兩極的看法。此一事件除了涉及事實的再呈現之外,該如何評價馬英九的行為,也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從媒體報導來看,大致上可以蘋果、民視與中時三家做一比較。蘋果報導主軸在於「(馬)一向主張新移民的媽媽們一定要教小朋友講母語…跟原來媽媽的社會來往,變成未來很重要的資產。」並未提及引起爭議之部分,而是強調母語作為一種資產,日後可培養「跟這些(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民視側重在「憂發音,新移民勿教小孩英文。」這部分雖屬發言中所舉的例子,然而明顯具有歧視之嫌疑,原因在於這段內容預設了語言有標準/不標準的差異,進而在「學好語言」的前提下,排斥了被視為不標準的語言教授者之資格。
至於中時的報導,大致上雖與民視差不多方向,暗示馬英九對新移民的中文能力不太友善,但話鋒一轉卻把該活動跟兩岸和平協議混在一起談,實教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有腦補過度之嫌。
綜合以上資訊後,不妨先從語言本身的價值及意義進行討論。簡單地說,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主要工具,也乘載著使用該語言之族群的歷史、文化、思想,甚至世界觀等意識形態。然而語言本身並不是恆久不變,宛如理想型的存在。語言為人所用,隨著人的變化、時代的發展、社會結構的演化,語言也會有相應的更迭。
舉其大者,如拉丁文、古埃及文等被視之為已死亡的語言,它們已從人類日常生活的世界中撤離,成為學術界圈內供後人探索的資訊與學問;舉其小者,仍活著的語言亦早已與昔日大不相同,如中文的「風流」之意涵、英文中的「you」跟「thee」的差別;此外,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也會對各自的語言造成影響,例如「物理」其實是來自於日文,而非中文固有詞彙。
另一方面,發音則涉及到該種語言的特色,並連帶影響到使用該語言之人對發聲器官的訓練。如西班牙語的打舌音、法文的喉音或北京話的捲舌音,都會對某些不以該語言為母語之人士造成或多或少的困擾。
至於發音的標準與否,其實是一項政治問題。關鍵在於政府選擇一項語言作為官方標準,固然這在共同體的鑄造與政治實務上有其必要性,但也容易造成主流與非主流的區別,若結合不當的語言政策,便往往會惡化成政府支持的優勢官方語言壓迫弱勢的非官方語言。
觀諸台灣歷史,無論是日治時期的同化政策,或是中華民國政府的語言政策,都是依循這樣的模式,試圖將台灣內原初使用的台語、個原民族語轉換成唯一的官方語言。於是轉換不完全者,便成為主流所嘲弄,甚至是歧視的對象。台灣國語也好,原住民國語也好,都是這樣。
馬英九不希望新移民母親們教中文之所以引發爭議,關鍵即在於此。那麼,為何他鼓吹母語也會引發爭議呢?這是因為他將母語視為一種經濟上的資產,有助於跟新移民的母國培養關係。這種說法窄化了語言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及歷史意義,將語言單純地看作是一種博感情或溝通的工具。每逢選舉,眾家政治人物便會秀個幾句客語、台語、原語,便是這種想法的展現。於是對於另一族群的認知就停留在這種膚淺而表面的想像,何來加深認識之有?
在今日尊重人權、包容多元的時代中,縱使官方標準語言的存在有其必要性,然而政府更應從族群的角度出發,提倡以瞭解歷史、傳承文化為核心的母語教學,對於各族群的官方語言口音問題,應以正面的態度鼓勵。正如昔日在法國時,某位韓國同學論及法語口音時所說:「我不會想要把韓國口音改掉,因為這是我的特色,這代表了我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