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反課綱
教育文化
吳逸駿
8 月 05,2015
請不要用淚水和生命獻祭
青少年學生反課綱的行動,在失去了一個寶貴生命之後,青少年對執政當局的殷望仍未放棄,和教育部長進行面對面的座談。不到三個小時,國民黨政務官毫不手軟的一場暴力展演,讓已經佔領教育部數天的學生殺個措手不及!期待幻滅的淚水奪眶而出,學生代表折腰喊喚著:「對不起社會以及大林」。 學生們,你們沒有能力在政治上「負責」,自然不需要道歉!能為此負責的,只有這些「大人」!更直接地說,想要保護又想要利用學生的...
教育文化
海東青
8 月 05,2015
「中華文化」不可以嗎?──淺論歷史課綱中的「中華文化」問題
微調後的歷史課綱,將臺灣史最後一項說明,從「說明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改為「說明中華文化在臺灣的保存與創新,以及文化的多元發展」。這也被列入國教院所謂「17項爭議」之中。[1]同樣的中華文化,也出現在國文科、公民與社會科之中。然而「中華文化」究竟是什麼,在公聽會手冊,乃至公佈的檢核工作小組歷次會議紀錄中,都未見精確的定義與說明。 官方並未給出說明,...
教育文化
趙弘毅
8 月 04,2015
搶救國文課綱為時已晚?──談103微調以前的國文課綱修訂
微調課綱吵得轟轟烈烈,如今連高中生都走上街頭,抗議程序黑箱、課綱洗腦。然而,在這場論爭中,論者多將火力集中在歷史、公民科上,同樣遭到黑箱篡改的國文科,激起的漣漪卻小上許多。 與歷史科一樣,國文教育從來都是國家打造人民國族與文化認同的重要手段。後者往往透過難以察覺的選文內容,對莘莘學子強輸執政者的政治與文化意識形態。以退出市場已久的部編本為例:〈失根的蘭花〉是對中國母土的念茲在茲,〈...
TAIWAN HISTORY
8 月 04,2015
以人為本 以土地為本的歷史書寫
很多人說這一次課綱微調不就是「差那幾個字而已」,有這麼嚴重嗎?姑且不論課綱本身事實上調整了至少60%,若是再想想市面上的教科書依據課綱所撰寫的內容,整個調整的比例可能更高,如果真的就只是「差那幾個字而已」,那國民黨政府為何需要這樣大費周章,甘冒「黑箱」罵名,得罪青年學子、老師、家長,也要「改幾個字」?顯然微調課綱並非只是「改幾個字」這麼簡單。 長久以來,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沒有「台灣史」,...
史努比
8 月 03,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爸爸衣櫃裡的歷史課本
父母親的衣櫃總是孩子的最佳尋寶地。記得曾有高中同學在爸媽的衣櫃裡找到A片和A書,提早轉大人,有人找到錢。我沒那麼好運,在深遠角落挖到的是幾本薄薄皺皺的雜誌,還有幾捲錄音帶,時間大約在1987年解除戒嚴前後。 這些雜誌就是俗稱的黨外雜誌,因為經常被查禁,所以名稱三不五時就換,現在也想不起來。它們都是老爸經常有點神秘的在街頭書報攤買來的;賣他書的人也很神秘,總是要用一層薄紙加橡皮筋把雜誌捲一捲...
教育文化
劉夏如
8 月 03,2015
女性主義的應然VS.女性史的實然──慰安婦課綱必須反映研究現況
課綱爭議自去年開始出現戰火,表面上是程序違法與學術教育專業問題,隨著抗議主體從學界教授延伸到高中校園師生,透過社群網路媒介不斷串連,遍地燃燒。相對於去年「太陽花運動」的一致對外(反中),這場反課綱運動,實質上可說是近年來最大一場台灣歷史記憶詮釋的「內戰」。甚且有年輕生命為此殉道犧牲,舉國震撼同悲。 其中,「慰安婦」的課綱敘述,現行101版(98版無此項)中性陳列史實名詞條目,...
教育文化
楊索
8 月 02,2015
對陌生人的善意
當林冠華以身為祭的消息傳來時,我的情緒十分複雜,有哀慟、酸澀、不捨以及強烈的憤怒。他將肉身化為戰鬥能量之舉使社會怒火燎原,有正義之怒,有討回公道之怒,也夾雜個人的昨日之怒。 無名大眾的憤怒一層層疊加,中產階級的正經好人,兢兢業業守法繳稅,但政府體制無能怠惰,社會信任機制崩解,一波又一波的風暴襲來,人民要自煉豬油,以免餿水油之害;要自耕蔬菜,以免農藥之害;要成立自學團體,...
教育文化
吳馨恩
8 月 02,2015
慰安婦史論爭:男性本位史觀何時了?
反課綱學生林致宇表示:「慰安婦一定是被迫的嗎?就像性工作者,有可能為了經濟等因素而下海,『你(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把性工作者看得非常卑賤!』」,對此論調讓我無法接受,當代的慰安婦多半不是被強行擄去淪為性奴,不然就是遭到誘騙而上當,即使真有如林所說是「自願」的,也是帝國主義與殖民剝削/宰制下的結果,當中權力的極度不對等與環境因素,並不可以輕易忽視甚或無視。且慰安婦制度本身就是奴隸制度,...
教育文化
洪嘉宏
8 月 02,2015
混血王子的背叛
電影《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懷著複雜心緒對石內卜說「Please…」,然後在石內卜掙扎著施出的索命咒中緩緩殞落,在我回憶現身的,不僅僅是鄧不利多桌上那杯他未能喝完的茶,也是反課綱微調學生林冠華被鋼鐵反縛在地的雙手。 「混血王子」石內卜是麻瓜與巫師的混血,哈利波特和佛地魔也都是。我們的血緣混種、文化混種、認同混種,就連宗教與意識形態其實也是混血,純種本來就不存在,試問純種的定義是什麼...
媒體觀察
曹家榮
8 月 02,2015
從太陽花到反課綱,數位原民們正在改變我們
在先前針對太陽花運動參與成員的調查樣本裡,佔一半以上(56%)的學生族群中,有超過7成是大學生。而自五月以來的反課綱微調運動,又是以年齡層更低的高中生為主體。這群大約出生於1990年代初之後的學生們,也就是Marc Prensky所謂的「數位原民」。 數位原民差不多在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已經生活在電腦與網際網路之中。而像我這種在青少年時期後半段,或甚至成年後才接觸到電腦與網際網路的人...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