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以土地為本的歷史書寫

友善列印版本

很多人說這一次課綱微調不就是「差那幾個字而已」,有這麼嚴重嗎?姑且不論課綱本身事實上調整了至少60%,若是再想想市面上的教科書依據課綱所撰寫的內容,整個調整的比例可能更高,如果真的就只是「差那幾個字而已」,那國民黨政府為何需要這樣大費周章,甘冒「黑箱」罵名,得罪青年學子、老師、家長,也要「改幾個字」?顯然微調課綱並非只是「改幾個字」這麼簡單。

長久以來,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沒有「台灣史」,即便有,也只是依附於「中國史」底下的「邊陲史」,篇幅小到簡直可以忽略的程度。為什麼住在台灣島上的學生過去只學「中國史」,不學「台灣史」?那是因為在執政者心中「台灣只是中國邊陲的一省」(明明實際上中華民國只剩台灣一省,還有福建省啦),比起35省、12院轄市、1特別行政區、2個地方的廣大疆域,台灣史算什麼?心中無台灣,教科書自然沒有台灣史。

然而,歷史的學習是無法脫離土地的,這並非是作繭自縛,而是「從自身土地出發,進而向外擴展」,過去歷史教學顯然跳過了第一階段,直接往「中國史」邁進,然而,「回歸土地」早已是不可逆的趨勢,至今台灣史已獨立成冊,即便這次微調也不敢變動此一大架構。

此次微調,專家學者都已指出,是明顯地要將台灣史鑲嵌進「中國史」的框架中,才會多方強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連結。台灣歷史上當然有許多時期與中國有密切關連,站在史實的呈現上當然不可抹去,問題是用什麼角度出發?

「中華民國史」最喜歡灌輸學子的「八年抗戰」,探究史實確有台灣人在日本統治時期到對岸參與抗戰,將其事蹟寫入教科書中,若本意為凸顯多元的歷史經驗,本不應反對,問題是,當時更多的台灣人其實處於「抗戰的對立面」,甚至在國共內戰時,成為解放軍,在一個多元歷史經驗並陳的島嶼,怎能單就國家意識形態,罔顧歷史的複雜性,把所有台灣人都描述成「心向祖國,齊心抗戰」呢?這不單是違背史實的描述,更是忽略歷史教學應「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歷史樣貌本就複雜,受過多個外來政權統治的台灣更是如此,教科書應培養學子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非單一線性史觀的陳述,台灣史多源且多元的特性正是培養學生此種能力的最佳素材。

本次課綱微調,不論是「用語」的差異還是「史觀」的歧異,說穿了,重點仍在於書寫的「主體性」,過去脫離土地與人民,一廂情願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早已讓更多人體驗「幻滅」,即便是「中華民國史觀」,也別忘記中華民國建國104年以來,在台灣的歲月遠遠超過在中國大陸時期,以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為主角,來書寫土地的歷史,以人為本,以土地為本,才是歷史書寫正確的方向,也才能引發共鳴,刺激思考,建立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