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經常處於之間的非固著狀態,偶爾寫點隨意的詩。在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電影《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懷著複雜心緒對石內卜說「Please…」,然後在石內卜掙扎著施出的索命咒中緩緩殞落,在我回憶現身的,不僅僅是鄧不利多桌上那杯他未能喝完的茶,也是反課綱微調學生林冠華被鋼鐵反縛在地的雙手。
「混血王子」石內卜是麻瓜與巫師的混血,哈利波特和佛地魔也都是。我們的血緣混種、文化混種、認同混種,就連宗教與意識形態其實也是混血,純種本來就不存在,試問純種的定義是什麼?從何時開始計算?又由誰來決定呢?
當我們審視課綱「微調」的內容時,會發現教育部的新課綱在歷史科迎回單一民國史觀,讓線性史觀復辟。例如將中華民國「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清帝國在西元1895年,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試問,1912年才成立臨時政府的中華民國要如何光復臺灣?這無疑是特定史觀擁護者對於複數史觀的霸凌,而諷刺的是,反霸凌不正是教育部大力推行的政策嗎?不僅歷史科,微調課綱在國文科也刪除舊課綱中「選文應語言曉暢、具文學性,並顧及當代議題(如:海洋文化、性別平等、人權法治、生命教育、環保教育、永續發展、多元文化等議題)。」之「混血」條目。「單一純種」史觀的霸權,在舊課綱尚未到期之際,經由匿名審查委員倉促通過,並在面對社會重大爭議,遭司法判決程序違法,且在立法院長指出適法性有疑義的情況中,仍執意上路。
「課程綱要」當初取代不符時代精神的「課程標準」,本意即在鬆綁課程,因而課程綱要只要制定最有共識的簡單綱要即可,新的課綱卻又往細瑣老路回奔,這也顯示「純種神話」在實際「混血生活」下的焦慮。
多元脈絡下,任何人當然可以選擇權勢自己喜歡的歷史,教育部課綱微調中,部分人喜愛的漢唐元明清中華民國的線性歷史觀點,自然也有平等發言詮釋權,可是不能以霸凌其他觀點作為自己安穩獨存的方法。
然而這麼說來,許許多多的複數史觀都要列進去課程綱要,怎麼羅列得完全呢?
因此我們的課程綱要,只要列出最有共識的基本精神與方向即可,將課程設計與教材選擇工作還給教師。以歷史科而言,課程應該讓複數史觀並陳,讓參與者充分討論思辯各史觀如何詮釋他們的歷史。在國文科,則選用包含各式觀點、議題與文體,並貼近生活的文章。歷史教育不是要培養歷史學者或特定政權的支持者;國文課程也不是作家、單一思想信仰者,抑或古文研究者的養成教育。
高中生是否全都這麼懂課綱?應該不是。但是出來運動的同學中,我聽聞的內容都清晰而有邏輯,倒是許多非高中生對此議題沒有他們懂也∕或不想懂。有沒有人想要藉此謀取政治利益?我想是有的。這些方法可能是搧風點火或者造謠抹黑。然而人的想法本來就是社會思想綜合下的產物,根據這些學生的言談顯示,在複雜的政客環伺下,他們深深相信自己從事的社會運動,也做出了選擇。
某某學生曾經犯過什麼錯誤?我們誰沒有犯過錯的,就可以出來指責他們。某某學生不是曾經參與特定團體,怎麼又反課綱微調?拙文中分享過,沒有純種啊(聖人與完人就是純種的一類)!學生應該利用暑期多方探索自我、尋找人生興趣,這樣比較好吧?不論是反課綱、彩虹趴、社福營隊、科學研究、戶外活動或者電影文史等,應該都是每個學生有所相似、重合,也不盡相同的選擇與人生意義所在。父母會擔心?是的。所以要出門在外,都要跟父母報平安,也要盡量智慧而有耐心地跟父母溝通。
一位女性高中生說「希望未來從臺灣走出去的每一個青年,都可以了解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這句話正說明「反對課綱倉促調整」學子們所勇於「背叛」的,其實是霸權排他的純種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