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李拓梓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李拓梓
7 月 07,2013
【週日想想】軍人可以是「民主守護者」嗎?
埃及軍方日前發動政變,將不得人心的總統穆西(Mohamed Morsi)給逼下台,並宣布很快就會舉辦選舉。穆西的行事一直有爭議,他是穆巴拉克(Muhammad Ḥusnī Sayyid Mubārak)被推翻後的首位民選總統,但因為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的基本教義派背景爭議,以及執政成績其差無比,最終遭到五路民眾和軍隊合力推翻。軍方介入此事,當然算是政變的一種。...
李拓梓
7 月 21,2013
【週日想想】比當兵更無聊的事:論邪惡的凡常性
我人生中有幾段空白的回憶,國中升學班那種不堪的升學記憶因為太苦悶,所以算是刻意遺忘;而當兵的歲月則是因為太無聊,而無從記憶。我記得自己曾經笑稱,如果要寫一本書叫做《比當兵更無聊的事》,應該整本都是空白,因為這世界上,應該很難找到更無聊的事了。 但最近,因為下士之死,當兵突然變成轟轟烈烈的事情,每個人一夕都變成受害者,都可以挖出一兩條當兵的傷痕,上街頭包圍國防部的鄉民滿坑滿谷,...
李拓梓
7 月 28,2013
【週日想想】這樣也算現實主義?
上週四,民進黨的「華山論壇」邀請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演講,和大家談談到底有沒有「九二共識」。蘇起一開始就嗆明,沒錯,「九二共識」是我發明的沒錯,但問題根本不在「九二共識」,問題在「互信」。只要你民共之間有互信,九九兩千一百共識也不成問題。簡單說來,對蘇起而言,咬文嚼字從文本裡面尋找有沒有九二共識本是徒勞,重點在互信的建立,而不在九二共識的有無。 蘇起認為自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歷史書寫
李拓梓
8 月 04,2013
【週日想想】送洪仲丘 憶起1997
那晚悶熱無比,我整天為了支援在野黨佔領立院的行動東奔西跑,張著眼睛都快要睡著,卻因為一個意外行程,來到聲援洪仲丘案的「公民1985」行動基地。才走進院子,就看到十幾個年輕人在敲敲打打道具,彷若台灣的某個小型工廠。走上二樓,又看到幾位小姐認真的討論著傳單、活動流程,還看到一位舊識。那位舊識已經轉行當生意人,我以為他應該每天忙著數鈔票,卻沒想到對公共事務還是如此忘情不下,自願成為這個公民行動的一員...
李拓梓
8 月 18,2013
【週日想想】拆完政府之後,可以幹嘛?
將近午夜,我走過中正一分局,看見看守停車場的警察蹲在地上伸懶腰,眉頭不禁微微一皺,哼,開小差。他看見我走來,隨即站起身,咧著臉說,晚安。這麼有禮貌?我只得向他笑了一笑,心想,也難得會想對警察咧嘴。我算是很愛找警察麻煩的刁民,有一次和警察問路,那警察態度極差,我隨即大吼回去,警察了不起嗎?我跟你問路你兇什麼兇?他愣了一下。這件事情我耿耿於懷,後來電話打爆了他所屬的警局交通隊,直到長官出面道歉才罷休...
李拓梓
8 月 25,2013
【週日想想】大稻埕開小酒館,會不會太跳tone?
從媒體退役的好友,因為認為當記者造業太多,因此決定開酒館撫慰人心,遂在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附近的靜巷裡,開了間賣葡萄酒的雅痞小酒館。偶而好友聚會約在那裡,一方面是捧場,一方面台北賣葡萄酒的小酒館不多,而我與幾位同好剛好又是酒黨。不過每一次邀約新朋友光臨,都會被問到,「大稻埕開小酒吧?會不會太跳tone?」 大稻埕與艋舺是台北最早發展起來的兩個所在,早年繁華熱鬧,算是台北的鬧區。...
文化研究
李拓梓
9月 08,2013
【週日想想】條通食物踏查紀錄
新同事初來乍到,聽聞條通附近美食處處,遂決定午飯時間獨自前往冒險。但她回來後大失所望,抱怨走進招牌很多的巷子裡門口都很黑,沒有menu只有「徵女服務生」的告示。大家聞言大笑,你一定是走錯巷子了。 條通好吃的東西確實不少,霓虹初上的時候,剛下班的日本人會在附近尋找喜歡的故鄉味,那滿街的彩色招牌、料理標示和日本話,宛如日本都市的某個角落。四月前往京都,...
李拓梓
9月 15,2013
【週日想想】邪惡的樣貌
邪惡的樣貌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樣的人被人為是邪惡的人?一定要像希特勒、史達林、或者毛澤東那樣殺人無數的的極權主義頭人,才算是邪惡的象徵嗎?是因為軍人、還是因為天皇,讓日本走向大東亞戰爭的絕路?是因為希特勒對尤太人的痛恨,所以才造成人類史上最令人痛惋的屠殺? 以探討蘇聯、德意志第三帝國與中國三個極權主義國家極權主義運動與社會背景而聞名於世的《極權主義的起源》作者漢娜鄂蘭(Hannah...
電影戲劇
李拓梓
9月 29,2013
【週日想想】宮崎駿的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zeitgeist)的描繪,是後世讀者對於某個時代發生的事情,所能夠嘗試掌握的關鍵。以《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聞名的奧地利作家褚威格(Stefan Zweig),就是對戰間期歐洲崩潰中的時代精神具精描繪的佼佼者。因為某個咖啡廣告,某個世代的台灣人幾乎都知道他的名言「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這也可以算是褚威格所處的時代之「時代精神」的代表名句。...
歷史書寫
李拓梓
10 月 06,2013
【週日想想】戰爭、「活下去」與善惡責任
對一個生活在四季不分明的亞熱帶國家讀者如我,任何有關春夏秋冬的的主題都挑不起我的興趣。我們其實很難感受舒伯特的「冬之旅」除了蕭瑟之外還想傳達什麼,也很難體會柴可夫斯基寫出「冬之夢」時,除了華美音符外,到底夢見了什麼東西。 是以有一些書,如果不是因為特定的機緣,其實是不太會特別去看的。比如要不是看了宮崎駿的動畫,應該不會特別去讀堀辰雄的《風起》。...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