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李拓梓熱門文章
李拓梓
3 月 10,2013
【週日想想】政治人物是世界上最可怕嗎?
世界上令人討厭的東西很多,有人討厭蟑螂、有人害怕老鼠,雞一定很不喜歡來拜年的黃鼠狼,而人們討厭政治,好像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幾日前,備受敬重的知名導演柯一正在一場反核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政治人物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聲明他反核「沒有政治力介入」,並呼籲政治人物從反核議題上退駕,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面對批評,在非核家園議題上努力近三十年的民進黨也從善如流,...
李拓梓
4 月 28,2013
【週日想想】政治圈和黑社會哪裡不一樣?
「爭取權力、搶地盤,黑道的邏輯和你們政治圈也蠻像的。」採訪完一位具有黑社會背景的政治人物後的空檔,記者友人到我這喝茶,竟這樣消遣我,讓我語拙。 不過仔細想想,這種爭權力、搶地盤的邏輯,商業圈不也是這樣子?前陣子熱鬧一時的「米果吃蘋果」,不就是兩位商場梟雄的戰爭?甚且,戰爭通常很荒謬,該案的結果顯然符合這個假設。既然如此,各行各業都符合這個邏輯,何以政治特別和黑道牽扯不清...
李拓梓
12 月 08,2013
【週日想想】問題在「老人政治」還是「老政治」?
民進黨確定在新北市提名游錫堃之後,「五府千歲」之說在政治圈不脛而走,部分支持者反彈激烈,連候選人本身都感受到壓力,只好帶著很潮的眼鏡出來說,千歲王爺在民間信仰中有「護國護民」功能,他對這個封欣然接受。 昨天晚上,我經過西門町的電子看板,看到積極爭取台北市提名的前副總統呂秀蓮的廣告,再現的風華竟讓我想起唐朝仕女圖,和西門町的活潑快速有著強烈的違和感,我刻意多停留了幾分鐘,...
李拓梓
2 月 24,2013
【週日想想】長崎,以前ながさき繁華的都市
哼唱著熟悉的台語翻唱歌曲「長崎的蝴蝶姑娘」,JR特急「海鷗號」緩緩進站,我終於來到長崎,這裡是普契尼「蝴蝶夫人」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坂本龍馬二次脫藩無家可歸的暫留地。這個在歌詞被描述成「初戀的紙花傘,搖來又搖去」、「南風吹來帶著快樂的,今日天清無雲,孤單在山頂,看著大海洋,清清無船影」的「美麗的都市」。 海港長崎是一個能夠輕易融合傳統與現在的城市,電車路上習以為常的古董電車之外,...
李拓梓
3 月 16,2013
【週日想想】政治之中有沒有「善」的存在?
先前提到民進黨早期對於「非核家園」的主張,和其創黨的精神中,必然含有對於「善」(good)的追求說法,引發了一些不同意見的爭論。究竟一個政黨所追求的,到底是權力?還是「好社會」(good society)?顯然眾說紛紜。 這又帶出了一個更基礎的問題,政治裡面到底有含不含有「善」的成分?比起美國豬肉裡面到底含不含瘦肉精、或者總統的女婿身材如何,政治裡面有沒有「善」的存在,...
李拓梓
3 月 24,2013
【週日想想】日本與台灣是「父與子」嗎?
從下關春帆樓出來之後,看見兩台韓國遊覽車魚貫而至,才想起這裡也是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勢力範圍的起點。東亞五個主要的國家日本、中國、韓國、朝鮮與台灣之間的恩怨情仇,就是從這裡發端。大概也是因為如此認知,才會對那個春帆樓結婚的廣告啞然失笑。 東亞五國的關係複雜,無論用婚姻、怨偶、父子、兄弟來形容,都沒辦法含括,要講起那些恩怨,劇情應該比前陣子紅透半邊天的台語肥皂劇還要曲折,過寄、分家、離婚...
李拓梓
4 月 07,2013
【週日想想】鄭南榕問題:有百分百的言論自由嗎?
老實講,我對鄭南榕的回憶是淡薄的。我所知道有關他的一切,都是青春期之後從當時百花齊放般的自由言論中閱讀到的知識,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是胡慧玲編寫的《我喜歡這樣想你》。 那本書中充滿對鄭南榕的各種回憶,讀起來總讓人想掉眼淚。在那之前,我只記得那本有很多圖片的「自由時代」雜誌,和他那焦黑乾枯的遺體,還有,他的憑弔隊伍在總統府前突發的自焚事件。 那是1989年,世界的風起雲湧正是進行式,...
李拓梓
6 月 30,2013
【週日想想】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
我本來只是認為,馬政府的所作所為,頂多需要改寫政治學教科書裡像是「責任政治」的定義、或者憲法中明定的總統與閣揆權力分際,沒想到前幾天聽到馬一席「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講話,才赫然發現在他的執政下,連中文辭典可能也要改寫了。 馬英九引用胡適這句「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句子,是為了告訴國人要容忍不同的意見(其實就是他的意見),他認為台灣民主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李拓梓
8 月 11,2013
【週日想想】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
蔣經國一生講過有道理的話不多,但面臨解嚴的關鍵時刻,這句「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確實影響了後來台灣的方向。很多「唯蔣是從」的人都很愛引用這句話來突顯蔣經國對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性,但這些引用的人,卻總是最無法參悟這句話的人。只要有改革的機會,他們一定要站在時代、環境與潮流的對立面。國會改選,不行。總統直選,不行。廢除監院,不行。精簡台灣省,不行。公民投票,不行。軍務改革,國軍士氣會受影響...
李拓梓
12 月 29,2013
【週日想想】再辦一次「中國政策大辯論」
聽說人如果開始懷舊,一般都是老化的象徵。一年行將結束,要我回憶起對這年的想像,腦中卻浮現了1997、98年的樣貌。那是國民黨執政風燭殘年之際,社會力量雖然保守,但有過幾次讓政府震撼的公民抗議活動。民進黨在97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橫掃全國,次年冬天,為了邁向執政,主席許信良決定辦一場全黨辯論,檢驗他所提出極具爭議、和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戒急用忍」主張有明確差異的「大膽西進」論調。...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