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李拓梓熱門文章
李拓梓
2 月 03,2013
【週日想想】這不叫改革:馬政府「年金改革」的偽善
年金改革的「異化論」 我從小數學就不好,大學聯考數學考了零分,連帶影響了對數字掌握的信心,拿起電話總是把數字順序撥反,明明是26我總會撥成62,同事最好戲稱我為打錯電話大王。因此舉凡各種政策涉及精算,大家都知道我一定一片茫茫然,到底1.55和1.25有什麼差別,為什麼那個公式要減掉先乘以1.6再減掉1.7,問我一定不會得到答案。因此每每討論年金改革時,看著銀幕跳動的數字,那些「我的退休金」...
李拓梓
2 月 24,2013
【週日想想】長崎,以前ながさき繁華的都市
哼唱著熟悉的台語翻唱歌曲「長崎的蝴蝶姑娘」,JR特急「海鷗號」緩緩進站,我終於來到長崎,這裡是普契尼「蝴蝶夫人」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坂本龍馬二次脫藩無家可歸的暫留地。這個在歌詞被描述成「初戀的紙花傘,搖來又搖去」、「南風吹來帶著快樂的,今日天清無雲,孤單在山頂,看著大海洋,清清無船影」的「美麗的都市」。 海港長崎是一個能夠輕易融合傳統與現在的城市,電車路上習以為常的古董電車之外,...
李拓梓
3 月 10,2013
【週日想想】政治人物是世界上最可怕嗎?
世界上令人討厭的東西很多,有人討厭蟑螂、有人害怕老鼠,雞一定很不喜歡來拜年的黃鼠狼,而人們討厭政治,好像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幾日前,備受敬重的知名導演柯一正在一場反核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政治人物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聲明他反核「沒有政治力介入」,並呼籲政治人物從反核議題上退駕,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面對批評,在非核家園議題上努力近三十年的民進黨也從善如流,...
歷史書寫
,
運動休閒
李拓梓
4 月 20,2013
【週日想想】歷史與歷史小說:走訪「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如果不是司馬遼太郎,這世上的人,恐怕也不會記得龍馬這樣的人物吧?有關他的大河劇一拍再拍,他所居所行的地方,莫不以他為特色,大力觀光行銷,不僅有龍馬鑰匙圈、龍馬T恤,還有龍馬便當、龍馬清酒,儘管福山雅治主演的大河劇已經退燒,龍馬還是廣受歡迎。不禁要想,對於歷史的詮釋,文學家似乎比歷史學家更有影響力,善寫歷史的司馬遼太郎,當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司馬遼太郎的書房 我是從《龍馬行》...
李拓梓
6 月 30,2013
【週日想想】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
我本來只是認為,馬政府的所作所為,頂多需要改寫政治學教科書裡像是「責任政治」的定義、或者憲法中明定的總統與閣揆權力分際,沒想到前幾天聽到馬一席「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講話,才赫然發現在他的執政下,連中文辭典可能也要改寫了。 馬英九引用胡適這句「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句子,是為了告訴國人要容忍不同的意見(其實就是他的意見),他認為台灣民主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李拓梓
7 月 14,2013
【週日想想】民主有分優質和劣質嗎?
一場座談中,來自中國的學者挑釁式的詢問有關台灣是不是「劣質民主」的問題,督促我回頭醒視這個字眼的意義。台灣的民主當然有很多問題,民眾不關心政治、貪污的問題、治理無能的問題、國會亂鬥的問題,路邊隨便問個人,他們都會和你說政治真是太糟糕了。但這樣的現象,是不是證明我們的體制是「劣質民主」呢? 前幾年,在台大政治系朱雲漢主持的東亞民主化計畫中,有一項民眾對於「民主」看法的比較,...
書評書介
,
全球脈動
李拓梓
10 月 13,2013
【週日想想】《昭和史》的華麗冒險
閱讀半藤一利的《昭和史》四冊,無疑是一次愉快的閱讀經驗。這份講稿改成的著作即使寫的是沉重的年代,但筆調相當輕鬆,讀起來沒有太大的壓力,看不懂得地方即使重讀,也一遍就可以讀懂。因為入門容易,我幾乎都在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上閱讀這幾冊書,並且每每欲罷不能,急著想知道接下來怎麼了。 這樣的著作,可以說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歷史寫作。我一直認為有影響力的著作,應該要是人人都可以看懂得著作。...
李拓梓
五月 27,2014
【週二想想】總統制比較好還是內閣制比較好?國會怪談系列八
台灣人好像有一種眼不見為淨的習慣,覺得看不見的東西最好。國會很亂,就把他減半;壞人很壞,就把他處死,反正眼下的問題消失了就沒事,到底問題是怎麼生成、怎麼根本解決,一點也不重要,因為下一個問題又要來了。我覺得最近內閣制和總統制的討論,也有這種味道。 圖片來源:行政院 根據民進黨的民調,有68.7%的民眾支持內閣制,...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李拓梓
8 月 29,2012
介壽路
總統府前面的凱達格蘭大道,本名喚作介壽路,據聞是慶祝「介」石大「壽」所來。1994年阿扁選上市長,開始推動空間的去威權主義,只有兩個門牌號的介壽路兩年後被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以紀念北市最早的原住民族。 這條路位在總統府正前方,與兩側曾掛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的廣場,是威權主義的具體表徵。高中時期,為了慶祝雙十,必定動員學生前往排字。高一那年本校被分配到排梅花的任務。說是任務,...
運動休閒
李拓梓
12 月 09,2012
【週日想想】小巨蛋與逝去的棒球場
今年冬天的棒球圈很熱鬧,各國的季後賽剛剛結束,各種錦標賽又跟著開打,首度在台灣舉辦的「冬季聯盟」也如期舉行。只是場內熱鬧,場外卻冷冷清清,看轉播就發現球迷門可羅雀,也難怪有錢大亨搶著要買媒體,積極求售的職棒隊卻乏人問津。 台灣人喜歡說棒球是「國球」,官員也喜歡沾光辦理各種轉播。但走闖各大公園校園,就會發現打棒球的小朋友越來越少,民眾對棒球的喜愛似乎僅限於打開電視,連到球場看球都顯得懶。...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