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李拓梓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李拓梓
3 月 31,2013
【週日想想】先有民族還是先有國家?
上星期談到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比連續劇還曲折,有些朋友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我所提到被扭轉為日本人認同的的「漢人認同」說,缺乏多元族群的概念。 但我卻認為,當時的人們不太可能具有當今看來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多元族群」觀念,因此幾經考量,還是選用了「漢人」字眼。 我選用「漢人」的時候的確有經過一些考慮,我認為中國人、華人或者中華民族,當時都是相當模糊...
電影戲劇
李拓梓
6 月 16,2013
【週日想想】法海你不懂愛
轉個眼,一年即將逼近一半,年初時老把年度寫錯的習慣,當下也該調整妥當了,而後,端午就來了。傳統都說端午左右是換季時節,冬衣冬被都當拿來烈日下曝曬,換上短衣短褲。蟬開始鳴了、蚊子多了起來,爬山也偶見蟲魍。 端午是台灣人的傳統大節,從臉友們的活動便可探知一二,除了必然有幾位特別樂於戶外活動者會參加龍舟大賽外,中午左右臉書都會被「立蛋」照片洗版,當然前後幾日南北肉粽對決的「戰南北」...
李拓梓
6 月 30,2013
【週日想想】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
我本來只是認為,馬政府的所作所為,頂多需要改寫政治學教科書裡像是「責任政治」的定義、或者憲法中明定的總統與閣揆權力分際,沒想到前幾天聽到馬一席「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講話,才赫然發現在他的執政下,連中文辭典可能也要改寫了。 馬英九引用胡適這句「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句子,是為了告訴國人要容忍不同的意見(其實就是他的意見),他認為台灣民主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李拓梓
8 月 11,2013
【週日想想】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
蔣經國一生講過有道理的話不多,但面臨解嚴的關鍵時刻,這句「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確實影響了後來台灣的方向。很多「唯蔣是從」的人都很愛引用這句話來突顯蔣經國對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性,但這些引用的人,卻總是最無法參悟這句話的人。只要有改革的機會,他們一定要站在時代、環境與潮流的對立面。國會改選,不行。總統直選,不行。廢除監院,不行。精簡台灣省,不行。公民投票,不行。軍務改革,國軍士氣會受影響...
書評書介
李拓梓
9月 22,2013
【週日想想】夢想的三百公里
讀吉田修一的最新小說《路》,有一種特別的感受。像是高鐵試車的段落中,整個車廂的人心理都吶喊著「跑呀!跑呀!跑呀!」的情景「車廂內爆出歡呼和掌聲。以各自的語言互相稱讚彼此工作的話語,四處響起」。這些段落,都讓我想起那幾年,高鐵似乎是一片低迷的社會中,唯一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那是社會蠕動不安的幾年,從99年開始,台灣社會就充滿了躁動的氣氛,似乎期待著某種改變。...
政黨政治
李拓梓
10 月 20,2013
【週日想想】團結、鄉愿與和諧:給政治圈好友的一則絮叨
幾天前寫了一篇文章,批評民進黨最近一連串不是很聰明的決定,隨即接到幾位好友電話,語氣當然是善意的詢問。我相信這些慰問,都是出自他們本身對朋友的關心,而非來自大人們的關切。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C咖藝人寫了一篇文章,若膽敢說起影響力,那也未免太往自己臉上貼金。 但回想起來,這些慰問其實有點令人哭笑不得。大多數是說,你這樣寫不怕得罪某某嗎?不怕誰誰給你點名作記號嗎?我的回應大概都差不多,...
李拓梓
12 月 01,2013
【週日想想】平實中的深度
導演李安批評台灣電影「氣虛」,「推演、結構和對白薄弱」的說法,引起很多討論。我想起這幾年看過的國片,確實也有李安批評的問題。我很愛舉的例子是前幾年的賀歲片「雞排英雄」談都市更新的部分,只要對都市更新或政治稍有涉獵之人,便可知劇本寫的荒腔走板,議會的運作有其規則,單一議員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也不會在表決前突然可以喊聲「停」,然後上台演講。 這種以錯誤的常識敘述政治的情況,在台灣電影...
李拓梓
3 月 11,2014
【週二想想】南九州紀行:那些人,那些事
鹿兒島從最熱鬧的天文館往中央車站的途中,每走一個路口,就會看到幾尊雕像或紀念碑,向遊人介紹著此地曾經發生的歷史。舊稱薩摩的鹿兒島,和舊稱長州的山口縣,可以說是維新的故鄉,因為維新而一舉踏上時代舞台的弄潮兒,於是有機會成為日本現代史上不可缺的人物。 鹿兒島本身則像是個大型的雕像紀念館,留念著這些歷史人物在某個特殊時刻的行為紀錄。...
李拓梓
4 月 22,2014
【週二想想】林義雄先生提醒我的事
知道林義雄先生決定以「禁食」這個非武力抗爭的最終手段要求核四停建,心裡其實很不忍。也不過幾個星期前,這個政府才讓數千大學生犧牲舒服的棉被,忍著風雨露宿街頭;怎麼一下子,這個政府又要讓年近古稀的老翁決定採取如此激烈的行動,承受身體的苦痛來抗議它的冥頑不靈。 我生的比較晚,不像幾位前輩同事,有機會和林義雄先生一起為首次政黨輪替奮戰過。我並不認識林先生,和他的接觸也極少,...
全球脈動
李拓梓
五月 20,2014
【週二想想】獨裁者有好的嗎?
課堂上談到新加坡,學生總會疑惑,住在那樣一個發展的不錯,但不太民主的國家,算不算住在一個好社會?基於對民主的偏好,我常會舉出新加坡政府對反對黨的惡劣小手段、或者像是電影「小孩不笨」那類過度照顧與壓抑的傾向,來證明住在新加坡並不幸福美滿(但說服效果往往不如不能吃口香糖來的強)。這涉及了一個提問,威權主義可以讓人民過的比較幸福嗎? 為了解答這個關於「好社會」(good society)的疑惑,...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