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想想】團結、鄉愿與和諧:給政治圈好友的一則絮叨

友善列印版本

幾天前寫了一篇文章,批評民進黨最近一連串不是很聰明的決定,隨即接到幾位好友電話,語氣當然是善意的詢問。我相信這些慰問,都是出自他們本身對朋友的關心,而非來自大人們的關切。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C咖藝人寫了一篇文章,若膽敢說起影響力,那也未免太往自己臉上貼金。

但回想起來,這些慰問其實有點令人哭笑不得。大多數是說,你這樣寫不怕得罪某某嗎?不怕誰誰給你點名作記號嗎?我的回應大概都差不多,我認為,他們都是公眾人物,對自己言行應該接受公評這事,應該早已瞭然於心;更何況我批評的是事、是現象,而不是他們個人;對這些事情的批判,也不影響我對他們對於民主化曾經有過的貢獻而有過的尊敬。反而是身為晚輩的我們,如果不能像他們當年一樣,反而因為不想得罪人的考量,不敢對不認同的事情做出具有觀點、不涉及人身的批判,那這個黨的進步價值在哪裡?

這種表面上團結、實則略顯鄉願的氣氛,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也許是2007年那些大小初選廝殺得太慘烈、手段也太低路,才讓黨內慣常「互相漏氣求進步」的氣氛瞬間消失,而以「團結」取而代之吧(我當時也這樣主張)。團結當然不是壞事,但這種團結的氣氛發展得太過頭,人們就變得鄉願。鄉願不敢批評問題,只能對背後的人說三道四、指指點點,於是什麼問題都變成人的問題、變成派系鬥爭,但對發生的問題本身與好的解決之道,卻總是缺乏討論。

鄉願的結果,就是沒有人想當壞人,應該要充滿爭執的會議上,卻盈滿從眾的氣氛,導致最後決定不但顯得僚氣、缺乏想像,會議結論參與者也不一定買單,可能僅是採取消極不作為以為抵抗。而一旦決定遭遇失敗,當初不同意的人也只是冷笑一聲,「我早說不可行吧哼哼」,事情就過去了。久而久之,問題沒有解決、團結也沒有促進,反而是同志之間的關係不再肝膽相照,充滿了人前握手擁抱、人後,雖然還不至像「馬王鬥」那樣下毒手,但至少也是互有不滿的情緒。難道這樣的氣氛,就是大家想追求的團結嗎?

和前輩聊到此事,前輩提起當年公開痛批美麗島世代大老的事情。他說他當年痛批姚嘉文的主張壟斷台獨論述,姚嘉文後來看到他,也只是搖搖頭說,唉你這少年仔真衝。他說,他不覺得姚嘉文會和他計較這些事,因為姚必然知道他的批判沒有自利的成分、也不影響他擁有過,對姚作為台獨與反對運動前輩的尊敬。他反過來質疑我,明明和黨內抱著不同意見,而且現在我們有筆如劍,天天如果只是風花雪月,講一些條通小吃的「小確幸」,難道是提筆初衷?

這段談話,讓我想起了對於前中共領導人胡錦濤主張「和諧社會」的訕笑。每個人都知道「和諧社會」根本不和諧,只是用一頂和諧的大帽子來遮蔽社會上千瘡百孔的不愉快情緒罷了,於是我們將任何促進這種鴕鳥式和諧的手段,戲稱作「河蟹」。曾幾何時,我們這個自詡為進步的政黨也陷入這種團結過頭的窘境,而失去了草創當年大鳴大放、爭執不休的抗爭精神?難道現在這樣的鄉願、或者「河蟹」,會是我們當年失敗後倡導的「團結」,所欲求的目標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