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李拓梓熱門文章
政黨政治
李拓梓
1 月 24,2014
【週日想想】看報紙才知道,異哉斯言:國會怪談系列五
官場有種文化,「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是以馬英九欲崇尚節儉,下面就號令年節花禮不要超過五百元,一時馬屁拍的香又響,但只實施一年又故態復萌。馬英九愛看報紙,全國官員便皆以「看報治國」為職,其中翹楚者,莫過於憲法所規定全國最高行政首長江宜樺。 也不過一兩周前,立院休會那一晚,江宜樺在政院堅守,十一點半所有協商完成法案皆順利三讀通過,他隨即驅車前來立院與黨籍立委握手致意。但是過沒兩天,...
文化研究
,
政黨政治
李拓梓
2 月 09,2014
【週日想想】與Robert Dahl相關的幾則回憶
一早起床就看到政治學大師Robert Dahl過世的訃音,隨即回到書架翻找出幾本他的著作,並陷入回憶的餘燼。他與Arend Lijphart,應該是大學時代我與政治學理論最初的相遇,不過當時所燃起的熱情,其實也是一段穩定感情的起點。 那一年,我助教班用的書就是Robert Dahl的《論民主》,那是一本簡單的小書,談民主的基本定義。當時教室的最後一排坐了一個女生,漂亮但素樸的臉,...
政黨政治
李拓梓
2 月 16,2014
【週日想想】政治就是⋯⋯鬥爭,鬥爭,鬥爭,
政治到底是什麼?聯考體制下的乖寶寶,像王郁琦,一定會說是「管理眾人之事」,大學時使用的教科書上說是「權威性的價值分配」,我偏好的則是Harold Lasswell的Who gets what, when and how,以及這幾年因為受了古典政治學的影響,加上了應然上必須追求的「善」(good)。但其實我對這些理論上的答案都不滿意,我一直認為政治在日常生活的實作上也需要有一些定義,只是遍尋不著,...
李拓梓
3 月 02,2014
【週日想想】我的「新公園」
一直到現在,我都還叫市中心那座下班時會行經的公園為「新公園」。那彷若有一點年紀的在地台北人,生活中互相得以確知對方身分的通關密語,若聽到人家稱呼那座公園為「二二八公園」的話,那人不是外地人、就是太年輕,不知道太多往事的人。而在我們成長的很長一段時間,它的真正名稱「台北公園」,其實並沒有人這樣稱呼他。 那是日本人在台北市蓋的第一座現代西式公園,之所以稱作「新」,...
李拓梓
五月 13,2014
【週二想想】威權主義 vs. 民主體制 哪個較能推動經濟成長?
企業家郭台銘最近提出了幾個問題,「民主可以當飯吃嗎?」、「民主有助於GDP嗎?」,引起了很大的討論。郭台銘可能不知道,這些問題其實是當代政治學的大哉問,有點類似「威權主義還是民主體制誰比較會推動經濟成長?」經驗上看來,多元民主國家經濟大抵都還不錯,但的確有很多經濟上成長快速的國家,並不是民主國家。比如1970年代的台灣,或者當前的中國,就是明顯的例子。 圖片來源...
主權兩岸
李拓梓
10 月 17,2012
鋼索上的謝長廷
謝長廷訪中返國,外界褒貶不一、毀譽參半,他如同在鋼索上行走,稍一失足,就可能落入深淵、萬劫不復。敢這樣做的人,民進黨內應無人出其右,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藝高人膽大。 兩岸關係層次:凸顯民進黨對中國太陌生 謝長廷訪中成敗,要分三個層次來說。以第一個層次的兩岸關係看來,他並不成功。謝的訪問凸顯了民進黨人對中國的不了解,比如不知道「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是解放軍的外圍機構,...
李拓梓
10 月 26,2012
下町小料理
外地好友來到台灣,要招待晚餐時,我往往喜歡帶他們去吃日本料理。甚且,我也不會帶他們到條通的日本料理一級戰區,而會選擇萬華、西門町一代的台式日本料理。這裡的生魚片往往切很大,並沾上台灣人才吃的醬油膏;吧檯廚房忙著煎煮炒炸,內外場吆喝不已。店裡放著小林幸子的演歌,客人和頗有年紀的服務生點菜時,開口閉口都是台灣腔的日語菜名。這時我會正色告訴同行友人,其實你們今天吃的不是日本料理,而是「台式日本料理...
李拓梓
10 月 31,2012
媽祖廟的小石佛
位在西門鬧區的媽祖廟,是阿嬤早晨固定唸經的地方,我自小就會被長輩帶著參拜,久而成習,想到就會前往一拜。那小小的廟宇有十個香爐要參拜,其中第十支香參拜的是幾尊很可愛的石佛,有去過鐮倉或京都的人必定對這些石佛特別熟悉,他們經常分布在寺院週邊的草地或參道上,拜拜時我一律稱呼他們為「眾神眾菩薩」。 「為什麼媽祖廟裡面會有日本佛像?」前幾日走霉運前往參拜的老婆回家後如此問到。 「...
運動休閒
李拓梓
12 月 09,2012
【週日想想】小巨蛋與逝去的棒球場
今年冬天的棒球圈很熱鬧,各國的季後賽剛剛結束,各種錦標賽又跟著開打,首度在台灣舉辦的「冬季聯盟」也如期舉行。只是場內熱鬧,場外卻冷冷清清,看轉播就發現球迷門可羅雀,也難怪有錢大亨搶著要買媒體,積極求售的職棒隊卻乏人問津。 台灣人喜歡說棒球是「國球」,官員也喜歡沾光辦理各種轉播。但走闖各大公園校園,就會發現打棒球的小朋友越來越少,民眾對棒球的喜愛似乎僅限於打開電視,連到球場看球都顯得懶。...
李拓梓
12 月 23,2012
【週日想想】說服的過程:談轉型正義與廢死
課堂上的小挑戰 每個學期的「法學緒論」第二堂課,我都會讓學生看談蘇建和事件的「島國殺人紀事」紀錄片,然後第三堂課看鄭文堂導演的「眼淚」。看完之後我會要學生回家google幾個名字,比如誰是江國慶、誰是湯英伸。 我會提醒學生,這些影片有特定的立場,為師者如我,並不要求大家跟著立場走、或者因此改變立場,但我希望大家都可以花點時間,想想我們所以為理所當然的那些事,...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