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書評書介
書評書介
湯志傑
3 月 27,2015
這不是太陽花學運(的紀錄),是台灣公民社會深沈反省的前奏
很快地,318過去一年了。對於這場不單震動兩岸統治高層與社會,其振幅更遠播世界的占領運動,自少不了許多紀念與回顧的儀式。或是出於對行禮如儀的研討會的厭煩,有種聲音認為,對這場運動我們這一年來已談得夠多,該知道的都知道了,與其任由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事後定義這場未明確達成任何外顯目標的運動,不如省思自己跟它到底有什麼關係。當主流媒體仍習慣以「學運」來界定去年這場突如其來的驚蟄春雷,...
書評書介
陳嘉銘
3 月 17,2015
【書評書介】時空交疊,影像互異的人物肖像 ──談《這不是太陽花學運》
書名:這不是太陽花學運 作者:晏山農, 羅慧雯, 梁秋虹, 江昺崙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5/3/1 選擇《這不是太陽花學運》這個書名,已經透露了四位合力書寫的作者對書寫太陽花學運這段短短22天歷史的困難的高度自覺。如此敏銳的自覺是了解太陽花運動的必要起點。我們聽到太多聲音為了各種真誠或者晦澀的目的,試著定位、...
書評書介
朱宥勳
2 月 24,2015
【二二八68週年】事變以後
我厭倦了正常的陽光,覺得它是虛偽的,只有塵埃迴旋,濕霉彌漫的那棟黑房子,才是事變以後,人該去的地方。──郭松棻《驚婚》 我在埔里有一個親戚,家就在愛蘭國小附近。每年寒暑假,當我們要到中南部家族旅行的時候,都會有幾天借住在這位親戚家裡。那裡具備一切外地人想像的埔里風景:平緩的山野,安靜的社區,悠長的草木。上大學之後,我迷上棒壘球,每年的這幾天,...
書評書介
余杰
12 月 14,2014
你不是我的岸,我不是你的島:評李志德《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
【書評書介】 書名:《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 作者:李志德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現在的世界已經進入了人權高於主權的時代,台灣也已經成為世界主流文明中的合格成員,台灣民眾終於享有了不受任何強權強制的自由。在此情況下,對台灣民眾如何選擇兩岸關係,台灣政府不能實施強制,其他政權更不能! ─劉曉波...
書評書介
CHIU MEi
10 月 21,2014
諾貝爾文學桂冠:莫狄阿諾:用盡一生——只為找尋那個原點
十月九日下午一點,法國電台發出喜悅之聲「Cocorico」〈注一〉,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由作家巴特里克‧莫狄阿諾 (Patrick Modiano )獲得,主持人重覆放送這項新聞。 事實上,出版界並未預測法籍作家奪冠,儘管莫狄阿諾是法文學界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已譯成36種語言,1968年第一部小說《星形廣場》(La Place de l'étoile) 即得羅傑‧尼米耶文學獎,...
書評書介
廖志峰
10 月 20,2014
【書評書介】不曾想過這樣的巴黎
為什麼會出版蒙迪安諾的《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這本書?怎麼發掘出這個作家?這是在蒙迪安諾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朋友普遍的疑惑。 我本不熟悉這個作家,2006年與任教北京大學法文系的王東亮老師合作出版《情人》之後,有一次與王老師,以及介紹我認識王老師的蔡淑玲教授餐敘,餐敘中王老師除了提出對《情人》再版的修正意見外,也提到當時在法國剛出版不久,得到許多好評的《...
書評書介
吳介民
10 月 13,2014
【書評書介】尋岸:一位記事者的蹤跡
書名:無岸的旅途 作者:李志德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 第一次遇到李志德,在一間汗臭撲鼻的瑜伽教室,壯碩身材,安靜的氣質包裹著熱情神采,我們只短短客套幾句。不久後,各種機緣讓我們成為好友,共同關心兩岸變化,經常在事件現場不期而遇,共同見證一些本書描寫的歷史場景。 某個深夜在酒吧,阿德講述他出入新聞現場的驚險故事,聽得津津有味,可惜沒記筆記...
書評書介
林唯莉
9月 12,2014
太陽花世代的預言──談《島國關賤字:屬於我們這個世代、這個時代的台灣社會力分析》
去年下旬舉行的「2013年台灣社會力分析─閱讀世代關賤字」研討會,挑出九個鄉民流行語作為野草莓世代(或是太陽花世代的預言?)展現社會力的指標符碼。原本只存在批踢踢的鄉民語彙,透過各種電子平台的分享功能以及「腥聞媒體」從業者的便宜懶事,逐漸發展出一套網路使用者的流行語文化。 面對失控的國家機器,已然習慣在網路平台進行時事議論的年輕世代施展其社會力時,從批踢踢八卦版、...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藍士博
9月 01,2014
展書如見人,峨然矗百年──史明及其《台灣人四百年史》再版的時代意義
《台灣人四百年史》(以下簡稱為《四百年史》)自1962年首次出版已經過了半個世紀,近日終於在眾人共同的努力之下重新再版。這套書的再次現身,不僅是這幾年來重新發掘、詮釋「史明學」的重要里程碑;另一方面,也為近百年來台灣人自我追尋與追尋自我的艱辛歷程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見證。 戰後東瀛的台灣研究系譜 「史明」及《四百年史》的誕生,體現的是近代台灣人群體對於現代歷史意識的覺醒。...
書評書介
朱宥勳
7 月 13,2014
【書評書介】不談論的談論方式:葉淳之《冥核》
書名:冥核 作者:葉淳之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4/6 在談論葉淳之的小說《冥核》之前,讓我們先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如果你想對一個社會議題表達意見,該怎麼寫作最好? 一個最直截了當的方式,是開始寫一篇論述性的文章:提出問題,找到論據,發展推論,正反辯證,給出結論。然而,不得不說的是,這樣的寫作風格在台灣可能只能影響極少部分有良好思維訓練的讀者,...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