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書評書介
書評書介
朱宥勳
8 月 28,2015
李登輝的同代人──九位小說家筆下的亞細亞孤兒(下)
作為對照,也是有一心向著中國的知識份子,如同戰爭期間的胡太明一樣。王詩琅的〈沙基路上的永別〉就是這樣的故事。〈沙基路上的永別〉描寫台灣主角到日本佔領下的廣州工作,並且結識了可愛的中國女子。——是的,就和胡太明在南京遇到紫媛幾乎是一樣的情節。但不同的是,胡太明終究還是求婚成功,但〈沙基路上的永別〉的男主角向女主角求婚時,女主角竟從此避不見面、辭職搬家,因為他是個台灣人,...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廖志峰
8 月 28,2015
倉庫之外
不知怎麼就走上了長安西路,這是通往舊倉庫的路。我很少這樣走過,過去都是騎摩托車快速通過,一路經過新加坡舞廳,馬來亞餐廳,以及海霸王本店,看到了海霸王本店招牌,倉庫也就到了。倉庫位在西寧北路上,在台北市的西北邊塞。 太久沒來到這區,自從倉庫撤離之後,就再也沒有理由來這裡了,總是忙著找書的安身處,以及下一個據點,對這區的印象,就慢慢淡了,遠離了記憶。我從塔城街的方向走過來,...
書評書介
朱宥勳
8 月 27,2015
李登輝的同代人──九位小說家筆下的亞細亞孤兒(上)
認識殖民創傷 李登輝在日本的一篇專訪,使得日治時期台灣人身份認同的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整整延燒了一週。能這樣延燒,意味著日本殖民帶來的創傷仍有餘痛未解。由於中華民國在台灣的70年間,並未對台灣人的殖民傷痕投注足夠的注意,反而一意壓制、忽視。然而,傷口並不會因為被掩蓋而自動消失,只會在暗處繼續化膿,遭遇壓力就漫漶而出。無論是對李登輝這番言論的狂熱反對還是狂熱支持,...
書評書介
朱宥勳
8 月 16,2015
再下去一定會有水源——讀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在《單車失竊記》的最後一章〈樹〉裡面,敘事者的朋友沙子帶著他去挖白蟻。小說描述白蟻為了尋找底下的水源,因此挖掘了形狀奇特的通道: 「白蟻的通道並非像懸了一個鉛墜子那般筆直朝下,而是有許多不必要的彎曲。…『再下去一定會有水源了。…就為了水。白蟻對失去水的耐受度很低,牠們一定要水,所以無論死掉多少白蟻、花費多少時間,牠們一定會不計代價地朝下挖,那是命定,那是本能。』…...
書評書介
晏山農
8 月 15,2015
演爛/濫了的《忠臣藏》──淺析《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書名:《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作者:半藤一利 譯者:楊慶慶、吳小萍、吳小敏 出版社:八旗文化 時間:2015年8月 1945年8月15日迫近正午,陽光如赤焰紋身,但幾乎全體日本國民都聚集於收音機前,耐心等候決定日本命運的「玉音放送」。十一點五十九分,播音員和田信賢劃破靜寂:「從現在開始,進行重要廣播,請全國的聽眾起立」。其後由情報局總裁下村宏宣布:「...
書評書介
何明修
8 月 10,2015
革新保港是香港人民的出路嗎?
很多關切香港局勢的台灣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同樣是挑戰北京日益緊縮的政治控制,為何本土派與社會運動者間存在強烈的不信任,甚至是相互仇視?要求控制新移民人數、強調港人利益優先的主張,被描述成是右翼排外主義。在雨傘運動中,在旺角勇武抗爭對抗古惑仔黑幫的本土派,被說成是拿了共產黨的錢來搞破壞。 同樣,長期參與香港社區保存運動的主事者被貼上了「左膠」標籤,彷彿他們為了追求離地的普世價值,...
書評書介
黃佳玉
7 月 24,2015
《女力時代─改寫全球社會面貌的女性新興階級》
艾利森‧沃爾芙,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同時也是BBC新聞節目主持的媒體勞動者,無疑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卓越女性知識份子。這本書所描述的,也就是像艾利森這樣的女性如何從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框架,轉變成勞動力市場的一份子,甚至是當中的領導菁英。這過程所涉及的,不僅僅只是高等教育擴張,女性知識份子的比例提升,更強烈影響不同階層女性的板塊、權力關係及其生活型態。 新女人的故事,...
書評書介
劉威良
7 月 16,2015
銀娜的旅程
《銀娜的旅程》原是一本德文書《Ina aus China》,中文譯著為《銀娜的旅程》。在台灣鮮少有人提及,德國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本書。但如果認真讀了,才知道這是個多麼令人感動的大時代故事。德文原著作者是漢學家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 翻譯作品是由書中主角女兒馬佑真譯作,書中的真人真事,非常具有時代的意義。 中國、德國與台灣的大時代的故事,...
書評書介
陳威臣
7 月 02,2015
面對歷史的真相──談《不沈空母─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
書名:《不沈空母──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 作者:洪致文 出版社:自費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0週年,因此戰勝國紛紛舉辦慶祝活動,而目前統治台灣的國民黨政權,自然也是歡天喜地,編列預算盛大舉辦,然而70年前,台灣人仍為日本所統治,也因此老一輩的台灣人集體記憶,與目前執政當局的史觀,自然是格格不入,究竟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段消失的歷史呢...
書評書介
楊茜雯
6 月 27,2015
和平,從耶路撒冷開始
書名:《耶路撒冷的移居者─一段在衝突中探求接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的異鄉生活告白》 作者:利皮卡‧佩拉漢(Lipika Pelham) 出版社:商周出版 「悲劇永遠帶有喜劇的成份,因為它已經沒有尊嚴」 巴勒斯坦流亡詩人-穆里‧巴爾古提 極右翼的班傑明‧納坦雅胡總理,重新引領流著蜜與奶之地的以色列,拒絕與巴勒斯坦和解及與其他伊斯蘭教的國家對話,堅守孤立主義。和平...
‹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