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時代─改寫全球社會面貌的女性新興階級》

友善列印版本

艾利森‧沃爾芙,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同時也是BBC新聞節目主持的媒體勞動者,無疑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卓越女性知識份子。這本書所描述的,也就是像艾利森這樣的女性如何從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框架,轉變成勞動力市場的一份子,甚至是當中的領導菁英。這過程所涉及的,不僅僅只是高等教育擴張,女性知識份子的比例提升,更強烈影響不同階層女性的板塊、權力關係及其生活型態。

新女人的故事,女人的勞動

本書透過女性在生活選擇的兩個面向:勞動與家庭,進行切入。第一部分「勞動的女性,分裂的房子」從男性與女性在家庭與勞務付出的差異,除了由統計數字具體看見現代勞動市場中女性卓越的表現,本書更強調生活型態與科技物對於女性的幫助。過去女性就讀大學的目的在於認識優秀家族的男性,成為能支撐起男方家族的管理者;現在,如同本書第六章所提,白手起家,倚靠自己才華的並成為首富的女性,如歐普拉、JK羅琳等人,已是女性成功形象的典範。當然,雖然仍有多數首富女性擁有億萬財產的理由,來自於家族繼承或世襲企業,但無疑在領導階層、管理階層上,相對於1851年全英國僅有9位女律師,已有相當大的突破。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擁有自己的財產,且不再以相夫教子為人生目標。

即便家庭生活模式大幅改變,領導階層女性人數比例不斷提升,女性仍受社會角色期待影響。卓越的女人們為了不落人口實,並拒絕在婚後因生育與照護工作而被公司以歧視條款轉為兼職,她們希望能在家庭與工作中表現完美,卻不期待政府與伴侶的協助,開始購買勞動力替其管理家務。於是。十九世紀後幾乎罕見的女傭階級,又重返現代國家。一批接受雇用的底層女人,取代在外工作的菁英女性,扛起這些菁英階層的女性過去被認為必須做的家務事。這樣的現象不僅是不同階級女性之間的角力,同時也包括女性始終是社會期待負責照顧與家務工作勞動的角色。這樣的刻板印象難以破除,使得多數照顧與家事產業主要工作人員仍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為女性。

看似平等的現代勞動市場顯現新女人成功的勵志故事,卻帶來了另一種女人悲劇。這些被勞動力市場接受的女性,並未從家庭期待中逃脫,而是將另一批無法在這樣的市場中晉升的女人們作為影子,在領導階層中發光發熱,而這批成為替代的底層女性家事照顧者,任勞任怨的結果經常是低於最低工資的生活費。女性在各行業的成功以及所占人數比例提升,本書雖給予肯定,但在我們卻也發現,往上爬升的過程中,女性要付出的代價並不僅是實力與能力的問題而已。

女人何時成功?

本書第二部《新家庭場域》,則提出「姿本力」(erotic capital)的概念。在過去,女性的成功是「什麼也不做」,如同作者在第十章對各國象徵尊貴的女性服飾進行考察,傳統女性高級服飾多半華麗但不便行動,諸如日式和服與歐洲貴族的馬甲,最傳統而正式的裝束多半需要傭人協助穿戴。如今,女人雖然得到勞動力市場的認可,得以成就自己的事業,但多數輿論仍將女人的容貌被視為女性特有的優勢,在性與權力方面發揮重大作用。然而,女人仰賴維持美貌、吸引異性以達到目的的這份「優勢」,真的成就了成功的女人,抑或是在另一種男性角度評判標準下的肯定?

時至今日,雖然女性的處境比較以往更為優渥,成就與表現也逐漸被重視,然而普遍而言,女性依舊承擔家庭勞務中較多的無酬工作;在全世界的專業工作與領導階層中,女性也佔少數。相夫教子、三從四德的價值固然不會再是女性優異與否的標準,我們卻也必須詢問,在統計數字提升所帶來的性別平等外,專業的女性又是以什麼樣的姿態成為一名「新女性」?第十二章,作者提及,多數專業具有成就的女性,在擇偶條件上,挑選經濟與教育條件門當戶對仍是相當基礎的要求。為了尋得條件更好的配偶以及育兒的經濟基礎,開發中國家的女性流動到已開發國家的貧窮地區,以求找到條件相當的男性,相對而言,男性較無相似的流動。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與期待在今日,到底被撼動了多少?

回過頭來,雖然我們可以確信目前女性所獲得的權利與上個世紀並不相同,然而對於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女性」,則值得更多的挑戰與想像。女性的福利不會自動降臨,當前菁英女性所獲得的尊重以及成就,也是過去女性主義運動的結晶。本書聚焦於菁英階層女性的生活型態改變,然而女性的處境絕非單一,關於在勞動階級、族群偏見上被本書忽略帶過的底層女性的處境,也應當是重要的性別不平等議題。

台灣女力時代的到來

那麼台灣的勞動力市場又是什麼樣的面貌呢?台灣女性開始大量進入勞動市場,首見於1960年代的加工出口區。為了取得廉價勞動力,台中、高雄等地開放大量女工進入工廠。為了讓生產效率提升,衍生出讓女性一面進行家庭照顧,一面工作的「家庭即工廠」代工模式。在高等教育擴張下,女性獲得教育資源增加,如同《女力時代》所描述,在台灣,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越來越多,領導階層的女性也逐步增加。

誠然歷史的發展是重要影響,但女性生活型態的改變也有相當大的程度來自於性別運動長期推廣與努力。在1990年這個台灣街頭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婦女運動團體也展現其學術成果、創意抗爭,以及政治手腕。婦權團體如婦女新知等,積極推動性別主流化政策,經十年努力促使立院通過《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教育平等法》等針對性別的法律;2006年,說服立法院提案正式加入聯合國CEDAW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並賦予公約內容國內法層級的效力,希冀能提升台灣性別平權意識。

《女力時代》所展現的是女性生活型態改變,且逐漸發生影響力的時代。今年,台灣創下世界有史以來的紀錄──最有實力的兩大黨各自提出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洪秀柱。兩位女性,將競爭這個國家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我們或許可以說台灣的女力時代已然到來。這個逐漸形成的領導階層菁英女性,將會面臨整個台灣社會什麼樣的考驗?當所有人聚焦在她們的婚姻狀態、她們的穿著打扮時,身為女性候選人,是否更能敏銳台灣單身與成家的社會褔利政策?當領導階層女性比例上升時,我們將更尖銳地詢問,這樣的女力使否有別於過去的權力模式,替台灣長久以來以年長男性為主的政治生態帶來新氣象?究竟菁英女性掌權會與菁英男性有何不同?

我們將拭目以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