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書評書介
書評書介
藍士博
2 月 27,2016
非常與日常 ──革命歐里桑的快意之作《史明回憶錄》
革命者的非常往往由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積累,時時刻刻,日日年年。 * 許多年前就一直期待的、史明(1918─)歐里桑的回憶錄終於出版了,走過三萬五千多個日子,在台灣、日本、美國、歐洲等地奔波,歐里桑他再一次用一種任性地、極具個人風格的、厚達千頁的姿態向我們證明他的意志,用五十萬字完成他個人生命敘事的「最後一片拼圖」。 歷史與史明的辯證...
書評書介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2 月 05,2016
【想想書摘】打破迷思:「麻煩製造者」陳水扁,「和平製造者」馬英九
「過去幾年來…在和平與安定的兩岸關係之下,台灣海峽已經成為和平與繁榮的大道。」 2013年4月,馬英九總統在台北會見來自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U.S.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的代表團時這麼說。 就在幾年前,台灣海峽還經常被形容成是潛在的衝突點或是「火藥庫」。現在,台灣海峽—感謝馬總統和北京改善關係的政策,毫無疑問的—已經是「...
書評書介
史明
1 月 31,2016
想想書摘:老祖母的身教言教
(以下文字摘錄《史明回憶錄:追求理想不回頭》 第一章第二節) 我自從呱呱落地後就受老祖母的扶養,白天纏前纏後、寸步不離,與老祖母如影相隨,夜裡也跟老祖母睡在一起,直到十九歲離家赴東京留學為止。我還記得六、七歲時,半夜若睡不著覺,會抱著老祖母問說:「死亡之後,我會往哪裡去?能跟阿嬤一起嗎?」老祖母總會回答我:「好好睡吧!一定會做伙,囝仔人不要想東想西。」說起來很奇怪,...
書評書介
,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 月 30,2016
談野島剛的「新世紀台灣電影」
日本《朝日新聞》社資深記者野島剛2015年底出版的新書《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評析2007年以來主要台片,以日本觀點論述近十年來台灣電影復甦的文化與歷史面向,如台日關係、外省族群、本土風情、舊日情懷、記錄片發展、社會問題探討等,精準描繪並具體定位「新世紀台灣電影」。 此書可與2013年出版的《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參照來看,編著者黃仁前輩,...
書評書介
楊傑銘
1 月 02,2016
「再見香港」:《島嶼・浮城》中關於愛與期盼的故事
移民熱潮背後的真相 2013年香港電台鏗鏘集的「移民台灣」的專題,掀起了香港的一股討論熱潮。根據統計,2014年香港人移居台灣的人數是2011年的三倍,已達到7500人,但移民的人數,僅微幅上升至每年700人。這耐人尋味的數字背後,所反映的可能不是單純的移民台灣這麼簡單,其後更牽扯著近年來社會狀況的變化,造成這一股移居而不移民的現象。 這移居而不移民的現象反映的可能是:第一,...
書評書介
,
政黨政治
,
中國問題
張瀞文
12 月 27,2015
想想書摘:所謂的「兩國論」是錯的,蔡英文主持的其實是「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專案小組」
「參謀總長湯曜明先生,要來跟蔡諮詢委員拜年。」 蔡英文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一年春節,湯參謀總長在諮詢委員辦公室看到她的時候,臉上驚訝的表情。蔡英文心想,參謀總長一定在想「怎麼這個看起來像是學生一樣的小女生會是蔡委員!」 一九九八辜汪會晤,蔡英文以辜老英文秘書的身分隨行,面對大陣仗的國際媒體,擔任英文發言人的她條理分明、說理清晰的發言表現,深獲當時總統李登輝讚賞。...
書評書介
蔡榮裕
12 月 14,2015
「想像的共同體」說出多少心有千千結呢?
到底共同居住在台灣,這個四面環海的地方,我們有多少共識呢?相互之間累積了多少頓的仇恨,或者多少斤兩的愛呢?愛說出了很多事,但是每當我們開口說愛時,有多少的恨意需要彌補呢?愛和恨是最古老的情感,在人類的舞台上,它們從來沒有缺席過。 我先說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印尼東爪哇省的Batu病逝,享年79歲。 我跟他沒有任何私人的關係,我甚至不曾很景仰這個人,...
書評書介
張瀞文
11 月 28,2015
想想書摘: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
「熱映中的兩岸政治大戲――辜汪會晤,外表毫無政治味的政大教授蔡英文是劇中唯一女角,從上海到北京,蔡英文表現生動自然,很受好評。她屢次和中共人員就兩岸經貿簡要清晰地說理,並在記者會完整、流利地向外國媒體轉述參訪內容,甚至指導外國媒體拼字,輕鬆自然又富親和力的表現,外表毫無政治味的她,在這場政治大戲獲得頗高評價。」 這是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八日《聯合晚報》五版的一個小角落。...
書評書介
張瀞文
11 月 27,2015
想想書摘:那些沒被沙推到的狀況題
一九九八年的辜汪會晤,蔡英文最難忘的是辜老的談判風采。 事隔這麼多年,一提起辜老,蔡英文謙虛地說「在辜汪會晤這一路上,我真的從辜老身上學到很多。」 高手過招,幕前的針鋒相對,招招精彩,幕後看不見的角力更是暗潮洶湧。主戲的部分,「辜汪會晤」、「辜江高峰會談」,你來我往,大家各自宣讀自己的劇本,各唱各的調。我方主角辜振甫,在什麼場合要講什麼話,都是原先就準備好的,有媒體發問,...
書評書介
盧世祥
11 月 25,2015
【書評書介】 《多桑的世代》──台灣最偉大的世代(下)
書名:《多桑的世代》 作者:盧世祥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1日 幼年接受「修身」教育,是多桑世代有別於其他世代的另一特質。 公學校實施的「修身」科目,經由生活教育,養成孩子們不隨地便溺吐痰、注意衛生儀容、舉止安靜有禮、不吵鬧喧嘩、為他人著想、不給他人帶來麻煩等日常習慣,並實踐嚴守時間、勤勉、誠實、守信、紀律、公德、守法等德行。這一「修身...
‹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