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書摘】打破迷思:「麻煩製造者」陳水扁,「和平製造者」馬英九

友善列印版本

「過去幾年來…在和平與安定的兩岸關係之下,台灣海峽已經成為和平與繁榮的大道。」

2013年4月,馬英九總統在台北會見來自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U.S.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的代表團時這麼說。

就在幾年前,台灣海峽還經常被形容成是潛在的衝突點或是「火藥庫」。現在,台灣海峽—感謝馬總統和北京改善關係的政策,毫無疑問的—已經是「和平大道」,這樣的形容對全世界的戰略家和官員來說,聽起來就像音樂一樣美妙,尤其是這些人正忙於應付各式各樣的緊急狀況:從恐怖主義、全球暖化、經濟危機,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馬總統在進入第二任任期的第一年內(事實上,他更早前就開始這樣說了)宣稱,他已經成功地改變了兩岸關係的動力,而在這之前的幾十年當中,這股動力一直處於危險邊緣,在冷戰初期,甚至還一度變得極其危險,差點在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之間引發核子大戰。

自從馬英九在2008年當選總統以來,和平這兩個字就一直被掛在他嘴邊。如果你從馬政府(以及很多外國政府)要你看的角度去看,沒錯,台灣海峽兩岸的關係確實大幅改善了。從2008年以來,海峽兩岸共簽署了多達21項協議,觸及了從打擊犯罪到投資各種層面的問題,其中包括被廣為宣傳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兩岸直航也已實現,可以從台灣直飛中國大陸的幾個城市,不用再很麻煩的跑到香港去轉機了。觀光也大有起色:在2014年,有多達400萬名中國觀光客來到台灣。幾千名大陸學生目前在台灣的多家大學就讀,這對目前因學校太多而招不到學生的台灣大學院校來說,是很大的幫助。兩岸的高級官員—先是半官方的兩岸談判團體的人員,接著是內閣級別的代表—已經可以進行直接對話,現在更幾乎成了例行工作。最重要的是,貿易和經濟往來,包括銀行業在內,已經穩定開放。

表面上,從2008年以來,台灣和中國的關係經歷了極不尋常的變化,不到10年前,這是令人無法相信的,更別提中國內戰結束,蔣介石的國民黨被迫逃到台灣來之後的那50年間了。

眼前的和平並非真實和平

不過,儘管有以上種種發展,我們所經歷的這一切,根本就連接近和平也稱不上。任何夠格的政治學家都會很願意告訴你,沒有戰爭(北京從來沒有放棄過動武的念頭,即便它和台北之間的談判進行得很順利)並不代表沒有「衝突」。我們所看到從2008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和緩,不過是發生在表面的層次,很少觸及—如果有的話—真正的政治問題。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像這樣的關係和緩早已存在,並且也真的在各個層級降低了緊張關係。

但是,基本問題並沒有改變,事實上,根據最近的發展,包括台灣和中國都顯示出這樣的和解年代不過是一段簡短(以及並非一定是不受歡迎的)的空窗期。
我們高興的太早了。台北和北京交流的腔調已經改變,根據馬總統和兩岸官員的說法,和平已經來臨。事實上,馬總統過度強化了這項訊息,因為海外有一批包容他的支持者,而且,北京政權可以從這些發展獲得很多好處。2009年6月,多倫多大學榮譽退休校監和當時還擔任多倫多參議員的利德蕙(Vivienne Poy),在滑鐵盧大學作專題演講時就凸顯了此一問題。她的演講題目為 「中國的香港與澳門後殖民轉變:對台灣海峽兩岸和加拿大—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的意義」(Post-Colon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a』s Hong Kong and Macau: Implications for Cross-Taiwan-Strait and Canada-PRC Links),但在演講中,利德蕙幾乎沒有談到台灣。事實上,在通篇演講中,台灣只佔了三行文字,提到從馬在前一年大選中獲勝以來,「中國的兩岸關係」已經「大幅改善」。顯然,在她看來,光是一年的時間就足以讓她作出這樣的結論:六十多年來的敵對狀態已經被推翻。此外,在香港出生的利德蕙用來支持其論點所舉的例子,其實很值得質疑:「中國移動」宣布要收購台灣第三大行動通訊公司「遠傳電信」12%的股權。另一項「重大」發展是,北京「給予」台灣在「世界衛生大會」(WHA;World Health Assembly)觀察員的地位,但須使用「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這個飽受質疑的名稱。在整篇演講裡,另外唯一提到台灣的時候,是在接近結尾的部分,利德蕙說,台灣可以充當進入中國的一個「門戶」。

我們忍不住質疑,利德蕙是否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在她的演講中提到台灣海峽,除非她的用意是要說明台海關係現在已經好轉了很多,所以值得我們注意。她的整篇演講都在責備渥太華過於專注人權問題,因而傷害到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的良好經濟關係。但是,再一次的,對此我們真的應該感到驚訝,因為和利德蕙一起合編、並把她的演講收錄在書中的那位編輯,就在書中的〈前言〉裡寫道,只要更加了解中國,就可以幫助加拿大「走出因為過度強調目前仍然普遍存在於中國社會的社會和人權問題而造成的外交政策死角」。

當然,抱持這種態度的不只是利德蕙一個人。外國媒體、學者和知識分子很快就去擁抱台灣海峽發生的這項改變,並且正面看待。外國新聞記者和學者所寫的每本書和文章,幾乎被迫一開始都要強調這個主題:自從2008年以來,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已經「大幅」和「顯著」地獲得改善。很少有人願意用正確的內容來佐證這些評論。「和平」或關係「明顯」獲得改善,成了新的口號。完全沒有人注意到,台灣島內的所有跡象顯示,台灣出現了更為團結的民族主義,或者,中國還在持續擴大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並且加強它對台灣島內的間諜活動—根本就沒有兩岸關係「顯著」改善的跡象。

更妙的是,和平已經降臨的這種想法,竟然讓國民黨、中國當局、外國媒體和官員,把民進黨和馬總統前任的陳水扁總統,形容成是「反中」和「麻煩製造者」。不消說,在台灣的選舉中,這種說法被運用到極致,尤其是在華府和其他外國首都和官員交換意見時,因為這些官員很希望台灣海峽能夠降低緊張情勢。

雖然有充分的理由去批評陳水扁領導的民進黨,但馬是「和平製造者」,陳是「麻煩製造者」這樣的觀點,大多是出自迷思和錯誤的假說,而如果目標受眾對此不再抱著懷疑的態度,或是因為太忙而不願意去注意歷史細節,那麼,這些迷思和錯誤的假設就會變本加厲。或者,如果上述的受眾會因為台灣海峽安定而獲得經濟上的好處,不管這樣的安定有多麼人工和短暫。像這樣的認知對國民黨的系統有利,但會對民進黨帶來很大的困難,迫使它必多處於不斷向抱持高度懷疑的全球對話者解釋的立場。另外一個額外的影響是,在台灣,所有反對國民黨和其政策的人,都會被歸類在民進黨的大傘下,並且經常會被冠上「反中」、「親台獨」和「不理性」等字眼。在前一章已討論過的、缺乏有關於台灣的一些細微知識的情況下,國民黨、北京和他們的海外友人們都會獲得很大的好處。媒體幾乎阻隔了台灣政治主要的部分,公民社會和所謂的第三勢力完全無法出聲。結果,任何人只要反對國民黨,就一定要加入民進黨,否則,就會被別人「操弄」。後面對此會有更多討論。

陳水扁的錯誤與困局

當然,就如同我們剛剛看到的,民進黨在這方面並非完全沒有可被指責之處。陳水扁政府確實做過導致台灣海峽緊張的事,並且疏遠它在華府的主要盟友。例如,它堅持使用代表台灣國家地位的象徵,或者,它的一些官員有時會讓外國的外交官大為驚訝,因為他們會公開宣傳本應保密的會議,這造成了外國政府的憤怒,而且不滿的情緒持續至今,這是我在2014年年底和某個西方國家的官員對談時發現的。陳水扁總統在第二任任期快要開始時爭取台灣內部更「強硬派」的支持,結果造成排他性(族群)民族主義出現,這同時也破壞了台灣內部和台灣海峽對岸的關係。

不過,這個故事有另外一面。例如—這一點很少被提到—陳總統真的有維持他在第一任任期內向美國作出的承諾,他沒有宣布獨立,也沒有尋求修改憲法。小三通也開始了,他的政府還多次向北京遞出橄欖枝,這些舉動如果獲得北京相對的回應,可能就會造成像在馬任內那樣的自由化。但北京拒絕對話,立場反而更加強硬,迫使陳總統最多也只能作到這個地步。

另一件破壞陳總統形象的事情,就是他努力想要強化台灣在全球的聲勢,但當時的國際背景對他的這種努力卻極其不利—而且,在這件事上,他的顧問們辜負了他的期望。如果我們從民族自決的角度來看民進黨當時採取的行動,並沒有什麼是會被視為是不法的。畢竟在世界很多地區,民族自決是可以被接受的原則,而且,自從柏林圍牆倒塌後,有多個國家正是根據這個原則建立起來的。但對陳總統來說,不幸的是,他這樣的努力正巧碰上了中國以經濟大國的姿態「竄起」之時,這肯定會破壞國際社會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支持。甚至,更不幸的是,至少在一開始是如此,陳總統竟然決定在一個全球各地出現都出現危機的時刻裡發出一些噪音。基於我們只能猜測的一些原因,陳的顧問們居然沒有向他簡報,2001年9月11日,蓋達組織發動恐怖攻擊,接著就是在那一年年底美國入侵阿富汗,以及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這些事件都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
書名:島嶼無戰事:不願面對的和平假象
作者:寇謐將(J. Michael Cole)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02
http://www.cite.com.tw/book?id=65585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