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野島剛的「新世紀台灣電影」

友善列印版本

日本《朝日新聞》社資深記者野島剛2015年底出版的新書《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評析2007年以來主要台片,以日本觀點論述近十年來台灣電影復甦的文化與歷史面向,如台日關係、外省族群、本土風情、舊日情懷、記錄片發展、社會問題探討等,精準描繪並具體定位「新世紀台灣電影」。

此書可與2013年出版的《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參照來看,編著者黃仁前輩,為金馬獎二十多年來頒發終身成就獎和特別貢獻獎唯一專業影評人得主,其定義的「新台灣電影」,除了野島剛的「新世紀台灣電影」,還包括1980年代的「新電影」以及1990年代的「新新電影」,並著重其語言面相,也就是台語的使用和台語文化的呈現。

兩本著作後半都以相當篇幅逐一介紹重要台片,分別是「新台灣電影代表作」(黃仁)和「推薦必看台灣新電影」(野島剛),重疊的2007至2012年份電影,前者列出32部、後者23部,兩者交集有14部:《海角七號》、《冏男孩》、《不能沒有你》、《聽說》、《楊楊》、《艋舺》、《父後七日》、《一頁台北》、《第四張畫》、《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陣頭》、《女朋友。男朋友》,可說是英雄所見甚同,台片精品盡在其中。

黃仁前輩為盛行於1950、60年代台語片的研究先驅,其指稱的「新台灣電影」有相當比例講台語,因此前輩說比較接近是「新台語片」,但擴大包容範圍來統攝這類作品共通的新台灣精神。可以說,野島剛和黃仁前輩用來定位台片再起的語彙相當一致,也相當到位,「新世紀台灣電影」和「新台灣電影」只是時序區段的不同而已,內涵就是實質等同於「新台灣電影」的「新台語片」,上承半世紀前的老台語片,前世今生,風華再現。

對於台灣電影復甦核心元素的台語運用,野島剛用心卓著、觀點獨具,以其評析《大尾鱸鰻》這部於2013年上映後引來不少尖刻惡評的暢銷台片為例,野島剛看完起初也覺得無聊,後來買了DVD再看了兩三次(!),「逐漸了解電影的趣味所在」,是片中講的他聽來甚為深奧的台語的語言遊戲魅力,「是在台灣的特殊語言環境下誕生的」,有一種「台灣人紮根於底層的語言感覺」。野島剛給大尾三顆星喜愛度,和他給《不能說的秘密》、《賽德克‧巴萊》、《陣頭》等名作的一樣呢(!),算是為這其實就是一部父女情深兒女情長大眾通俗劇做個平反吧。

野島剛書中也討論「台灣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就是摩托車、咖啡館、同性戀、教官,透過電影觀察台灣後戒嚴年代威權遺緒、追求小確幸的多元社會頗為傳神,像是《海角七號》裡阿嘉深夜大罵「我操你媽的台北」後騎機車一路返回屏東恆春,「摩托車也成為『反權力』或者是『反台北』的象徵」!

唯一的缺憾是,野島剛找來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壓軸,大談「台灣電影的歷史和展望」,卻指責台灣觀眾電影素養太差(愛看本土劇,不懂得欣賞高級中國片),台片在本地賣座但走不出去云云,完全背離全書新興台灣電影典範轉移的希望氣息,完完全全的anti-climax哩!

如果是採訪2013年國家文藝獎得主宋澤萊老師,這位和龍應台同一年出生的小說家曾讚許新台語片為「純正本土運動」,「台灣感情很深、內容挖掘深入,正在重新塑造、翻新『台灣人』的定義。」

這才是熱烈的壓軸啦。

作者